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2010 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居河南,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工作室画家,刘海粟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19  “重温经典”第四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太仓市博物馆,江苏太仓,中国
2018  “伯年国艺”全国写意中国画展,瓜沥镇文体中心,杭州,中国
2017  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四平东南新城展览馆,四平,中国
2015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首届学员创作展获银奖,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北京,中国
2015  高洁品性 兰慧人生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北京智慧长阳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5  第九届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甘肃定西,中国
2015  “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成都,中国
2014  艺术中国——中国画走进联合国展,维也纳联合国中心,维也纳
2013  人民日报主办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画展,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
2013  河南省第十八届新人新作作品展获优秀奖,郑州市美术馆,郑州,中国
2012  河南省第十七届新人新作作品展,郑州市美术馆,郑州,中国
2011  河南省第十六届新人新作作品展获优秀奖,郑州市美术馆,郑州,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心愫山水 涓溪若邻 ——张本平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心愫山水 涓溪若邻 ——张本平>>

冯娟生于太行山下,成长于太行山下,深受中原山水各家画法之影响,但她喜作家乡太行山体山势重山峻岭、绝壁悬崖,颇有荆浩与范宽的造境和笔意,斧劈皴、雨点皴、间施披麻皴法,其笔下多奇峰、峻岭、峡谷。她生活在这片挚爱的山林间,举目皆是峰峦出没、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洲渚映掩、山村农家、一片宁静、安详平和的太行山水美景,而这令人神往的精神家园,为她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她从自然一草一木中体味生命的真谛,从一山一水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她用画笔记录了生灵万物的天姿百态,用慧眼采撷了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

冯娟的山水画造境多采取南北方山水体貌,不受地域真山水之制约,这表明她已经超越目中山水并升华为胸中山水的创作,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飞跃。如清人石涛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山水画家的一个高境界。如果画家不仅描绘自然山水的外在物质性体貌,更深入的感悟自然之内在的生命气质,以自己的理想和思想感情投入其中,以“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与山水共鸣,借山水传达自己的理想与思想感情、尽情抒写自己的胸中之情意,这样的山水画才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本质所在。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博大精深的意境,观赏者神游其间而无限畅神悦目。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语言是笔墨。古人视作画如作文,用笔如造句,用墨如文中词藻,用笔求其形象之骨气,用墨以显示画之韵致。如果比喻笔是画之骨,那么墨就是画之肉,而色彩则是画之肤。山水画气质求苍润,苍是用笔,而润则是由墨彩而生。山水画家能做到笔下生骨气,墨彩有韵致,那作品就达到气韵生动的至高境界。在冯娟的山水画中善用笔与墨,水墨交融,淋漓尽致。所以她所营造的山势山体富有骨气与灵魂。她是一位能静下心来,不甘寂寞,认真从艺的才女画家,不浮不躁能取南北大家之长,融于自己的画法之中,具备了厚实的山水画表现方法与基础,恰当的把握“师古人”同时“师自然”。写生是一个山水画家必须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山水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写生这种方式就没有国画这门奇妙的艺术品类产生。她经常外出写生,走遍太行的山山岭岭,亲历大自然真山水、感悟自然之生命气质真谛、求其独创,“神与物游”、“物与神合”。并且写生中很注重空间性、线条、气韵的表达,营造可居之境。他的山水画自然呈现了他想要的宁静、悠远之意境。在写生当中,她通过画笔去表现感受,把鲜活的山水人文气息概括、提炼、物化为有表现性的色彩和形态,力求实现了诗性和笔墨意味的表达。

