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新闻

徐微强:关于解构与解构艺术

时间:2009.09.15 来源:阿特网

緒     論
 
    2003年10月27日,我的工作室由上海浦东画家村搬至现在的莫干山路50号,工作室挂名为解构艺术。在画家村时我的工作室名是徐微强当代艺术工作室,那么为何换了地方便更了名字呢?原因有两个,其一,“当代艺术”是个很抽象很包容的词语,对于艺术家和艺术都有压迫感。一个词语怎么能压迫着艺术家,只有艺术家压制着它,这些所谓的词语都是理论之于艺术实践研究的结论产物,须知任何理论对于实践来说永远滞后,艺术家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其二,一次偶然途经上海市内的某地,看到一发廊的招牌写着“温州当代发廊”,一时间“当代”这个词语在我的脑海身价降至为零,当即决定马上将工作室更名。为此,我把自己近二十年来所走过的艺术演变之路来了个系统化的梳理。对人物、人体的写生创作和研究之后出现了第一个系列,即与“爱”和“性”有关的“二人世界”系列,创作时期为1997年至2001年。“二人世界”系列完成之后出现了“I LovE U”系列,紧随“I LovE U”我创作了“男人·女人” 系列(“椭圆形出现”),这个系列是“I LovE U”自身器物的解构。犹如人一生的流途过程,从起点回到起点,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圆。摊开我的艺术发展历程,其实质就是逐次逐层消解的过程,具有物化象征意识的造型和色彩,在逐层逐次的消解过程中早已把所谓的形而上远远的甩至脑后,至今的作品形成了两个既非抽象也非具象但却俱存了强烈性意识观念的男性符号和女性符号,该系列作品名叫“I LovE U”。最后我又把I LovE U系列中男性符号和女性符号的器物抽取出来构筑成了男女合一的原生态记录,“椭圆形出现”就此诞生。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与女人交媾的合欢之图腾,是人生起点和终点完美和谐的统一体,因此,“椭圆形出现”(“男人·女人”)系列就是“I LovE U”系列的前身“二人世界”系列的归一化身,真应验了所谓“九九归一”之法则。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根本,是直线与曲线最理所当然的完美嫁接与合融,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无不由直线和曲线消解构化而成。直线曲线就是天地、是阴阳、是男和女、是造物之精灵。
  分析审视了我的艺术和我所走过的艺术之路得出了结论,近二十年来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人物、人体和人性的研究、消解和构化的系统性工程。其中的关键字词就是“消解”以及“构化”。如此这般得出了结论,我的工作室名字也就有了,就是“解构艺术”。工作室的牌子挂出了,随之而来的是麻烦不断,时常会有各类人士的“讨教”,询问解构艺术的涵义以及什么是解构等等。曾有人士提问于我:“你知道德里达吗?‘解构’这个词语是德里达创造的。”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我不知道德里达何许人也,更不知道“解构”这个词语是德里达发明创造的。我想如果真是他创造的这个词,若有必要的话,我会向他缴纳相应的费用,毕竟地球是椭圆的,资源可以共享,但该缴纳的费用还得缴,此乃为人之根本。
  
關 于 “解構”

