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周褐褐:背负着艺术世家的光环,她把作品越做越生猛
时间:2021.11.03

在成为一个二胎妈妈的过程中,

 
周褐褐曾有5年时间,
 
完全放弃自己的工作,做一名全职妈妈。
 
2016年,她重新拾回艺术创作,
 
2021年,集结近5年来的雕塑作品,
 
她的最新个展在上海举办。
 
 
工作中的周褐褐
 
周褐褐与父亲周春芽
 
 
80后的周褐褐,
 
出生在艺术气息浓厚的大家庭,
 
父亲周春芽是中国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她的成长道路与多数人迥异:
 
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
 
却在异乡德国度过童年,
 
自幼受西方古典乐的熏陶和训练,
 
却去日本念了服装设计,
 
最后转向雕塑创作。
 
 
 
 
上海龙美术馆个展现场
 
 
 
与女儿的日常相处
 
 
一条来到成都,在周褐褐的工作室,
 
和她聊了聊生活和艺术。
 
 
 
 
 
 
周褐褐在工作室
Dior迪奥 30 MONTAIGNE 经典系列 黑色夹克
 
 
几乎每次媒体采访,周褐褐都难免被问及她的父亲,她本人并不回避。但在艺术道路上,父亲周春芽并没有“介入”过她的创作。
2011年,她在北京举办首次个展,周春芽到场。记者问他,“褐褐这次的作品,你有没有提什么关键的意见?”周春芽说,“鼓励是有的,但是作品,我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
 
 
 
 
真正的影响,应该说是一种家庭熏陶。她在艺术世家成长,家中一直堆满厚厚的画册,从小她看遍欧洲艺术电影,最钟情法国文艺片,也会和父亲一起讨论古人水墨。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像一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她的作品,风格和父亲全然不同。周春芽最富盛名的作品,用色绚目大胆,景象热烈。周褐褐的雕塑,则充满暗黑气质,也常被贴上“哥特”标签。
 
 
周褐褐与父亲周春芽作品对比
 
 
周褐褐爱穿一身黑衣,最喜欢古典乐和金属乐。一抹冷峻的黑色眼线,让她远远看上去,有一种淡淡的酷劲。近距离接触起来,则是个腼腆、内向的人。
 
她的工作室,在成都蓝顶艺术区的一栋二层小楼里。隔壁邻居,曾经是艺术家张晓刚。现在,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利用孩子上学的时间,她会独自驱车来到工作室,“是属于我的自由发挥的时间”,探索属于自己的创作与价值感。
 
 
 
 
 
以下是周褐褐的自述。
  
 童年,仿佛一个暗黑版童话世界  
 
我小学一到三年级,在四川音乐学院奶奶家生活,记得是筒子楼,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学音乐的人。隔壁邻居是弹钢琴的,对面那户人家是拉小提琴的,常常听到有人吊嗓子。
 
80年代后期,正好赶上中国第一批“出国潮”,我妈妈就去德国留学了。10岁那年,她带我去德国度暑假,阴差阳错,在德国待了三年,我前后在卡塞尔、瓦尔堡、慕尼黑三个城市生活过,小小的我穿梭在一座座神秘的石头古堡。
 
 
 
周褐褐在德国卡塞尔
 
 
回想起来,德国的童年生活,很深地影响了我后来的美学观念。
 
在卡塞尔威廉高地公园,经过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穿过一片树林,远远看到大力神古堡,光柱从大力神的双臂之间照耀下来,凝神屏息,就像在看一副画。经过岁月的冲刷,古堡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物质,像岩浆一样流淌。
 
黢黑的池塘水面,一只天鹅游过,周围更加幽静。这些景象都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到了德国的第二年,我妈妈独自前往慕尼黑闯荡,将我寄养在她好友的妈妈Charlotte老婆婆的家里,和她还有一条大狗一起生活。
 
 
 
 
学校是一座建于1281年的城堡,楼梯像奶油一样光滑圆润。我就借用学校大礼堂的三角钢琴练习,礼堂有个尖尖的顶,暗黑、空旷,琴声仿佛在空中回响,当时我就在想,会不会有曾经的灵魂在上空盘旋。
 
这一幕幕童年场景就像那些灵魂一样,长久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冷峻、朴素,影响着我成年后的创作。
 
 
 
 
我后来做雕塑,多倾向冷褐色和黑色。
 
黑色在我的理解中,不是负面和压抑的,而是蕴含着能量。
 
2017年的个展《驱散阴霾》,作品运用黑色最多,结合雕塑、音乐影像和服装。我想表达的是光明和黑暗的相互转化——只有身处在黑暗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光亮。
 
 
 
 
 
 音乐、服装设计和艺术的碰撞 
 
我小时候一直在学钢琴,后来发现,因为先天骨骼发育的缘故,我的手特别小,钢琴的学习从此中断,成为一个钢琴家的梦想,就灰飞烟灭了。
 
大学,在四川美术学院念设计专业,那个年代,正好是日本视觉系音乐的巅峰时期。
 
 
周褐褐采访彩虹乐队主唱 Hyde
 
 
第一次看彩虹乐队的MV,非常震撼,无论从舞台效果、服装,还是灯光,都是出乎意料的。我还记得有一首歌叫《Forbidden Lover》,在幽蓝无边际的海洋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石膏人头,主唱Hyde跪在石头上哭泣地唱歌,让我一下子沉迷进去,特别向往。
 
