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VR,博物馆的未来? VR技术为博物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6年12月20日 作者:晓渝 来源:中国美术报
    2016年11月5日,伦敦翡翠画廊(Halcyon Gallery)门前人头攒动、热闹异常,诺贝尔文学奖新科获奖者鲍勃·迪伦的个展“岔路”(The Beaten Path)正在这家展览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画廊开幕。在这之前,无论是在网络媒体的广告上,还是在翡翠画廊的网站主页上,“VR带你看迪伦”的字眼都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在展览开幕的当天,策展方就免费开放了VR参观的入口。观众通过手机和电脑的浏览器,可以从大门起,轻松地“走进”翡翠画廊,并一路观看展览的全部作品。通过手机屏幕上的拖拽、缩放,或者键盘上的方向键和鼠标的滚轮,迪伦的作品被真实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纤毫毕现。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前馆长菲利普·蒙特贝洛(Philippe de Montebello)曾经这样感慨道:“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新一代人的交流媒介。我们几乎是被迫地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交流。他们从不看报纸,他们只盯着屏幕。”蒙特贝洛当然承认新技术的流行,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对博物馆参观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互联网将迫使我们重塑博物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以VR(Vi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对博物馆业的未来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
 

以全景图为技术基础的虚拟美术馆体验,在当下较为成熟,图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图片:wikimedia
 
    2016,VR元年

    似乎在一夜之间,VR一词的热度急剧上升,在各行业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化产业首当其冲。而各种“虚拟博物馆”“数字画廊”等概念和宣传,也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人们甚至发出这样的惊呼:“2016年必定是VR元年。”

    事实上,VR的概念早已不新鲜,其基本定义是一种“由计算机提供的、具有诸如声音和图像等感官刺激的人工环境”(《韦氏词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已诞生的VR技术,最初用于军事目的,如飞行员的三维模拟训练。VR进入娱乐和文化领域,也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在1995年8月14日,《纽约时报》曾经发表《博物馆的未来终究来临,即便是虚拟的》(The Age of the Museum Is Here, Even Virtually)一文,诠释了VR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的可能。虽然受制于显示设备和技术条件的相对落后,当时的VR体验还处于十分原始和粗糙的阶段。而在2015年以后,在谷歌、三星等公司强大的技术推动之下,数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博物馆或美术馆已经开始向观众和网络用户提供相对成熟的虚拟参观服务,其中就包括了大英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谷歌公司推出的低成本 VR 眼镜,是当前较为流行的虚拟现实观看设备
 
    不仅仅是谷歌、三星或是微软这样的行业巨头,一些专业的技术公司,诸如Matterport,也参与到了这股VR的热潮中来,为很多商业画廊提供了体验尚佳的VR参观服务。鲍勃·迪伦个展“岔路”在线VR浏览,其技术支持正是来自于Matterport公司。后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3D模型资料库,囊括几乎所有欧美的主流博物馆和画廊,这正为这些艺术机构建立自身的VR游览服务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和平台。

    VR,对博物馆参观模式的有效补充

    VR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的感官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的感官反应就构成了虚拟世界里的“现实”。对于人类来说,感官体验是关于现实世界的唯一信息来源,那么我们在虚拟世界里的所有感官体验就成为了“现实”。

    而博物馆的概念是广泛和复杂的。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如果以这一定义为参考,那么VR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能否实现这个定义中对博物馆的要求和条件?对于基于互联网的异地VR服务,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将VR和博物馆联系在一起的,是空间。“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无论其性质为何,都发生在某一空间之中,而VR不同于任何其他二维图像渲染技术,本质上是基于三维空间的。此外,二者都是以对用户感官体验为关注点,来实现自身的意义。因此,至少从技术上说,VR是对当下博物馆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模式。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提供了清晰的博物馆展品观看体验,图为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藏品细节
 
    在近两年的这一波VR热潮以前,以360o全景画面为主流的虚拟博物馆一度十分流行。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正是最早提供在线360o全景画面服务的艺术机构。然而这种视觉呈现却不能被定义为真正的VR,因为它仅仅提供了固定轴上旋转观看的体验,而非观众在虚拟空间内自由地行走、驻足。即便这种技术可以将博物馆中的展品放大至纤毫毕现的程度,但它毕竟缺乏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

    此外,卢浮宫博物馆、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Pitt Rivers Museum)等也在2009年左右推出过类似的服务。这些对在线虚拟博物馆的探索,展现了VR这一个概念在博物馆参观体验上新的可能:不仅仅是对展品的展示,同样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走进”博物馆空间。

    交互和沉浸感——虚拟博物馆的未来

    虽然当下VR引起了媒体和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关注,但现阶段的VR技术,也只可视为博物馆参观中的一项辅助。实现一个完整的VR系统,不仅仅需要一种具有“置身其中”的沉浸感、一种不同于二维屏幕的观看手段,更需要一种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的交互方式,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数字内容,如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等。现阶段无论是键盘鼠标,还是手柄或头盔之类的控制器,都并非是理想的交互工具。毕竟,观众在虚拟环境中利用新的交互方式来适应环境本身,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且产生了巨大的学习成本。

    要实现交互和沉浸感,最关键的并非是对博物馆和展品的三维建模,而是要实现贴合人类的虚拟行为方式。这需要捕捉观众的全身动作并传递给VR应用程序,然后把观众在虚拟博物馆中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反馈给虚拟的场景,之后再实现观众与场景中的展品或其他物体的交互。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状态,技术和成本问题显然还是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壁垒。

    总而言之,VR和博物馆完全可能演绎出一段精彩的未来。但VR技术下的虚拟博物馆威胁到现今博物馆地位的论调,未免危言耸听。虚拟的世界固然精彩,然而决定博物馆未来的,仍然是藏品和它所代表的人类成就。作为参观博物馆有效的补充模式,VR要走的路还很长。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