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基因变异——走向观念主义的水墨艺术(上)

时间:2021年12月22日 作者:王端廷 来源: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本文发表于《艺术工作》,2019年第2期。


以文人为主体、以写意为内核的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样式。实际上,文人画和水墨画是同一事物的两种称呼。文人画之名缘自艺术主体分类,水墨画之称基于艺术本体划分。水墨画自唐代兴起,随着文人画地位的提升,至两宋已臻成熟,后经元明不断延续,至清代走向衰落。按照高居翰的说法,“写意手法的普遍使用,是清初之后中国画衰落的重要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

清代覆灭之后,一百多年来,水墨画经历了三次变革,分别是写实主义、形式主义和观念主义。

“五四运动”先驱陈独秀在1918年指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西洋画写实的精神。”从那时起,西方古典写实主义受到中国人的青睐,也成为水墨画弃旧图新的榜样。徐悲鸿是将水墨画从写意向写实转化的开拓者,写实主义手法和观念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水墨画再现客观世界的能力,而且将文人画的价值观从消极避世转向了面对社会现实,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水墨画的性质和面貌。以素描为基础的水墨画创作方法变成了我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方法之后,写实主义成为我国学院派水墨画的标准样式。不可否认,经过写实主义的改造,水墨画,特别是人物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已成为今天主流意识形态最为倚重的艺术品种之一。

林风眠同样是传统写意水墨画的革新者,与徐悲鸿不同的是,他采用的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的观念和手段。实际上,林风眠与徐悲鸿是于1919年同时赴法留学并用不同的策略对写意水墨画进行改造的,应该说,在改造传统水墨画方面,两人本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但是,由于写实主义与形式主义在西方原本分属古典与现代两个时域、两种观念的艺术,因此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与林风眠的形式主义之间竟形同水火、不共戴天。尤其是在1949年之后,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功利主义的介入,使得徐悲鸿的写实主义备受推崇,林风眠的形式主义饱受排斥。直到改革开放后,林风眠的形式主义艺术才重获生存和发展的良机。尽管长期受到压制,由于林风眠的学生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等人的大力推进,形式主义的水墨画仍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林风眠及其门徒的形式主义水墨画更多地吸收了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的因素,而表现与写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类绘画被看作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的绘画被当作中西融合的杰出典范。

虽然写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给传统写意水墨画带来了语言和观念上的创新,但无论是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水墨画,还是林风眠的形式主义水墨画,它们仍然只是纸面上的革新,二者都还没有抛弃毛笔、水墨和宣纸等传统绘画材料,真正给水墨画带来脱胎换骨的革命性巨变的是观念主义的出场。

观念主义水墨艺术(Conceptualistic Ink Art,以下简称观念水墨艺术)是'85新潮美术运动'的产物,是水墨画在西方观念主义艺术激发和影响下发生的根本性蜕变。超越平面,超越写意,走向三维和四维空间,观念水墨艺术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写意水墨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水墨装置艺术、水墨行为艺术和水墨影像艺术是观念水墨艺术的三种主要样式,也就是说,观念水墨艺术是水墨装置艺术、水墨行为艺术和水墨影像艺术的总称。

需要指出的是,当达达主义的领袖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于1913年利用现成品发明观念主义艺术时,这种艺术具有反审美、反传统和反艺术的动因和功效,换一句话,观念主义被发明的目的是反叛既定艺术标准的。今天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主义艺术的基本属性是批判而非审美的说法也由此产生。然而,西方艺术的发展始终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规律,当20世纪50年代新达达主义(也就是波普艺术)兴起时,观念主义由反艺术变成了新的艺术样式。到了当代艺术时期,观念主义艺术作为一种成熟而流行的艺术样式被艺术家们注入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的内涵。

正如上文所述,观念主义艺术自问世之后便发生了性质上变化,当20世纪80年代装置和行为等观念主义艺术进入中国的时候,它们已经成了绘画和雕塑之外新的艺术手段。由此可知,观念水墨艺术与其说是对传统写意水墨画的背叛,不如说是对水墨表现能力的拓展。尽管观念水墨艺术符合德里达(Jacque Derrida,1930—2004)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理论,它彻底打破了传统写意水墨画的语言规范、创作原则和欣赏习惯,赋予了水墨以崭新的面目。应该说,这是中国水墨画产生一千多年来最具有飞跃性和颠覆性的变革。

追溯水墨观念化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提及已故美籍韩国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1932—2006),1962年他在西德威斯巴登国立博物馆举办的“激浪派国际新音乐节”上创作了一件名为《头禅》(Zen for Head)的行为艺术作品,他用自己的头发当毛笔,蘸上墨汁,在画布上画了一道线,直接用身体表达了禅宗的顿悟观念。这是东方传统水墨艺术向现代艺术转换的一个杰出例证,也是第一件进入国际学术视野的观念水墨艺术作品。

 
▲ 白南准  头禅  1962年  行为艺术
 

谷文达是我国观念水墨艺术最早的实践者,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这位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毕业留校的青年艺术家就开始了超越传统绘画的水墨新试验。他用“正反的字”“错位的字”和“无意的字”等经过破坏的汉字绘成大幅水墨画,在消解文字意义的同时也颠覆传统写意水墨画的审美意义。谷文达最早的具有典型性的观念水墨作品是创作于1984年的《静则生灵》和《他X她》,他本人后来在《水墨炼金术》一书中对这两件作品进行了介绍:“在万曼先生的盛情邀请下,1984年始,我参加了‘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我的创作的切入点是水墨画与混合材料的装置艺术,做了两件大型水墨装置作品《静则生灵》和《他X她》。这两件作品既是立体的水墨画,立体的水墨艺术,也是我整个创作过程中重要的两件作品。”

1986年6月22日至7月1日,“谷文达画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画廊举行,展览分共开展和观摩展两个部分。公开展是传统中国画和书法,观摩展是他的试验作品“文字系列”。观摩展是一次性的,是根据特定环境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装置艺术。高大的展厅为纵向深入的长方形,迎面是两排7条从屋顶垂落地面的巨幅水墨画,纵深处还悬挂着4条同类画作。画面上的形象和图案大部分就是正反错漏的文字和朱红的圆圈。这些条幅作品无衬,随气流而微微飘动。坐落在条幅水墨画中央的是一个近人高的金字塔形构成物,背向展厅的一面是入口,金字塔的内壁贴满了谷文达作画时各种行为的照片。对于当时的艺术界来说,这个展览的反叛性令人震惊,相对于“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的参展作品,这个展览对国内艺术界的影响来得更为直接、更为巨大。谷文达后来的《碑林·唐诗后著》和《谷氏简词》等作品都是他对观念水墨艺术的深化和拓展。

作为最早的观念水墨艺术实验,谷文达的创作在艺术语言上还带有一定的混杂性,在其后的观念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则呈现出清晰的类型化特征,也就是说,它们可以明确地被归于水墨装置艺术、水墨行为艺术和水墨影像艺术等门类,因此我们也可以对这些创作进行分门别类的评述。

 
▲  谷文达  静则生灵  1984年  装置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