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洲

1962 生于上海
1989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並留校任教

主要个展
2008 “对影者”梁卫洲绘画展,敦煌画廊,台北
2008 “景物志” 梁卫洲摄影展,时代沙龙,东京,日本
2007 “景物志” 梁卫洲摄影展,百年印象画廊,北京
2007 “景物志” 梁卫洲摄影展,上海美术馆  上海
2000 “镜中中的男人”个展,东廊,上海
1996 “梁卫洲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主要联展
2008 “中国当代艺术展”,轻井泽美术馆,长野,日本
2007 “夜色”,原点画廊,上海
2006 “态度”中日艺术家交流展,华师大美术馆,上海
2005 “异形与幻想”,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4 “上海油画大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3 “不同的选择——上海60年代出生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半岛美术馆,上海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生命的风景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生命的风景>>

——梁卫洲绘画评述
江梅

  观察梁卫洲二十多年来的绘画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绘画天分很高并一直保有浓厚艺术探索激情的画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两点:一、无论是过去的写实还是今天的表现性绘画语言,梁卫洲都掌握得相当娴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二、敢于突破自我,从不固守过去已获成功的风格样式,而只是坚持为着自己真实的内在需求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在艺术上较为早熟的画家,梁卫洲在二十来岁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作品在圈内亦颇受认可。但他又是一个在艺术追求上非常性情的人,不喜欢自我定型,敢于“随心所欲”地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因此,在他的绘画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艺术语言和风格的探索从未间断过。这种探索,又因为与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潮流时而合拍、时而游离的关系,而具有特别的个案价值。
  1980年代初、中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水墨实践,从1987年开始,梁卫洲转向油画的创作。短暂的平面装饰风格后,1988年梁卫洲的油画就呈现为一种精致细腻的写实绘画风格。他笔下的人物、静物和风景以非常写实的手法绘出,但在色彩、背景以及某些细节上又赋予超现实的梦幻情调。尤其是他画的一批日常静物,如瓜果、贝壳、死鱼等,精准细腻的刻划,冷静理性的情绪,再加上灰淡而略带枯槁的色彩,画面整体流露出衰败、幽冷而又带有一丝玄远的异样美学趣味。在当时国内的写实油画领域,这可谓是一种另类的写实主义。
  “对影”系列是梁卫洲个人绘画风格形成的标志性作品。这个系列构思于1991年,持续和发展了十年。“对影”系列中,首先出现了画家的自我形象和相关生活道具(如带有窥视和侦测意味的相机)。1980年代画面中出现过的唯美、诗意及理想化的意境这时被自我的审视、怀疑、探究乃至故作无聊的形象或画面所取代,粗率奔放、充满张力的欧洲新表现主义画风开始成为梁卫洲这个阶段所借鉴和吸收的新语言。梁卫洲这个阶段的作品无论是从精神倾向还是图像表现来看,与同时期北京出现的“新生代”和“玩世现实主义”绘画有着共同的时代特征。而其最大的不同则是梁卫洲的作品里社会性内容少些,个人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更强、更多些。
  个人性与时代性的合拍,张力与表现在画面中的突显,令梁卫洲1990年代初、中期的绘画显得相当瞩目。现在回看他当时的那批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关注,除了对现代社会典型的都市人格心理这样的全球性问题有所涉及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出众的绘画表现力:用笔用色的率性大胆,以及他所运用的象征、隐喻、对比等灵活多变的手法和扎实的造型能力,令他的画面语言和图式所体现出来的视觉强度让人过目难忘。
  2001年,“对影”系列结束,梁卫洲开始了新的绘画系列“室内”的创作。这个系列明显受到他多年以来的另一种创作方式——摄影的影响,无论色调、构图还是表现对象都和他同时期的摄影系列“景物志·室内外”非常相似,色彩也变为以黑白灰为主,手法则向1990年代早、中期的创作回归,自由、表现的色调增强,同时更增添了写意的成分。
  如果说“对影”系列着重于对人的内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揭示和探讨,那么“室内”系列则体现了梁卫洲的关注点开始从自我精神形象的描绘转移,进入了平凡日常的生活层面。以貌似随意的取景方式,画面定格了室内各种不起眼的物件和生活的片段,嬉戏的孩子、玩具娃娃、弹烟灰的手、穿着拖鞋的脚、墙根的扫帚、站在凳子上换灯泡的女人、桌角上的果盆、盥洗室的角落……显然,从这些画面里,我们既可以看到画家寻找新的绘画切入点的企图,也可以感知到画家当时真实的生活状态——其中的艰难和困惑、希望和温情。
  2005年对于梁卫洲来说显得不同寻常,不仅个人生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且这种生活上的变化似乎也给画家带来了更多的现实感。体现在梁卫洲的画面上则是内容的社会性、丰富性和强烈的纪实特征。“室内”系列是画家走出幽闭的内心世界将目光投向个人生活的开始,而从2005年起,画家更是从个人生活的“室内”走出,将视野面向更开阔、广大的社会空间。郊游、会友、看风景……大凡生活中有意思的场景和细节,梁卫洲都用心地记录下来。新的绘画作品已然反映出,梁卫洲已从一个孤独的内省者转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感悟者及记录者。
  或许是为了体现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创作中梁卫洲采用了一种更为迅疾的运笔手法,飞扬率性的笔触,让画中景致处于一种稍纵即逝的时间之流中。观看梁卫洲近期的绘画,就像在回望艺术家生活中一个个平凡而难忘的时刻。为留住这些平淡却美好的时刻,画家以画笔来记录。而作为观看者的我们,从中体会到的却是另一番况味:在那留住的一幅幅图景的背后,是不断流逝的时间,处于时间之河中的我们却总是在不断地追忆那似水的年华。
  这让笔者联想到梁卫洲的摄影“室外·风景”系列,那些虚淡的生活影像也让人产生时光流逝、人生几何、恍然若梦之感。摄影是关于时间的艺术,镜头定格住生命和世界的瞬间,因为摄影,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变得更直接和生动。作为一个绘画、摄影双栖的艺术家,梁卫洲将他对于摄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融入了绘画的表现,在画面中建立了自己对于时间与生命关系的新阐释。于是,梁卫洲近期的绘画与其摄影所传达的精神指向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契合。
  而这一切究竟是有意为之呢,还是意外收获?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这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梁卫洲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在自我更新和创造着的艺术生命。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