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想”抹不去的北京记忆——赵斌个展



地   区:北京
策 展 人:杨卫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赵斌
开幕时间:2021-10-9 下午 3:00
展览日期:2021.10.9 - 2021.10.31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西草园小区南侧约100米 东岳美术馆
展览场馆:东岳美术馆
联系方式:13811620242

 赵斌笔下的北京往事

文/杨卫
 
 
 
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尽管人人都知道这个朴素的道理,可有些艺术家仍不甘心于此,而更喜欢“为赋新词强作愁”,或追求宏大叙事,或表现超验题材。因而,催生了许多高谈虚论、空洞无物的作品。相比而言,赵斌用画笔描绘的北京往事,以自己的生命记忆与切身感受为出发点,去表现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就如同马蒂斯提到的“安乐椅”一样,带给人一种暖意与温情。
 
赵斌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北京。那时的北京城尽管被革命的氛围所笼罩,但并未经历大规模的拆迁与改造,仍还保留着某些古都的风貌。借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旁白:“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们,阳光充足……”赵斌也像该电影中的男主角马小军一样,成长于充满阳光的北京城,经历了青春激荡的岁月。但不同的是,赵斌从小就显示出艺术的天赋,少年时一直在西城少年宫学画,没有浪荡街头荒废自己。因而,老北京的城市形象,与赵斌的审美启蒙重叠在一起,留给他的时光记忆,无不是灿烂而热烈、甜蜜而温馨。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赵斌的意识被彻底打开,产生了出走的冲动。于是,抱着发展的愿望与超越的理想,赵斌离开北京,只身南下闯荡,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发展。数年间,他辗转于深圳与香港等地,做过设计、画过动画,也从事过电影等工作。但不管走得多远,经历多少,北京记忆始终与赵斌相陪伴,成了他漂泊异乡的避风港与温柔乡。以至于赵斌在南方折腾数年,业有所成之后,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于北京的艺术家集聚区--宋庄,扎下了自己的根。
 
“北京往事”系列绘画的诞生,就是赵斌回到北京后,寻找自己生命过程与确认自我文化身份的一种形象追忆,也是他放弃其他商业机会与思想杂念,选择做职业艺术家的奠基之作。在这批充满烟火气息的绘画作品中,赵斌以老北京的胡同、街道和建筑物为背景,徐徐展开一道世俗生活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呈现了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与喜怒哀乐。其中,既有人们散步遛弯的场景,也有吃喝玩乐的聚会;既有街头的剪头修发,也有家里的携子抱孙;既有无所事事的闲暇,也有忙忙碌碌的身影……当然,他的画面中也不乏一些名人逸事。但无论是重要的人物,还是重大的题材,在赵斌笔下都被世俗化和生活化,融入到了休闲时光与芸芸众生之中。
 
事实上,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故事。无论多么壮观,多么激烈,当风云际会的历史翻过一页之后,剩下的就只是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正如明代诗人杨慎在其《临江山》中所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以说,这正是过去的老北京,其市井文化繁荣发达的原因。因为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也就更加明白人生如戏、世事若棋。故而,老北京的戏曲、评书、相声和京韵大鼓等曲艺文化方兴未艾、盛极一时,它们从舞台走向现实,落入寻常百姓家,在不断演绎历史、唱响人生的同时,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赵斌的绘画承接了这样一个曲艺文化的传统,或者说,是将某些曲艺形式转换成了视觉图像。这是赵斌的绘画与众不同之处,也是他的艺术魅力之所在。由于赵斌有着超强的记忆能力,又谙熟北京的各种曲艺文化,故而,他总是能够将老北京的日常生活,用画笔从消失的时光中打捞出来,进行某种舞台式与剧情化的转换。同时,由于赵斌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他的北京往事早就超出了狭隘的地域范围,而是作为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愫,承载着一个远去的时代。
 
2021.9.29于北京通州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