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语光
1964 生于重庆
1989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现居重庆,自由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23“桥”荣获第五届国际抽象网络展金奖
2022 重庆开放六月主题展
2020“江·山—缘自山城的艺术”展览活动
2020 自我论—中国当代艺术家语义图像网络首展
2020 第十二届黄埆坪新年艺术节,成渝城市群艺术对话展
2019 艺术宋庄年度展
2019 力度首届中国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巡展,北京、苏州、上海
2018 形而上·第二届当代艺术巡展,北京、广州、山东
2015 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马来西亚
2014 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
2014 成都艺术博览会,成都
2010 成都浓园国际艺术展,成都
2009“大修行动”成都-达州城市之间作品展,成都
2007 庄艺术节“虹湾书廊”当代艺术展,北京
1989 四川美术学院“纯粹”绘画展,成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盛放的艺术生命——读邓语光作品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盛放的艺术生命——读邓语光作品>>

       重庆是座欲望之城,这个地方很神奇,独特的山山水水养育着风风火火的重庆人。常态下,一帮朋友热衷于写写生画画风景,冷不丁一堆人里会冒出一个特别“味道长”的人,就像深藏古巷的重庆的老火锅一样特别,邓语光就是这样一个有特色的人,这不光是说人的个性,也指其绘画艺术。

 
       初看邓语光的绘画,会联想到某种立体主义和野兽派艺术的混合体——团块状的造型和狂野的情绪,回转扭曲的笔触和纤砺毕露的肌理,这视觉层面的直观感受不能不说是强烈的,这也是画家呈现给我们的第一视觉,这同时也激发了观者看下去的兴趣——以更挑剔的眼光对画面继续进行视觉搜寻:夸张的造型撑满画面,肢体相互侵占、冲突、搅拌,这形体的搅拌损耗掉了观者试图找寻的某种清晰的辨认边缘,以一种颠覆视觉习惯的方式拒绝了观者欲寻求的视觉抚慰,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关于“性、欲望、生命”这一古老主题的诠释。
 
       在这个关口,因审美的错位和视觉疲劳,许多观者会止步于此并终止视觉冒险,审美门槛在此显现。然而若就此止步,我们会错过作品的精彩之处,观者再耐心一点,也许会发现一些更吸引人的东西,如果就此旅程中断,审美体验将不完整。对于创作者而言,语言探索止步于此也是不够的,从绘画的范畴来看,这一层面即使做到最好,其意义也仅限于是对现代主义的一个不错回礼,并未体现作者对艺术语言的创造性。那么我们继续往下探寻,通过细微把握作品的所有呈现,还能重新找出哪些更令人意外精彩之处呢?请跟随我们往下解读。
 
        在经历一番审美博弈后的视觉疲劳停顿中,我们不妨退后几步,回到画面的整体,这时候一些不易察觉的现象就会呈现出来,我们突然发现整个画幅就像盛满形体的容器,这是一处特别的语言处理,它把画幅边缘纳入造型元素,将整个画幅——一个二维平面空间,转换成了一个容器,这个有意思的转换让人有理由对作者未来的艺术语言发展有所期待。
 
        当然这一发展将建立在对这一趋势的明确把握和呈现上,这也是对作者的一个挑战。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惊喜——一个画幅容器,这是作者的一个语言创造,这容器里盛的是身躯,是情绪,是欲望,还是生命。或者这件作品,装载的是作者的情怀,是感悟,是释放,还是表现,这些其实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次意外的邂逅——一次免费的审美旅程。
        因此我们应该感谢邓语光为我们呈现的审美创造和探索,尤其是在当下绘画以“能卖”为生态主旨的环境下,艺术家的“解放”成了一个真正的问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