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境心当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艺术家新作展

时间:2015年05月25日 作者: 来源:阿特网

   
 

    “境心当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艺术家新作展” 于5月30日的展览开幕,是华府艺术空间两年一届的大型展览,以展示海派代表性水墨新作为主题。第三届将呈现蔡广斌、柴一茗、陆春涛、仇德树、王天德、邬一名的近作。华府艺术延续着以学术为市场推动力的核心思想,将此次展览打造成海派水墨新作卓有成效的一次展示。

水墨与宣纸在中国当代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与表现功能,海派水墨自清末到民国蓬勃发展,形成一种蔚为壮观的格局。在西学东渐阶段,中国本土艺术形式遭受巨大冲击,众多杰出艺术家用他们的绘画探索,保持水墨、宣纸基础不变,而演化出“海派”水墨艺术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它的出现,使得历经千年、具有固定程式的中国画,呈现出题材多元、构图多样、色彩丰富、个性突出等诸多特点。至今,海派水墨更多呈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图像解读、一种拓展材料与结构的图像创新、一种强调个人精神的图像形式,表现出当代水墨艺术家们强调创作个性的不懈探索。

    作品图像富有当代特点的艺术家蔡广斌,近年专注于“自拍•他拍”题材的探索。从“自拍”图像的表象出发,运用娴熟的晕染技巧,深究当下社会中人们隐藏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他对水墨题材的创新思考。他以有墨无笔的手法,使得水墨细腻交融,让观众感受画面在“是山”与“似山”之间转变;又在科技创新带来的图像革新基础上,进行了直击心灵的解读。因此,蔡广斌的作品无论从题材深度和新意,抑或技法的精熟运用上,都开辟了水墨创作的新天地。

    柴一茗的创作手法多样,面貌不同于学院派水墨画家,他追求内在感受的表现,因此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游刃于各类题材中,无论水墨宣纸,还是颜料画布,都能信手拈来,随手而画。看柴一茗的画犹如感受无限变数,不论是山海经的怪物异兽,还是此次展览的作品《神仙传》系列,让观众仿佛站在两种感受的极端,一边是热闹喧嚣的声色犬马,一边却是传统山水的平静淡雅。高度仅8.5厘米的《神仙传》手卷,将亭台楼阁点缀于流畅的水墨山水中,是时代喧嚣过后回归传统的沉静。

    陆春涛创作的荷塘总是能带给人千变万化的直接观感。他将色彩与水墨相结合,是一种当代的处理手法。他又用源自西方艺术的抽象手法创造了一个兼具实体意境和绘画想象的“精神场域”。自创的“色墨”观念,让他以“墨”求变,出色地将笔墨的沉静典雅与色彩的活泼亮丽融为一体。水与墨的交融渗透,加上色彩的冲击表现力,强化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和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从而成就出独属于陆春涛个人的水墨与色彩和谐单纯的现代审美观。

    在仇德树手中,从传统借鉴的只是作为载体的宣纸,而水墨被置换为丙烯颜料。但他并非彻底摒弃传统水墨,而是把这一艺术门类带向了更加宽广的天地。“裂变”无论从形式还是命题上,都体现了他对这种表现形式的理解。从创作手法上,不同于单纯的笔纸接触涂抹,他将宣纸与画布、丙烯与打磨、偶然与预设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思想意境上,他虽然仍在表现山水之壮丽,但这种“山水”已经是经过观众理解处理后而形成的山水,不同于传统直白呈现的景色。

    王天德同样保留了传统载体宣纸,但用火焰重构了中国传统山水,使得毛笔和墨水不再是唯一绘画工具。他的新作《后山》系列,让观众在双层宣纸形成的传统水墨和当代炙烫的叠影之间,进行延续经典与革新叛逆的精神巡游。“火灼与水墨”山水直接和碑文拓片或古代书法原作对接,体现出浓郁的艺术史风格。他作为实验水墨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坚持传统水墨美学,不断突破材料及观念的限制,重新思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再次寻回东方文化本源的问题。

邬一名始终相信,隐藏在物质背后的本质是需要艺术家去揭示的,这也是绘画探寻过程中的重心。他在近作中对物体原有图像进行了去繁就简,本次展览上的《行道树》系列,做到了画面更为流畅而朴实,构图也以简单的满版呈现,而不做复杂尝试。不过立体感的缺失却并不代表层次感的消逝,而是更加直接地体现出描画对象的本质。他的新作在绘制手法上有延续更有发展,物体的形状似乎显得并不重要,绘画语言上力求保持疏离感,从而使每一件作品都显得平淡而宁静。

    水墨艺术作品的多样化也表现出这座面向大海的城市如海洋一般的文化包容心理。对于外来文化出自本能的接受力,和不安于传统守旧的变革能力,混合作用出突破藩篱的新生力量。华府艺术空间期望能通过“境心当代”展览,及时而有序地呈现出海派水墨的发展变化,继而鼓励在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都市中,出现更多代表水墨发展的优秀之作。
 

责任编辑:1号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