一. 历史的今天
  在那位貌似记者的问话和建议中,我始终持有怀疑态度,我不相信老外能够发明创造“解构”这个词语。因为“解构”是一观念中矛盾观念的纯然之词,说到底就是“太极文化”之意象的文字表征。对中国古文化没有相当研究的任何人绝对不可能创造出如此这般超智慧的词语。认了她的建议,我便特地到网上搜索了“解构”这个词语和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核心人物及发起人是雅克·德里达。因不满于千年来传统哲学思想,即柏拉图的形而上哲学之垄断而发起的哲学思潮。同时有一批相应的理论家、哲学家与之相呼应,人多好示众,故而形成了解构主义这样的一个哲学体系和理论学派。与其相应的理论家有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解构主义的核心精神是打破现有的单元文化秩序、社会秩序,包括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秩序以及个体意识之秩序等。
  1992年6月20日在一个未发表的访谈录音中(“解构是什么?”,作者:德里达,文章来源:世纪中国。译自《法国世界报》(Le Monde)德希达纪念特刊,2004/10/12),德里达回答了两个核心的问题。其一,德里达说:“……解构是分析形塑我们思考的论述元素和分析长期沉淀的哲学论述结构。”其二,德里达说:“‘解构’一词法文中早已存在。”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位貌似记者的问话,所说“解构”一词是德里达创造的,这一问题便由德里达自己回答了。那位曾经质问于我而貌似记者的同志也该“满足”了吧,死心了吧。就法则而言,做人、做事、发表言论,还是朴实一点好,自信一点更好。中华民族的其中一大悲哀,特别在上海这一座曾经接受多国列强不间断轮奸的殖民城市,崇洋媚外者比比皆是。有不少的上海小女人以终于嫁到了洋男人而自豪。这些不自信的虚荣都是虚荣得不自信的灵魂所造成的。其实,洋男人、土男人,洋女人、土女人,不过只是男女阴阳之事,少见则多怪,何足以为怪乎!这使得我想起了那些个“出口转内销”的所谓的艺术家们的虚张声势,整一个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的、无可奈何的“雄”样。仅此告诫那些脚下长草的人们,30年河东30年河西算是多的,不要有奶便是娘。
  我一直不相信那些与黑白分明的太极文化毫无干系的“金毛碧眼”能够创造出“解构”这个词语。为此,我专门查阅了《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音序本),对“解”和“构”二字的解析。
  解,有三个读音[jiě]、[jiè]、[xiè]。现择别解析如次:解[jiě]:⑴剖开。《庄子·养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⑵分裂;涣散。如“土崩瓦解。”⑶脱去;解开。比如“脱衣,解带。”⑷开放。《后汉书·耿线传赞》:“严城解扉。”⑸废除;消除;停止。比如“解约”。⑹排泄。比如“大解、小解”。⑺明白;知道。《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曹操]又问诩计策,诩曰:‘离之而已。’太诅(曹)曰:‘解。’”⑻解释。⑼通达。《庄子·秋水》:“无南无北,爽然四解。”⑽乐曲、诗歌的章节。《乐府诗集·相和歌词题解》引《古今乐录》:“伧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⑾武术用语。犹言套。无名氏《东平府》第三折:“恰才衙内爹爹唤您呈几解耍子哩!”⑿六十四卦之一,坎下震上。《易·解》:“象曰:雷雨作,解。” 
    下面是《辞海语词分册》对“构”的解析。构[gòu]:⑴架筑。《淮南子·汜论训》:“筑土构木以为宫室。”高诱注: “构,架也,谓材木相乘架也。” ⑵建立;缔造。《梁书·蔡道恭传》:“王业肇构。” ⑶构思;草拟。《新唐书·杨师道传》:“捉笔赋诗,如宿构者。” ⑷缀合;组合。如,构词,构图。⑸指构成的事物(诗文,建筑物等)。⑹图谋。《淮南子·说林训》:“纣醞梅伯,文王与诸侯构之。” ⑺挑拨离间。
  接下来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2003年2月第2次印刷版)对“解构”一词的解析。
   “解构”亦作“解構”:⑴附会造作。《淮南子·俶真训》:“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高诱注:“解构,犹合会也。”又《人间训》:“或明礼仪,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何以明之。”⑵离间。《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旁人解构之言。”李贤注:“解构犹间构也。”又《窦融传》:“嚣自知失河西之助,族祸将及,欲设间离之说,乱惑真心,转相解构,以成其奸。”据史料记载,《淮南子》一书著于汉景至汉武年间,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6年;《后汉书》著于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间。此二书中反复出现“解构”一词,说明“解构”一词在中国的汉代已是常规之词。当一个词语成为通用词语之前它必然有一段“闪然时期”,只有顺利地通过这一段消长考验的“闪然期”(不定有多少年),这一词语才能成其为通用的词语,更何况其载入当时的学术典著。足以说明“解构”一词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存在至今至少有2200年的历史(现为公元2006年)。以德里达为中心的西方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为止也才46年,按照德里达所说:“‘解构’一词法文中早已存在。”那么,法语的那点点历史若与大中国的象形文字相比那是大大的底气不足了。现在看看法语的历史吧:历史发展到公元9世纪,即公元800年,拉丁语和日耳曼语最终融合成罗曼语,而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继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之后。从公元939年卡佩王朝开始,法语成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因此可以断言法语最早起源于9世纪,到10世纪30年代才正式成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也就是法文。法语的正式诞生至今才1067年,也就是说,在法语诞生之前的1133年, “解构”一词早已活跃于古中华西汉时代的学术典著了。‥‥哈哈
  孰肯解构中法之事,以词烦其性命乎!然而孩子的出生户籍还是要考证的。

