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她 它 | 一个人的故事-20世纪大师艺术作品荟萃



地   区:上海
策 展 人:杜若云章画廊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贝尔纳·布菲 丁雄泉 胡安·米罗 莫里斯·郁特里罗 赵无极
开幕时间:2017-10-22
展览日期:2017.10.22 - 2017.11.30
展览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永嘉路498号
展览场馆:杜若云章画廊
联系方式:
评论家在大众的心目中总是有一种权威感。作为语言的审判者,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决定着一批人的沉浮起落。不过恐怕我们绝对想象不到这群人的痛苦。一方面来说,这些人往往因为没有画家或作家的实践创作经验,满嘴理论术语而为人所诟病。另一方面,在被抱怨的同时他们的话却又能够被大众所吸收。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9世纪的艺术评论家们就败在了印象派脚下,而20世纪的他们吸取之前的教训,成就了法国现实主义大师 ——贝尔纳•布菲的一生。
 
20世纪中叶本就是一个疼痛的年代,任何战争或变革都是文明与经济的杀手。一战后所诞生的“迷茫的一代”,到了二战后发育成了“垮掉的一代”。对于残酷和暴行的记忆烙印在那些人的灵魂里。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贝尔纳•布菲的画面始终充斥着一双双愁苦的眼睛与戏虐性的压抑气氛。
 
不过布菲更大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忠实的“现实主义者”。年仅20岁(1948年)就加入了名为“L’homme Témoin”的反抽象艺术团体,并且终其一生都坚持“新现实主义风格”(Neo-Realist style)的绘画创作。他选择用具象的黑色线条和戏剧性的画面去描写一个“现实主义者”内心的痛苦。

其实对于布菲那个年代的艺术家来说,抽象主义的绘画是更为他们所钟爱的。一方面由于当时西方绘画的发展到了一个因成熟而质变的阶段,艺术家们逐渐走出往日的束缚,我们从印象派的诞生与发展中就能看出端倪。当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保守派们还在纠结于画面的“完美构图”与“完成感”时,埃德加•德加和雕塑家罗丹更愿意“把一些东西留给观者去想象” 。另外,像瓦西里•康定斯基和他的朋友们对“心灵性”艺术有更纯粹的追求。而他的信念和第一批作品开创了后来所谓的“抽象艺术”。我们姑且不谈此后这曲折又漫长的路是如何走下去的,但无疑对于布菲同期的其他青年艺术家来说,这种表现方式更具有吸引力。因为似乎只有混沌才能倾诉心中不满,只有在无序的色块中才能排列出这个世界应有的秩序。

贝尔纳•布菲独特的绘画风格让人看一眼就难以忘记。而当这具有独创性的天才少年遇到了经过“印象派”洗礼的艺术评论家与法国当局时,伯乐与骏马的效应便产生了:
1947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上,作品<L’Homme accoudé>引来评论家赞誉;第一个个展在’Les Impressions d’Art’开幕,Raymond Cogniat代表法国政府买下作品<Le Coq mort >.
1948年,获得巴黎艺术圈中‘Prix de la Critique’大奖。
1949年,二月份个展在Drouant-David画廊举办,自此成为每年惯例。
1950年,在伦敦,纽约,哥本哈根等不同城市的画廊举办展览。
1952年,作品<La Crucifixion>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
1954年,创作出轰动一时的战争题材作品<Horreur de la guerre:Les fusillés>。
1955年,获得‘Connaissance des arts’杂志,战后十佳青年艺术家投票活动冠军。声誉响彻法国、日本、美国。
1958年,人生第一个回顾展在巴黎Charpentier画廊举办;自画像在英国以上千英镑的价格出售。
 
不过,这中间还有件事值得一提。

在布菲20岁那年,他遇到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人——皮埃尔•贝杰。相信熟悉伊夫•圣罗兰的人一定都知道皮埃尔•贝杰是谁,也知道皮埃尔对于“天才”的经营力有多强大。这位著名的“天才捕手”在布菲的崛起阶段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并且可以说,他见证了这位艺术家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1951年,两人与朋友在普罗旺斯度过了一个烂漫的夏天,此后就在一个名为南斯(Nanse)的地方住下,布菲在那里工作并生活到1954年。

