杨丽华
1979 生于云南省丽江市
2004 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现居云南丽江,就职于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外聘教授,昆明风景画学会会员,丽江市书画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17 “回响”全国百幅油画精品展(第三回)
2017 型而上下--维度3邀请展,丽江市
2017 思辨与张力--当代中国中青年艺术展,上海
2017 中国梦--丽江情美术作品展,丽江市
2017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师书画展,丽江市
2017 丽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春书画展,丽江市
2016 2016丽江市写生作品展,丽江市
2016 中国梦•墨江情“走进他郎”油画写生展,墨江
2016 维度II--丽江束河实验邀请展,丽江市
2016 昆明风景画学会青年画家提名展,昆明
2016 丽江市“暖冬”书画展,丽江市
2016 首届云南画家画华坪写生展,丽江市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浅谈我的风景写生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浅谈我的风景写生>>

大家都喜欢艺术,而且把艺术定义为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东西。艺术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工作状态,但是投身艺术的人,却因此而永远不能说自己退休。所以,对于艺术而言,我们一旦选择,便是一生的羁绊。


我不喜欢艺术家这个称呼,如果一直呆在家里,是无法明白艺术的真谛的。虽然我曲解了家的意思,但是,换个说法,我崇敬别的大师,却并不期待有一天自己成为大师。我只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不掺杂功利的基调,然后让美好的感觉可以重现,这才是我选择艺术,并传播其的缘故吧。

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甚至连心理学里面的对罪犯的画像也属于一种艺术,而且说起来是画像,实际上真正不是画的部分,而是像不像;通过描述来判断对方的年龄、体型等许许多多具象化的东西。而反过来说,绘画艺术里的写生,重点就不是写,因为基本上也和画像不画画一样,写生并不是写字,而是把生活中鲜活的画面给描绘出来。而我所选择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风景写生。

以我的愚见,写生属于一种生命逝去的再现,它在我心里是一门独立表现的艺术。从远的来说如印象派的马奈、雷诺阿和莫奈:后印象的梵高,塞尚等等大师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生,也是这些画家生命写照的精品力作。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里,可以透露出一种来自灵魂升华的生命意义。

记得高中时代学习过一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卖油翁》,里面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指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这个道理其实我也是在大学毕业至今的反复练习中才得其三味。很多人离开象牙塔以后都因为生活的需求而放弃了曾经的理想,这是现实带来的残酷,而我很庆幸我的生活和理想一直趋于同一轨迹。尤其是在丽江这样一个风景如诗如画,生活节奏惬意的城市,十多年来,无论是中午下班的休息时间,还是周末或者其他国家法定假日,都成为了我写生的兴趣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样也付出的也有随年龄不断衰减的精力,其中的酸甜苦辣是难以对人道之的。我也是期望在这种反复带来的熟能生巧中,找到灵魂被点燃的创作热情,找到那份来自于自然的本真本源。

风景写生和人物及其他类型写生最大的不同便是需要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这比起单纯的走进生活写写画画远远不同。同一棵树,也会随着四季变化而在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和丫枝凋零等不同的形态下转换,叶子也会或绿或红,或润或萎。有时候有鸟来栖、有兔为邻,别有趣味;有时候有蜂筑巢、有虫蚀心,惹人生厌。每个人可能遇见了同一棵树也会遇到这些不同的景象,记录下当时的那一刻,通过自我对生活、自然的理解、感受,把需要的东西留下,不需要的去掉,纵然景由心生,心却自驭而不被景所迷。用真实的目光去观测生命、观测景色,再把心中的这份感受,随心、自由、自我的表现出来,这样产生的作品才会有生动感,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因此,我以写生的方式描绘出对山河与家园的盛况,并借机抒怀自己对人文的关切,使得作品因为真实而和谐融洽,言之有物。这也是我通过学习和练习,对西方艺术及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份属于自我的理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丽江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也带来了无穷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一个生在丽江,长在丽江的艺术工作者,丽江不仅仅是养育我的家乡,她已经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概念,以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把诗性浪漫精神赋予了全世界人民。正是因为丽江的千人千面,不同的人对丽江的解读也就有千万个不同,而以艺术的解读必须和天道创造宇宙万物的过程一样,要自然生出,自然而成。所以,我把艺术要从描绘物象进入书写心象,从循规蹈矩迈至任意童真作为自己理解的艺术本源和追求的本真。攀山千条路,同览一月高,艺术的高山,我愿意一直登攀下去。

2017年12月24日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