二. 涵容之质
  从上一章节史料考证得知,“解构”一词有双层截然矛盾却血脉相连的涵义,即⑴附会造作。⑵离间。其中便有双层关键词,即“附会”与“离”;“造作”与“间”。现在坦示一下《汉语大词典》对以上关键字词的解析。
  “附会造作”:
  附[fù]:⑴随带;附带。⑵捎带;寄递。⑶依附。⑷靠近。⑸归附。⑹增益。⑺施刑。《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
  会 [huì]會:⑴合;聚合;会合。⑵会见;见面。⑶时机;际会。⑷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组织。如:工会、协会等。⑸集会;会议。⑹恰巧;逢时。⑺当然;应当。⑻熟习;能。⑼领会;理解。⑽通“绘”。⑾姓。汉代有会诩。
  “造作”:
  造①[zào]: ⑴制造;建立。⑵开始。《书·伊训》:“造攻自鸣条。” ⑶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⑷姓。元代有造敏。
  造② [zào,旧读cáo]:⑴培养;造就。⑵往;到。如:“登峰造极。” ⑶通“猝”。仓卒;突然。《韩非子·难二》:“景公造然变色。” ⑷时代。如见:“末造。” ⑸通“曹”。诉讼的双方。《书·吕刑》:“两造具备。”
  作[zuò]:⑴兴起。⑵起;起立。《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⑶振作。⑷工作。⑸为;充当。《书·舜典》:“汝作司徒。” ⑹制造。⑺兴建;造作。⑻开始。《书·禹贡》:“莱夷作牧。” ⑼创作。⑽作品。⑾当作;作为。⑿发作。⒀及。《书·无逸》:“作其即位。”⒁则。《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附会[亦作“傅会”]:⑴使协调合同。《汉书·郦食其等传赞》:“陆贾……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 ⑵指文章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的经营缔造,包括草创、讨论、修饰、润色等过程。⑶把不相联系的事物说成有联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如:牵强附会。
  “离间”:
  离[lí]離:⑴分开;分别。⑵分解;圈点。⑶割取。⑷相并;成排。《礼记·曲礼上》:“离坐离立,无往参焉。” ⑸陈列。⑹经历。⑺八卦之一,离上离下。⑻明;等。
  间[jiān]間:⑴两者的当中或其相互的关系。如:天地之间。⑵在一定的空间或时间内。如:田间、晚间。⑶房间。⑷一会儿;顷刻。《庄子·大宗师》:“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
  离间:指从中挑拨,使不和睦、不团结。《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韩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以上是《辞海语词分册》和《汉语大词典》里对解构一词咬文嚼字式的逐次解析。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解构主义的发起人及其核心人物雅克·德里达对解构一词所给的定义。德里达说:“‘解构’一词不应该以拆解或摧毁之意来解释,它是分析形塑我们思考的论述元素和分析长期沉淀的哲学论述结构。”这一句的语式是:它(解构)是分析形塑×××(论述)元素;它(解构)是分析×××论述结构。那么将其关键字词归纳起来便是:“解构是分析形塑论述元素和分析论述结构。”另外,在关于“解构主义”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然而,德里达的明确指示是,解构一词不能用拆解、摧毁之意来解释,由此得出,米勒的论述和德里达的解释是相互矛盾的。充分说明西方解构主义没有明确的观点,他们的精神实质是虚空而脆弱的。别以为洋枪洋炮都是不得了的好玩意儿,须知,泉甘还是发源处。