 
《狂热者二代》软雕塑
 
 
2005年,我到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念服装设计,最开始是想要做一些舞台风格的服装。我从小就对立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包括立体的剪裁,还学了人形关节的制作。而立体剪裁和雕塑之间也有相通之处。
 
今年夏天,我第一次在上海举办个展,集结了近5年来、我重新拾回艺术创作的主要作品,和疫情以来的新创作。
 
 
 
 
 
 
《矩阵》大概有2米4高,把它摊开来看,大概有7米左右。很多人联想到火山喷发、熔岩流淌,甚至雷电从天而降,像毁灭后的一片虚无。
 
它其实寓意着毁灭与重生的循环状态,是我心里的一座花园。
 
 
 
 
 
 
我用木材堆建了一个小房子,灵感来源于啄木鸟收藏榛子嵌入木料中储存。
 
展览期间,我发现最喜欢木屋的是小朋友,他们跑进跑出,在里面玩耍,大人反而特别害怕,可能是密集恐惧的心理暗示。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我们能像孩子一样,拾回无所畏惧的天性。
 
 
 
 
《COVID-19:肺》模拟了我们肺部的结构,但它的图案并非绝对的左右对称。想通过这个作品,纪念疫情带给我们的痛苦的日子和回忆,也希望能够祈愿和平。
 
我听到对我的作品最多的评价是“哥特”,但我觉得哥特更像是童年生活的一种再现,唯美、神秘——也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方式里。
 
 
周褐褐和黑金属乐队葬尸湖合作
 
 吉他少女yoyo在周褐褐作品前演奏
 
 
因为之前的经历,我的作品里,会加入很多音乐和服装设计的元素,让各种形式相互碰撞。
 
2017年,我和国内知名的黑金属乐队葬尸湖,合作了一个现场作品。从灯光、服装到背景的音乐视频,我都自己上阵,试着用另外一种视野,来诠释一个舞台。
 
2018年的个展《因彼而行》,我还邀请了国内天才吉他手yoyo在我的雕塑前演奏。她是一个非常酷的速弹吉他少女,在现场,我让演奏、服装和雕塑作为一个整体来呈现。
 
 
 
 70%的时间照顾家庭,
 30%的时间留给创作 
 
留学回国后,我很快地进入了婚姻,恋爱长跑12年。
 
30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女儿。之后,整整5年时间,我一直亲力亲为地在抚育两个小孩,完全没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成长中的女儿
 
 
在她们重要的成长阶段,能够全心全意在她们身边照顾她们,我觉得很幸运,虽然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
 
一般换季、开学、寒暑假,尤其忙碌,照顾她们的日常起居,辅导她们学习,带她们去大自然,看看昆虫和植物……
 
2016年,两个女儿上幼儿园了,白天有了自己的时间。当时我在思考,过去的时光,还有我学到的知识,如果我不去动它了,不再去深化它,它们可能就逐渐消散了。所以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继续去表达。
 
 
 
 
现在,70%的时间在照顾家庭,只有30%留给自己。
 
我的工作室在成都蓝顶艺术区。每天早晨送女儿去上学后,我便来到工作室,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独立时间,在创作中自由发挥。
 
雕塑一般是在工作室里,先把泥稿做出来,再找师傅把它翻成玻璃钢,最后到工厂铸造成我想要的形式,材料多用铜和铝。
 
 
周褐褐养的独角仙
 
 
雕塑之外,也会学习、写作,理论对创作是很重要的。
 
我还特别喜欢昆虫,养了各种奇妙昆虫,比如独角仙、螳螂、蚕……平时非常关注昆虫的资料图集,在作品上借鉴昆虫的肌理。
 
 
 
 
我的社交比较少,回成都定居后,往来最多的,还是四川音乐学院的那批同学。和他们在一起时,学生时代的往事涌上心头,感到非常温馨。
 
 
 
 
 
在我幼年时期,生活比较动荡和漂泊。现在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慢慢看她们长大,稳定的生活也让我感到安心。将来会如何,没办法预测。
 
只希望将来等孩子长大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创作。我不心急,因为艺术,它是关乎一生的。
编辑:杨晓艳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2022青年艺术100年度展——全方位领...· 陈嘉映:艺术与哲学
· AFIH2023 Spring 精彩落幕...· 刘力宁:在创作中了解自己 寻找一条只属于...
· 王炳懿 : 含道映物,澄怀味象,赋予古老...· “世界是我的表象—2023当代女艺术家邀...
· 孙珂:概念与视觉 — 艺术奇幻之旅· 冯斌:骨感的现实,更需要幻彩的理想
· 李建华的雕塑艺术:手法与意念的转换· 栗宪庭:成功的艺术家已经不在我的视野之内了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