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创作危机
时间:2012.08.03 来源:东方视觉


张晓刚

张晓刚1994年的作品《血缘:大家庭一号》去年秋天在香港苏富比以840万美元成交

        很少有画家能比张晓刚更好地代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他生长在文革时期,因创作了给人深刻印象的身着中山装、头戴旧军帽的全家福画像而一举成名。然而,他意欲紧跟中国美术界发展的愿望也让他付出了代价。
  家住北京的张晓刚现年54岁,他那面无表情的人物肖像画拍卖价已经超过了1000万美元。最近两次心脏病发作之后,医生要求他休息──这是他30年画家生涯中的第一次。
  张晓刚现在还是生活在北京郊外一个传统村庄里一个有着高耸屋顶的工作室中,收藏他作品的人主要有前瑞士大使乌里.希克(Uli Sigg)、北京企业家刘兰、以及印尼华人农业大亨余德耀(Budi Tek)。他最早期的作品在拍卖场卖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价:一幅创作于1988年名为《永恒的爱》(Eternal Love)的作品,当初售价2,000美元,2011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 Hong Kong)再次拍卖时以102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中国当代美术作品的最高拍卖价格纪录。
  但是,张晓刚说他仍然在学习如何驾驭工作带来的压力与希望。就在那次创纪录的拍卖之后六周,他在工作室里手抓胸口、呼吸困难,当时他18岁的女儿跟他在一起。很快,他被送去急救,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以修复堵塞了的心脏动脉血管。这是他在10个月的时间里做的第二次心脏手术。后来,医生告诉这位画家,他必须彻底改变生活方式:戒酒戒烟(他当时一天要抽两包中南海),一年之内不能承受任何工作上的压力。
  当画家们来到纽约或伦敦这样的艺术中心的时候,他们通常可以找到有资历的画廊,让其充当经纪人代理自己作品的出售并帮助自己进行职业谋划。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晓刚的事业刚刚起步时,中国还没有一家私人经营的画廊。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单打独斗地经营着自己的职业,应付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的需求,偶尔也受人之托进行艺术创作。(现在给张晓刚做代理的是佩斯画廊(Pace Gallery)。)
  现在,健康上的顾虑让他找到理由放慢节奏,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在他的大约600幅油画中,三分之一属于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创作的“血缘”系列作品,激发他灵感的是文革期间在中国各地普遍流行的爱国式的全家福照。在张晓刚演绎的全家福中,一组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是目光呆滞、不苟言笑的表情──除血缘之外也许没别的东西把他们绑定在一起。张晓刚和这一系列的作品已经永远联系在一起,他偶尔还继续进行这类创作,尽管这些画对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的批判甚于目前的政局。但是对这类作品的需求有逐渐减少的迹象:艺术品经纪人说一幅1994年创作的早期“血缘”系列油画可以卖到800万美元,但是他最近创作的几幅售价都只在150万美元左右。张晓刚说他的压力部分来自于他试图找到下一个大创意的努力。
  收藏家余德耀已经花了670万美元购买张晓刚的作品,他说,“买张晓刚的画就好像把凝固在一幅艺术品中的历史运动买回了家──他的作品很经典。但是在创作‘血缘’系列作品方面他应该慢下来,因为那些画与现在的时代不再有那么多相关性了。”
  在他暂时脱离创作油画的间隙里,张晓刚开始转向一种不同的创作媒介:铜。他现在正在铸造一组组大型人物青铜雕塑,随后还要进行手工着色──这是对远至古埃及近至中国明朝的彩色雕塑的致意。虽然他曾偶尔涉猎过用铜创作,但是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技法。雕塑的形象就是他通常在“血缘”系列里画的人物──比如一名戴眼镜的男生和一名扎小辫的女生。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文化历史学家加里o许(Gary Xu)在看过这些雕塑的黏土模型之后称这些东西“奇妙无比”。
  他在文革年代长大,因创作了给人深刻印象的身着中山装、头戴旧军帽的全家福画像而成名。张晓刚是一个精英画家群体中的一员──这个群体还包括方力钧(微博)、曾梵志、杨少斌和岳敏君在内。中国的政界领导层曾经无人过问他们,但是现在他们却被作为文化成功的范例而得到褒奖。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现实主义还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他们开始尝试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Pop)风格的绘画。最后,他们大力促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话题是新时代中国艺术应该如何定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些画家的要价和声誉也跟着高歌猛进。电影导演张扬说,如今,这些画家“在中国的知名度超过了大多数电影明星。”

编辑:刘倩
上一页12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余华谈张晓刚:人生就是几步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看当代艺术?
· “绘画者”张晓刚· 当代艺术F4神话终走向破灭?
· 香港疯狂春拍驱散了艺术市场寒意吗?· 2015中国十大最有钱艺术家出炉
· 苏新平:有仪式的风景·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卖搅动中国艺术市场?
· 张晓刚:在二十年的时间差里· 张颂仁:当代艺术后进分子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