品读《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幅作品,前面的江水用淡绿浓淡勾出,表现出春江的故事,赭石的色彩与青山的绿相对映,有对比,有变化,十三只鸭子浮在江面之间,显得深远幽静。水边的岸石,用笔苍劲,表现出春江石千万年被水冲刷的奇丽石纹,远处数间农居用浓墨重点,之字形排列,并用红色映衬,很是生动;《泉鸣幽谷》一幅,有三股清泉飞流直下,大小石块错落有致的分布其间,使流水曲直回旋,到下面汇合成瀑布冲向半山腰的云层,瀑布旁的山石用散锋皴法,乱中有山,和瀑布形成一体,山头皴浓墨,杂树点写其间,显得生机勃勃。云层渲染得厚重而有层次,云头如漂如浮,使人如身临其境;《守望家园》,前面数块浓墨山石,错落排列,其间片片翠绿穿插其间,几组红瓦民居,掩映在高大云顶之上,红瓦绿草相映成辉,远处山泉飞流直下,隐入云雾之中,笔墨生动淋漓,千岩万壑,气势宏大,叠嶂重峰,家园碧潭。古人云:“画画乃心画也”。张大千说:“艺术本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之表现”。她画画,勤奋刻苦,对自然大山大川充满着深深的感情,是天、地、人、情感的对话交流。自然与“天人合一”的大气磅礴,讲究笔墨,用水有独到之处。勾、勒、皴、擦、点、染,用笔的轻、重、缓、急,墨色浓淡得体,干湿相宜,画面融为一体。黄宾虹讲:“先求有笔痕,而后能无笔痕”。在冯娟的画作中已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古韵千年》《绿树村边》《太行秋色》《听泉图》《瀑布横飞翠壑间》《红头巾》《太阳从坡头上走过》《守家园》《假日》等无不凸显出宁静、幽远、空灵,生动的画,巍峨的峰峦,峭然的奇石,飞动的山泉,苍翠的树林,飘忙的岚雾,万千气象,重重叠叠,虚实得体,浓淡相间,静动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纯情、空灵和美的气氛。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她的山水画表现出的幽远空灵,天人和谐,苍郁清雅的意境,是她对艺术不断追求探索的结晶;他的《防疫之声》代表作,是参加全国书画名家抗疫作品展览的大作。画面上群山巍峨,民居俨然,在春风中一片静寂,村头站岗防疫井然,家家响应号召足不出户,瀑布像彩练垂挂在山崖之上,泉水潺潺如清音,泄入深涧。画面中山峦险峻,树木挺拔,山民站岗防守在这山水间,令人无限遐思,情景交融,极富艺术美感。她用笔墨描摹美丽家山,敷色淡雅,意境清新,山峰峻朗,生机勃勃的屋宅恰似点睛之笔,为画面增添艺术情趣和人文情怀,构成了天人合一的禅宗画境;她的《绿树村边合》画面有清澈的湖水,茂盛的树木,安静的小屋,画里的景物简单却充满了一种灵性,呈现出别样的魅力,观其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仙境之中。画中那一棵棵相距遥远的树木,那一脉婉约的流水,那茫茫的云海在山间奔腾徘徊,带给人一种雄浑辽阔的气魄。特别是,房舍在其间,几笔火红的色彩,给画面增添了绚丽。清澈的湖溪,静泊的木船,隐现于绿阴翠色之中的民居下,那晨雾中的袅袅炊烟,那河岸边的房舍农田……画面明丽亲和、淡雅灵动,呈现出或“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或“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或“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诗意,置身其中,会清晰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依恋之情,这就是冯娟笔下的水墨山水世界。

冯娟的山水画之所以给我们带来这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美感,我认为,除了她一直以来的坚持和扎实的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对山水画精神的领悟比较到位。这其中她对历代名家大师的经典之作、对姊妹艺术的借鉴,对修养的重视,使她加深了对画品意境的感悟。另外,她既注重面对自然山水的写生,也注重以主观情感抉选截取,使之成为可居、可游的诗情之境。在冯娟的画作中,河水、小路、田野、房舍无不含情脉脉,充满了恬淡的生活情趣。她的山水画,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对自然人文的关怀,是人与天地的无声对话,同时,彰显出她“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诗意情愫。尤其近年来,冯娟从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对时代精神的建构中,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她的山水画创作在两条主线中,向我们展示着她的成功实践:一条是以古意为主的作品之线;一条是以家乡太行山具有人文精神山脉为主的线。如果说前一条线是以小尺寸为主导,是她学习的一种回溯,那么,后一条则是以大尺寸、巨幅为特色的一种瞻望。通过品赏作品,笔者从冯娟以古意为母题的创作中,会感受到一种静谧、空灵、散淡。而从她以太行山为创作母体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又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钟灵之气。冯娟十分注重东方情韵与现代美感的交融。她精准的写意技法中不乏文人画笔意,厚重中显出灵动,丰满中透出空灵,幽邈间流出动荡,蕴籍里传出狂放,甚至在看去是不经意的皴擦点划间,均富有浓郁的诗意。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所在,就冯娟善于对意境的塑造而言,笔者觉得这很难得。她的作品因受北方画派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作品看起来显得比较清秀、淡雅,有比较好的意境感觉。她基本功很好,对笔墨的理解也很到位,尤其是她对造型的把握以及构图的处理能力很强。欣赏她的山水画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是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放松情怀的一种慰藉。是啊,要不是冯娟执著勤学、求索善悟,心灵中有了诗一样的语言,怎么会表达出如此美好的意境呢?艺术之旅对于一个年轻的画家来说,还很漫长,我想,她定会有更高的追求,其作品也会更臻佳境。

 

张本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家、评论家、鉴赏家、书画家、教育家,是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