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鲁虹:水墨艺术应当代化 当代艺术要中国化

时间:2014年12月22日 作者:江粤军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津 《草堂图册》


尚扬 《董其昌计划-20》

张羽 《迷漫的指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长串有关当代水墨的重要展览,几百万字的学术专著和批评文章,展示了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批评家鲁虹对中国水墨艺术发展不遗余力的推动。近期,鲁虹主持的最新展览——“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正在武汉合美术馆举行,目标是梳理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借此机会,记者就当代水墨、当代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和他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对话。
    关注当代水墨源于自身创作实践
    记者:据说您早年也从事国画创作,作品还入选过全国美展?为什么会转向艺术批评?
    鲁虹:在美院读书时我学的是水墨,大二那年,我创作了一幅国画作品——《在知识的海洋里》,并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此后还参加过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接下来转向艺术批评则有些偶然。我记得,在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后,湖北美协的陈方既老师让我写一篇《创作谈》,用于《湖北美术通讯》上。没想到,他看过我的稿件后,认为我的文笔还不错,因此鼓励我在画画之余写点东西。在我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陈老师提出将我调入湖北美协,做一些理论方面的工作。受他和周韶华老师的影响,我虽然仍然继续在画画,但更多时间用于了读书、作文。到了“85思潮”时期,湖北美协来了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彭德老师,他主办了一份《美术思潮》杂志,我成了他的助手,对理论研究的兴趣越发大了起来。当时这份杂志还聚集了皮道坚、祝斌、黄专、李松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批评家。针对我一边创作,一边画画的情况,祝斌对我说: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足够了,不应两方面出击。在他的劝导下,我逐渐放弃了绘画创作,专门从事理论研究。
    记者:您的创作实践给您的理论批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鲁虹: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关注现当代水墨创作,这跟我学过中国画肯定有关系。从事过艺术创作,在批评时,对图像的认识、对艺术家作品的直觉性把握,应该有所助益。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做美学研究的人最好对某一门类的艺术有较深的实践经验,譬如写诗评的人要会作诗;西方美术史教学也提倡研究者对相关的美术创作知识有精深了解。不过,现在我几乎抽不出时间画画了,只是偶尔练练书法。希望以后年纪大了,写不动文章时可以重拾画笔。

责任编辑:陈姣姣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