三. 结论
  解构一词是“解”与“构”矛盾运动中的两个字词的和合之作。德里达只是从意识形态上对解构一词作了解释,并没有从“解构”这词的本质和文脉上作定义。任何文化行为和流派纷争一旦离开了文化的文脉和文化气息都是一种极其冒险的举动。德里达的目的只是推翻柏拉图的哲学体系,用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从而构建了新的哲学体系,即“解构主义”。或许意识和形态的偏激就意味着学术的成功。其中被称之为耶鲁批评学派之激进分子的希利斯·米勒更是对“解构”中的“解”字都没弄清楚,不知是否这就是所谓的哲学家之“哲”之所在?!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华之古文化永远是人类文化的祖宗,西方的任何所谓的哲学及其流派之于“老子”和“周易”而言永远只能是孙子辈,或者重孙子辈。然也…
  那么,解构一词的本质涵义是什么呢?按照“老子”之精神和“周易”哲学之旨意,解构一词的定义如此:“解构”是消1为0架0筑1的过程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其中,前“1”为自然元素、原生文化元素和文化元素;后“1”是通过观念的实施而构筑的新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0”表示元素或符号的文化脉络、艺术家或解构实施者的观念及其观念实施之行为,“0”与“0”具存了“老子”之“道”之隐涵。解构不等于废除后重建。实施解构的这一行为过程,其文脉性和观念的文化气息是恒通的。解构是一个矛盾中的过程行为词,俱存了极强的观念性。加之其发音读声之超然顿挫感,使得解构这个词语永远的处于超然先锋之位置。犹如“艺术”这个毫无定义的词语,始终令人感到神圣的向往和不定性。

