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派艺术交流展



地   区:常熟
策 展 人:张维
学术主持:夏可君
艺 术 家:朱建忠、茅小浪、夏福宁、田卫、杨键
开幕时间:2024.6.8 下午15:00
展览日期:2024.6.8 - 2024.7.7
展览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李闸路90号九灵犀文化创意园
展览场馆:虞山当代美术馆
联系方式:
 
虚之观
 
  虚者,无藏也(《管子·心术上》)。无藏即去蔽,去遮蔽就是敞开,敞开抵达澄明。这是海德格尓去除本体论迷雾,由存在者返回存在的路径,返回存在生生不息的源头的思路,中国哲学中老庄论道,得道就二个法门,一是道法自然,二是致虚极守静笃,前者得天之道,后者得人之道,致虚,庄子的心斋、坐忘、朝彻、见独,都是具体的致虚极的心术,及致虚极后得道的境地。实际上,老庄讲致虚就是去蔽和敞开,得道的虚明,如同海德格尓言说的:存在与澄明。表述的语境不一样,但殊途同归。虚,从思想的发端看,乃"万物之始,天下之始"(《管子·心术上》)。
 
  从宇宙观之,实存的星体只占宇宙整体的不到百分之一,其余皆为虚处,虚不是没有,而是远去和正在到来的光的总和,是人类发生并存在的真实背景。
 
  从文字的发生看,虚乃人在土丘上祝祷的象形,此刻,天地人都在,神也在,只是虚在,但,是天地神人合一之自在。
 
  我们现在正生活的世界,在思想上正如海德格尔梳理的,是苏格拉底后的存在者一统的世界,是实有和功用的哲学渗透政冶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人类生活被资本、欲望、消费全面主宰着,垃圾已堆到天堂的门口,核武器已足以毁灭地球数十次,我们为什么不能抬起头,重新仰望星空,重拾东方古老的智慧,以虚观之,虚以待物,虚以游世,虚怀若谷,虚静盈明?!
 
  从艺术史发展的趋势看,虚派正应运而生。在阅读《道德经》四十二章时发现一个现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人类美术史的认识正是倒过来的。先是从描摹万物开始,然后在描绘中发现万物的特征:和谐、精神、美。从大处观察,构成这美和精神的各种要素,这就是现代艺术的构成,相当于"三",再从这些构成中抽象出对立且相辅相成的要素,极简的且抽象的构成,就是二,生成这二的合的源头就是一,道之为物,夷、希、微,混而为一,道在虚体中的浑沌状态就是一。按傅佩荣先生的理解,道生一,一即元气,一生二,二即阴阳,二生三,三即阴阳冲气和合的结果,男和女合生子,子是三,天与地合,以降甘露,甘露为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各种和谐的结果就是万物。由此,我们观察美术史,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是描绘万物,如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儿的绘画,米盖朗奇罗的雕塑,以及西方风景画、静物画的传统等,都是企图逼真地描绘事物的形状和样态。到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等,是以各种观察方式,各种构成表现现代视角下理解的真,都归属于"三",如塞尚的静物,凡高的《星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蒙克的《呐喊》,大量的各种主义的观念艺术等。无非是各种不同要素呈现的对事物不同角度的剖析理解,企图抵达内在之真的努力。而到极简主义、物派,可类比为二,如罗斯科的《罗斯科的房间》,关根申夫的《大地之母》等。更接近于事物之道的本质的理解与表达。中国绘画,唐宋及以前的绘画可称为万物华彩的阶段,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作,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李公麟的《五马图》,北宋的大山水,宋代的花鸟画,充满了中国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惊奇与感叹!宋画的小部分,比如梁楷、苏东坡,元代大部分绘画,可以称为三,笔墨精神构成成为绘画要素,而不是描摹,三的状态,在中国美术史延续了很久,出现最早,比西方绘画要早七八个世纪,西方绘画描绘飞翔时都是要翅膀,中国绘画中"飞天"的出现,是人类美术史的重要事件,线条的灵动就能表现飞翔!这可能归功于草书线条强大表现力,倪云林,董其昌,直到黄宾虹应该都是三的状态,董其昌,应是最早在理论上提出笔墨独立,笔墨与事物自然同等重要的艺术家。勉强可以称为二的,是八大山人和卞雪松,董欣宾和卞雪松虽不约而同提出:一根线条里有生老病死,一根线条里有春夏秋冬,但绘画实践上,董欣宾的作品仍在"三"中,卞雪松的作品更为纯粹,在二和一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八大和卞雪松处在"二"的极简的状态。那么一呢?那么"無"呢?虚派艺术是一的艺术,是一至"無"的艺术!是無致虚的艺术,是虚至一的艺术!用"無"而不用简写的无,是表明,無,不是没有,只是希、夷、微的虚在的状态。所以说虚派艺术从认识规律上看,正是应运而生的,是返本清源的艺术!
 
  从禅宗认识事物真象的方法来看,虚之观正是识真的法眼。吉州青原惟信禅师讲:“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五灯会元》),通常我们理解为人生三重境界,如何得这三重境界?原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见自然万物,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有个入处",这有个入处,就是理解的入处,就是各种观念和主义的解释,找出各种要素构成,再后来,注意,关键,"而今得个休歇处",休歇处,就是安闲处,止静处,是"虚"处,"無"处,致"虚""無"处,才能见"真"山水,见真象,出尘的真象,真自然。艺术如何抵达这第三重的真境,可由虚观之。
 
  既然从认识论的溯源上看,虚派艺术是应运而生的艺术,那么虚派艺术在这时代被喊出被命名,就是一种大的因缘聚会,本次展览的五位艺术家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展现与交流,也有某种命运的意味。既是五位艺术家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是每位艺术家作品与观者的交流,还是五位艺术家与虚派艺术的相互关注,互为阐发共生。既然是应运而生,就会有涌入与趋势,并逐渐汇为洪流,我们静心试目以待!
 
文/虞山张维
 
 
 
责任编辑:丁娜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