只是随着1958年布菲第一个回顾展的结束,皮埃尔也离开了他,去到了“时装的世界”。而在南法散心的布菲则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安娜贝尓•施沃布(Annabel Schwob)。
 
其实布菲就“艺术家”这个职业来说,可谓是相当成功的。而对于像“战后法国最具价值的艺术家新秀”等这些称呼,似乎“毕加索的接班人”更加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说起毕加索与布菲,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论是年少成名(同为15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院),还是活着见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得到世界的认可。关于“天才”这个共通点我们都无可厚非。而法国巴黎作为当时世界艺术的先驱潮流之地,也总是能吸引艺术家来到此处谋生发展。他们甚至还画过同一母题的作品,并在一段时间之内为此痴迷——那便是“小丑”。(1904—1905年毕加索对小丑及流浪艺人题材作品颇有兴趣,直到1905年在秋季沙龙上见到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作品。)
布菲笔下的小丑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从单人(小丑)画像中看:浓重厚实的油彩,漆黑而密实的线条。密不透风的困住一切与快乐有关的故事,即使是小丑。即使是小丑,在布菲标志性瘦长的人物外形与低垂式悲伤眼角的表达下,观众能被直接强有力的抨击到内心最脆弱的地方。或忧郁或悚然,而这份感觉在画面偏戏剧化的表达下又恰到好处。

在多人小丑的作品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布菲在布局中加入了一些情节化的表达:比如演奏乐器。这似乎就能带来更多的联想。
 
而这两位艺术家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巴勃罗•毕加索来说,不断的改变是他一生创作的主旋律。纵观他不同时间段的发展:从经历卡萨吉玛斯之死到遇见费尔南德,从受到野兽派的感召到体会非洲原始艺术之美,从与乔治•布拉克搭伙到发现立体主义……艺术对于他的定义与追求于贝尔纳•布菲来说是不同的。只是我们无法断言,也无需去判断哪种方式才是最好的。一如毕加索所说:“人人都想理解艺术,为什么不设法去理解鸟的歌声呢?” 
 
重新回到布菲的画面中,其实当我们结合他的街景和人物像仔细去感受和观察,会恍惚间进到他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一如乔治•奥威尔用文字在《1984》中构建的那样。仿佛一切真的发生和存在。此外布菲的作品还有一个极大的特点——那就是他可以将任何母题用他的方式进行加工表现,所呈现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外还带有一种区别于主流的美感。

而在1977年,名为“但丁地狱”(L’Enfer de Dante)的作品更鲜明的突出了这一点。以《神曲》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冲击力极强:放大的黑白头像,仰视且歇斯底里的视角,以及大画作中人物动态的表达……在震惊公众之余,他也对这系列作品做出了自己的说明。他将神话与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艺术史相结合。画面中所绘的英雄——但丁,一个流亡者,一个无名氏,一个心甘情愿的遁世者——便是布菲自己的写照。(成功之余60年代的布菲也因生产大量作品销售而被冠以过度商业化的争议,因而名声受损。而同时期的法国文化部也因主推抽象派绘画而对布菲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艺术家而言,初出茅庐或不够通达者往往会陷进抽象主义的漩涡。自以为能够用颜料和色块来掩盖自己思想上的空乏。过于追求“效果”本就是一条错误的出路。其实只有成功通过了具象之路且在思想上有造诣的艺术家才能成为真正传世的抽象派画家。像毕加索便是(如他所言)“12岁时,就已经画的跟拉斐尔一样好了” ,所以才能在后来的道路上追逐前辈(塞尚等)和同辈(马蒂斯等)对于绘画思想及实践方式上的改变。

一切,都只是聪明人的选择问题。

布菲在写实主义上的坚持其实更像是一种具有洞鉴式的勇气与睿智。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笔下的线条愈发消瘦锋利。而他自己的形象也在画布中逐渐伛偻。直到1999年,因受到帕金森综合症影响而无法再继续作画的贝尔纳•布菲,用一个写着自己签名的塑料袋结束了生命。

斯人已逝,只是对于知音者而言他所拥有的才华,他所带来的动容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责任编辑:编辑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