解 構 藝 術
 
      解构一词的定义既已明确,那么,解构艺术的涵意也就确立了。符合解构观点的艺术都属于解构艺术之范畴。解构艺术与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关系是平等关系下似是而非的相互之涵存关系。解构艺术与传统艺术毫无干系,与现代艺术却有着半分之成就关系。比如,毕卡索和布拉克所创立的立体主义艺术就是解而不构之艺术,他把客观自然给消解成了立体方块和平面方形,只是用几何的观点来认识和解释客观自然,却没有涉足构筑之范畴。因此,毕卡索的艺术可以归之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却与解构艺术无完全之关系。毕卡索终其一生只是执行塞尚布下的任务,履行塞尚之规划,塞尚认为“世界是由方形和圆形构成的”。就现代艺术而言,毕卡索是达到了另一个顶峰。但是,曾经的辉煌早已成为今天的历史,毕卡索毕竟早已经变成了“老黄页”。
     毕卡索的创作实施行为是“一类文化意识”(直接面对客观自然实施意识行为)最到位的例证之一。把毕卡索整个倒过来抖三抖的人物是当行意识形态的反叛者杜尚。杜尚把一个常规的生活器物男性小便器付诸文化,签了名。以艺术展示品提交美术馆,其展出与否且不必考之,至少让美术馆来了个十二级地震,现代艺术史就此划上了沉重的记号。重头谱写新篇章的艺术史,即当代艺术史。中国的太极文化在毕卡索的眼睛与杜尚的观念之间沉痛而伤感地演绎了一回,使乾坤整个倒转。真可谓,革命的成功是历史造就的,谱写历史者只仅个别人物或极少数人,无数的英雄将永远的藏身于被颠覆了的美术馆。人类还要进化,艺术继续发展,革命永不停。
    一段取自于《当代艺术问题》(顾黎明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文字颇有意思,现录之于次:“…从现代发生学的角度,来确认当代艺术与传统
     艺术和现代艺术在创作机制上的差异,并指出传统、现代艺术的创作机制,是对客观自然感受的提取,而当代艺术的创作机制,却是非客观自然的感受,它是对一切既成文化的解构活动…”。但现实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普遍的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一词的概念很是模糊,对于解构艺术更是望尘莫及,甚于海市蜃楼。这一常规性问题不单中国艺术家中有,欧美艺术家同样存在。在此,给那些底气不足的中国艺术家们鼓鼓气吧。同样是两足行走的社会动物,肤毛虽有不同,但是,若论及文化,“中国古文化永远是人类文化之祖宗”。虽然艺术是文化的先导,但是,没有文化的艺术比缺乏艺术的文化更加的苍白。尤其是当代艺术更加强调文化性,欠缺文化的当代艺术只能是瞎胡闹。无数的所谓“当代艺术家”纯粹的瞎胡闹,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当代艺术展”足以证明。…没有文化哪来的思想,少了思想,观念从何而来?当代艺术就是观念性艺术。说当代艺术是观念艺术,是因为,当代艺术就是美国冷战阴谋和文化冷战的产物,不会创造文化和艺术的美国人,出于无奈的妒忌于世界文化艺术原生者民族,而逆反性地人为制造的一种艺术。其观念只有一个,即打倒和推翻一切崇高和伟大的文化和艺术、全盘否定所有既成的审美观,推倒崇高立低俗、打倒神圣树平凡,主张艺术的生活化。在美国佬的艺术世界里,花匠、铁匠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大艺术家而暴富,野猪和猩猩嘴拱、脚抹油彩可以成为杰出的画家而被大肆吹捧,并载入史册,等等。全都是些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人作把戏,全然美金堆出的金字塔。不过,美国佬的这一阴谋性的文化冷战所烧制出炉的所谓国际当代艺术,也给那些陈规陋俗的“崇高”们拨了一层老皮,使其流出新鲜而富于生机的血液。难怪大夫们说适当献血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过量失血不但会损毁元气,更甚者将危及生命而一命呜呼。故此,万事须得有节有度,才不至于大伤元气。文化气息犹如生命之气息同样的重要。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当代艺术伤尽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元气,因此,“炼丹还气术”式的补养世界文化艺术之元气将大任于此、于时;于彼、于人,这就是解构艺术之使命所在了。解构艺术比当代艺术更深一畴,它是在观念统领下对自然、文化和元素实施“消”与“筑”的过程行为及其行为之结果,俱存了更加强烈的哲思性和智慧。那么,解构艺术有哪些具体特点呢?第一,具有明确的艺术观念和哲理;第二,观念指导下的消1为0架0筑1的过程行为及其行为之结果;第三,文化性及其文脉的痕迹性;第四,哲思性;第五,解构主义艺术家必须是社会和历史文化的责任家。符合以上五个特点的艺术就是解构艺术,纯心从事解构艺术研究和创作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解构主义艺术家。愿天底下不同文化的种族,都能够呈现出不同风格成就的杰出的解构主义艺术家。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真的是需要用心、用智、用理念来认真的梳理。特别是当今的中国,迫在眉睫之关键大事,就是欠缺一场轰轰烈烈的古中华之文艺复兴。这一文艺复兴并非欧洲式的简单复兴,而是对古中华文化和艺术所进行的解构式的复兴。否则,古中华优秀而杰出的文化、艺术将被外来的阴谋和冷战策略所侵吞而被迫变为“四不像”的杂耍把式…
    解构艺术是当代艺术的清理者、拯救者。
    解构艺术负于对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归元、理析的责任,对文化及其脉络的疏导和构化是解构艺术的本质天职。

责任编辑:阿特去阿特首页
我来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