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未来的回归:中国当代艺术的别样切面(图)

时间:2015年01月16日 作者:顾博 来源:《scope艺术客》杂志


    不同与以往的展览,这次以中国本土策展人视角所选择的作品,与以往市场好、国际知名度高的艺术家有着明显的区别,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无论徐冰、苏新平、缪晓春,还是姜吉安、姬子等艺术家,他们充分在传统中汲取养分,同时将中西方养分融合勾兑,不再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作为创作的主要源泉,而是将中国当代艺术放到一个更大的语境中,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观看远方。王春辰认为,未来于中国而言,特别是文化艺术的走向,绝不是僵化的传统主义所能一厢情愿的事情,也并非是全球主义必将胜利的赞歌,现今中国的文化艺术的矛盾性和杂糅性使得未来的想象更加扑朔迷离,其内部的文化咀嚼与消化是否足够诞生新的未来文化和艺术,都是值得期许的,但并非是预设的,这里面既有历史的遗憾,也有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慌,更主要是当下的实践行为。
    实践即行动,相比此前在纽约等大城市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当“未来的回归”进入美国中小城市兰辛——这座聚集了大量中国留学生以及亚洲移民的城市,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对于这个城市来说还是块处女地。兰辛市《城市脉动》报纸的记者在美国时间10月29日听完策展人导览后,他表示此前对中国当代艺术并不了解。在其后的报道中不难看出,这位记者的意识还停留在2000年之前的中国,而此时的中国已经变了模样。
    中国当下的艺术是丰富的,它需要深入到其内部,进行现象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其中必然包括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因素,但仅仅是图像的表面来进行艺术形式分析却绝对是不足以完成对中国的当代艺术的认识与研究的。这是必须消除外在的市场诱惑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暗示,才可以大踏步展开的工作。而在这些实践中,让中国当代艺术更为多元化地呈现,展示其不同的面貌,然后绘成一张完整的蓝图,持续地激发人们对中国及其当代艺术的兴趣,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各种有可能的未来。
    “这是一个开始,我希望从多方面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所以我选择的艺术家既有中国知名的,也有国际知名的,更多的是不太知名的、甚至多数是国际上不知名的。所谓知名有否,与传播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的挖掘有关,愿意去挖掘那些具有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艺术才是策展和学术的必由之路,这也是策展人的责任,而不是取媚俗见或人云亦云。”从威尼斯双年展起,王春辰独特的视角无疑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一面鲜明的旗帜。在他看来,身边不是没有好艺术,而关键是愿意不愿意去发现、去肯定、去研究;而所谓学术,就是在都不注意与关注的时候给予充分的发现和研究,才积累为可能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我特别想做的展览,能说明中国之大,具有容纳足够丰富的当代艺术的空间和意识,但前提必须是严肃的、是抱有人性信念的艺术观。虽然我们无法断然决定什么,但我们却必须是努力的,就是希望让不为人所共知的艺术家及其艺术被看到,也希望这样的不同的艺术展示,提醒国际学术界:中国的当代艺术群体是丰富的,并非是那些过渡泡沫的类型化作品。”王春辰说。

第一单元中的摄影作品

第二单元中金阳平(右)、姬子(后)和隋建国的作品

第三单元中徐冰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姣姣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