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全北京“最穷”的美术馆,参与记录了中国当代艺术

时间:2017年03月09日 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Q:其实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当代艺术,普通的公众接受起来可能会比较难,不知道美术馆在与公众对接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思考或者尝试?

   方蕾: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大家觉得不了解也看不懂我们在干什么。包括原来也有一个央视制片人问过我,说你怎么才能让我们了解艺术?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很奇怪,我说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你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得,比如说自己看书,跟别人交流,甚至通过电视、网络都可以获得相关资讯。美术馆其实是承担不了这么多要求的。
 
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但回过来我又想,作为美术馆我们还是要提供公共教育的可能性。那我们怎么做?一方面重视展览现场的安排,另一方面,也在线上开展,美术馆的微信、微博,除了传递展览资讯外,有大量的关于文化史、艺术史的内容。可能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还是得通过有质量的展览,让他们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他们一旦看到不同的东西,会提出问题来,只要你提了问题,你就会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往下深入的可能性。

   Q:观众进到这个空间里面能思考才有价值。那在您看来,美术馆在大众和艺术之间扮演了怎样的一个角色?

   方蕾:过去很多年,美术馆在我们社会系统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其实是没有意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觉得美术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来做呢?说实话,我们现在的难题也很多,我们和观众一样,有一样多的难题。你们不了解我们怎么办?那么我们只能说,第一,我们更多地做好我们的展览,再拓宽各种渠道。甚至我有时候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本杂志,也做一些视频类的对艺术的介绍,甚至我最近都在考虑我们是不是应该自己来研究一个艺术教材,这些都是新的可能性。
 
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不过凭借我们过去二十几年以来的艺术经验,我觉得有一件事情非常有意思:就是当我们的观众越来越多看到这样新形态的艺术作品时,他可能一次看不懂,他可能第二次、第三次就能看懂了。这个当年我在798的时候有很清晰的印象,就是很多工人在2004年的时候他看不懂展览,2005年的时候他看不懂展览,但是2006年的时候他居然已经变成了艺术区展览的解说员了。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艺术、文化在起作用。这个作用不是一下就能看见。观众来看一个展览,获得了什么,是一个长期的一个个知识量、感受的叠加,人可能就慢慢改变。所以你也会发现,近十年,大家对美术馆的需求、对美术馆展览质量的是在提高的,公众的鉴赏力也在提高,这个是我觉得非常欣慰的。
 
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像我们这个美术馆离市区有点远,观众有点少。但现在,周六周日会有非常多的观众来,带着孩子、家人,不同年龄层、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的人,都会来看美术馆,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社会进步。我们只是在这里面做一些微弱的工作,但是也还是很重要的。

   Q:宋庄美术馆在这个地区也十年了,当地村民他对美术馆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包括从最早到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宋庄美术馆馆长方蕾
 
   方蕾:我觉得还是有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渐进的,不是一下子提高很快。你会发现,我们有一些展务人员,其实是当地的村民。你如果观察他十年以来,哪怕是从形象上的变化,你都会发现它是巨大的,我们没有办法说,他们有过去几十年农村生活经验的人,突然一下子那么了解艺术或者那么明白,我觉得不太容易,但是你可以从他的形象、状态、包括他谈论问题甚至思维方式上的改变,去意识到美术馆或者艺术在对他们发生的作用。他们特别爱来美术馆工作,觉得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他们获得的东西和其他的村民是不一样的。

   Q:听说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里,当地村民占到了1/3,他们通过怎样的方式进到美术馆里面的?
 

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方蕾:我接手的时候,这部分工作人员就在美术馆了。我一个人都没有裁掉,沿用了原来的工作团队。之前有几个人退休了,那么我会再向他们展开招聘,再选择了一些新的人加入我们。总体来说,使用小堡村的村民作为我们一部分工作人员这个习惯没有改变,我觉得很好,而且我觉得这个美术馆真正地体现了它的在地性,体现了你和当地的这些原生态的居民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责任编辑:编辑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