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



地   区:北京
策 展 人: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宝琳·丹迪涅,邓元初,乔·费什,许心缇,胡顺香,朱衍洙,尼卡·库塔特拉泽,申翡娥,柯洛伊,汪子博,张凌瑞
开幕时间:2024 年7月13日(周六) 16:00 - 18:00
展览日期:2024.7.13 - 2024.9.7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8东街
展览场馆:HdM GALLERY
联系方式:
 
  此次群展名称“在途”是一种充满可能性和随机性的发展模式。是青年艺术家们不受传统媒介、技法以及创作模式的限制所展现出的一次可持续实践。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讲,“在途”也是一种图像信息被不断传递的持续漂泊 (traveling) 状态。作为作品的图像在艺术家创作完成的一瞬本该结束,但却给予了观者一种全新且带有延续性的视觉体验。艺术家提喻出的画面又基于观者的自身经历被赋以特殊意义。也正是由于这种持续在途、破壁的图像语言,艺术、文学以及生命经验得以在融媒体和世俗语境中交汇,并最终完成社会层面的反哺与循环。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展出。
 
  Part1文本性:视觉修辞 Visual Rhetoric
  第一单元包含艺术家胡顺香、柯洛伊 (Chloé Silbano) 及许心缇 (Erica Hsu) 的作品,从艺术创作的文本性出发,展现了文学与图像间的互文关系和可视化表达。小说、经文、宗教故事通过艺术家运用不同媒介提炼成图像,后又重构为视觉修辞。这种创作模式也源于艺术史中的宗教叙事传统,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廷也曾运用图像作为语言向大众转述晦涩的书面信息。文学叙事在途中不断变化,不断吸纳新内容,再由艺术家加工成为图像。这些故事在艺术家笔下变成了一种平铺的、可以被审视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扩写了原本的书面语言。这种对于文字叙事的“破坏”和重构是一种更全面、更直观的反碎片化修辞方法,并最终呈现出一种对观者而言更有效的说服力。
 
 
  Part2技术性:回归本质 Return to Essence
  展览第二单元将回归到创作技法本身,包含艺术家张凌瑞、宝林·丹迪涅 (Pauline d'Andigné)、汪子博和邓元初的作品,聚焦于中西方青年艺术家们对于艺术语言的持续性探索。图像的创作方式基于艺术家们的自身经历,又本能地跳脱出传统艺术技法的框架,旨在探讨和呈现媒介的本质属性,试图回归艺术创作本身的纯粹性。同时通过模糊绘画对象与颜料物质之间的边界,消解绘画作品的内外界限。
 
  Part3主观性:世俗记忆 Secular Memories 
  第三单元基于对艺术主观性的探讨,青年艺术家们通过对世俗化生活场景的描绘,创造出一种作品与观者间的共鸣。这种对于生命经验的集中展现由于图像所具备的传播属性使信息能够穿越不同的文化壁垒,而处于特定文化中的群体能够自主传译和解码这些信息。这种艺术家与观者间无意识的互动也使得图像信息在不同世俗语境中获得全新的解释和含义,从而创造一种足以令人共情的、介于抽象与具象间的视觉情境。这一单元包含艺术家尼卡·库塔特拉泽 (Nika Kutateladze)、朱衍洙 (Yeonsu Ju)、申翡娥 (Beah Shin) 和乔·费什 (Jo Fish) 的作品。
 
  当代青年艺术家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进一步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他们的创作语言形成了一道在途的、延续的线,贯穿于宗教文学、材料媒介、及世俗化的生命经验之间。对于观者而言,这条线索穿过静态的作品,并逐渐延伸为一种有机的动态互动。这种“后置”的生命力使艺术被不断重新解读和被赋予新意义,最终形成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责任编辑:丁娜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