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韵兰

1936 出生于浙江海宁
196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任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美育工作委员会顾问,为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会员。
曾任中国美协理事,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亊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艺术手记
相关评论 更多
·  相关艺术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相关艺术评论:>>
永不停歇的探索者:韵兰,是一位永不停歇的探索者,自从版画专业跨入水墨领域以来,她用无“笔墨”羁绊的技艺,倾心地做着作品:从《天语》《水语》《绿殇》……到《胡杨礼赞》《自然印迹》。在那绚丽多彩、变化无穷的画卷中,是她与自然、宇宙神交的心路历程,从那一首首优美、恬静、舒缓的抒情诗,到如今演化这雄浑深邃、厚重悲怆的交响诗,以饱含着沧桑感的精神力量,直击人心,这是怎么样的一个艺术跨度?迈上80年龄高坡的韵兰,阅尽世事,“象由心生”,她的艺术也登上了精神性的高地。
 
                                 ——陶咏白(艺术评论家)
 
 
无龄感的新作:何韵兰先生近两年的大量新作让人产生一种“无龄感”的幻觉,我们甚至觉得,在艺术的创造之中,谈论年龄是一个无意义的话题。她的作品,从早年那种朦胧的抒情诗格调,到现在对大自然的音韵节奏的体悟,不仅是一种胸怀的拓展,更是对自然生命的深层理解,对时空运行、转换中偶然与必然的沉思与把握。
古人论画有“远观其势,近取其质”的说法。何韵兰的画是从“质”的见“势”,在微观中显现宇宙的宏伟感。特别是她借助对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自然的呈现,所诉说她内心所向往的一种理想境界。 
 
                                       ——贾方舟(艺术评论家)
 
 
吟唱宇宙的生命旋律:何韵兰老师,无论是天语,还是山语、水语,都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与天地的精神往来,她好像是与自然的初始对话中吟唱出乾坤宇宙的生命旋律。我特别喜欢她画中那一汪绿水,像绿玉,翡翠一样高洁纯净。让人感佩的是,她那么关注少儿美术,为这如痴如醉,这与她对待自然一样,都是源自一颗博大的母爱之心。
 
                                     ——刘曦林(艺术评论家)
 
 
大自在的境界:何先生作品,则是另外一种自在,艺术不需要有所归属,主要看它是否有心灵的激情,何先生创造的是一种小尺幅的大境界,她画出了宇宙的气象,和她自已追求的大自在的境界。
 
                                        ——王明明(北京画院前院长)
 
坚守自在:何老师画得很大胆,有新意。水语和大漠给我印象很深刻,很现代。何老师艺术生命充满活力,这是最可贵的。跟着自己感觉走最好。我作画也行走在似、似与不似、什么也不似之间。艺术重在替天行道。用看不见的画看得见的。在看不见的地方与古人相会。也是想在自在中坚守,坚守中自在。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开拓”“进取”“拓境”:“拓”字有两个不尽相同的含义,一作行为的“拓印”,二作精神状态的 “开拓” “进取”“拓境”所体现的是心性和情感的印迹,是在“神遇”的触碰中所生成的另外一种境界,暗合了古人所讲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神遇而迹化”。只有“心有灵犀”的人,才能在偶发的机遇中,使心理感应的灵敏度显现出灵光画境的样态。
何韵兰先生有版画创作的实践经验,既“信马由缰” “异想天开”,又“有感而发”“ “随机而动”,在“移花接木”的交错叠加中生成并拓宽了画境的魅力,那是一道更为奇幻的风景。眼前的这批何先生的系列作品,已超越了“山水画”的学理概念,是在“情境”与心灵的契合中所形成的心象的印记。
 
                           ——梁占岩(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