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



地   区:深圳
策 展 人: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贝蒂娜·斯贝克纳、陈筠筠、格雷戈里·哈利利、张慧敏
开幕时间:2024.6.7
展览日期:2024.6.7 - 2024.7.20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展览场馆:万一空间
联系方式:
 
  “伴生 ”意指两个不同的物种通过相互关联进行双向建构的关系, 二者独立存 在却又相伴而生 、互为依存。
 
  这种紧密结合的关系最初常见于植物界, 后来扩展到整个生物学甚至地质学研  究 。在一代代动植物更迭及岩矿的缓慢生长中,这些伴生物不断调整并适应着  变动的自然环境, 以便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伴生的存在,对自然环境的存续、 生物群落的稳定及生态多样性的平衡都有重要作用, 也使我们从另一角度观察  到生命的存在并非孤立,而是相互缠绕 、纵横交织的。
 
  此次展览由人们身边的日常之物出发,从海月贝 、珍珠 、珊瑚 、贵金属 、老照  片等与艺术家亲密连结之物中,观察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家们如何承袭记忆、 探索技法并外拓物质材料固有的文化属性 。这些物伴生并附着在人身上, 时常  会产生附加的身份象征, 甚至衍生出更多内容并与主体产生互证关系 。例如王  权的象征玉饰,便能赋予一个人“ 王 ”这般带有阶级分化的身份象征 。同时,  首饰作为人的“对立 ”参照物, 也是本次展览的关注点之一 。我们将会透过分  离与组合 、腐蚀与镶嵌等手法,体会艺术家对物体独特的介入视角; 也将试图  讨论这些具备穿戴属性的贴身物品如何在超越个人主体赋予的叙事之外, 以另  外一种客体身份被重新认知。
 
  在此, 艺术家对“伴生 ”的探究从单纯拓展物质属性,逐渐深入到借此构建自 我模型, 甚至是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中 。这是一场个人在对生长环境 相关的不间断审视中,借由经手的具象物质来表达一组互为携伴相生的抽象思 考过程。
 
  绘画专业出身的德国艺术家贝蒂娜 ·斯贝克纳( Bettina Speck ner )善用古法铁   板照相法( Ferrotype )及珐琅工艺( photo-enamelling ),这些通过金属转换   后的影像与各式物品结合,使得日常照片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宝石 。灵光乍现之   时,她会细致地切割影像, 并混合嵌以银丝 、铝条 、岩晶 、螺等矿物原料 、生   物躯壳或随处可见的小零件 。若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艺术家的观察方法似乎来   自画家的角度——她手下的珠宝作品很少是三维立件, 一切都发生在二维平面   上。同时,“海洋遗骸 ”( Sea Bodies )系列作为贝蒂娜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主题, 在 珊 瑚 、 珊 瑚 影 像 及 3D 打 印 珊 瑚 的 结 合 中 传 达 了 她 对 约 瑟 夫  · 科 苏 斯   ( Joseph Kosuth )艺术观念的理解, 并在将其和金属物的融合中解构了传统文   化语境下人们对珊瑚的符号寓意理解和图腾崇拜。
 
  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陈筠筠将创作重点围绕着自然物在文明交替中的    变化,基于首饰“被佩戴 ”的特性来探索物质的延展性 。对她而言, 首饰如同    人类伴生物, 无论是用于客观情况下需要被精神 、礼制约束个人行为的, 亦或    是佩戴舒适,十分贴合人体肌肉的,都应该处于真正与人不可分割的“被佩戴 ” 的状态中 。佩戴久了的首饰也会因人类而改变,这更充分地体现了人和首饰之    间的相互影响和磨合 。近年来她专注于探索极细贵金属丝的制作工艺, 试图在    重金属的细薄之间找寻诸如黄金一般延展性的极致, 甚至体现贵金属的柔软和    律动 。这种极限探索使得传统意义上厚重的黄金在视觉上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轻    盈感 。同时,“韧性 ”与“ 灵动 ”等关键词也在此次展出作品系列“ 华丽与贫    穷 ”“ 自在的植物 ”中多有体现,这些普通但象征坚韧的仿生植物也传达出艺    术家的矛盾美学思辨。
 
  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的中国首饰艺术家张慧敏, 重点关注女性身 份和内在力量, 并将被视为女性生育象征的胸部类比为绚烂的花朵 。在经历友 人与病痛 、身体残缺的斗争后, 艺术家以发丝和黄金定格其绽放的美丽瞬间, 为纤薄塑金,彰显本源的强大 。对于张慧敏而言, 黄金这一材料的不可替代性 在于它与转瞬即逝的世界相对立——永恒而有无限可能,从极致的拉扯中显示 出抗争的意志 。同时, 艺术家对古器物的广泛研究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炸珠 工艺, 以及最近研究的青铜害锈 、包浆痕迹等 。沉浸于书籍阅读和博物馆学习 中的她, 坚信各种工艺之间存在共通之处,这种探索和积累可以促进其他技术 的提升 。而如何完美地结合多种工艺而又不显累赘, 如何平衡主题概念和穿戴 实用性,则是艺术家在与物质交流和设计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菲律宾艺术家格雷戈里 · 哈利利( Gregory Halili )精于袖珍画, 在从象牙到珍 珠母及海月贝等自然材料实验中,他打磨着记忆与生死, 并通过酸腐蚀贝壳使 其变得透薄易碎, 再用画笔一点点融合其中 。因此他需要在方寸薄壳之间思考 如何平衡外物的侵蚀与堆积, 恰如着墨人生 。艺术家从家乡的火山喷发 、珊瑚 礁断裂和各类生物灭绝里感受生命的脆弱; 在情人的眼睛( Lover ’s eyes )和 周边点缀的珍珠钻石里觉知温存的爱意; 在死亡警示( Memento mori )中描绘 骷髅以示生死无常; 而后又回归至与生活相伴且无处不在的宁静大海, 以及海 岸线上处处可见的贝壳。在此,神圣与世俗共存于消逝的记忆里,这些广袤的, 变化万千的故事与情感被记录在一片手心大小的母贝上, 以易碎之物承托着不 凡的记忆。
 
  借用美国哲学家唐娜 · 哈拉維( Donna J. Haraway )谈神话小说《克苏鲁纪》 中的一段话:“秩序被重构: 人类与大地共在, 生物与非生物是大地的主流故事 ”。 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人类因塑造不同的自然之物而创造出丰富的文明 产物 。在她笔下,伴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对不可还原的物质本身差异的尊重, 而尊重体现在与非人类或他者的交流上 。艺术家们在多元的材料实践中与物相 伴而生,在与矿石和生物的互动交流中理解 、认知并回归自我 。在这场持续不 断的伴生过程中,深入沟通与不断行动促成双方产生了紧密的联结, 甚至成为 彼此的象征,从而形成了新的事物并产生文化上的交流,在一种永远未完成的 变动关系中达到对过程哲学的思辨。
 
 
 
责任编辑:丁娜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