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张海涛:物理科技艺术媒介简史与概论——万物等观与心物感应

时间:2021年02月02日 作者: 来源:

 



倒下的宇航员,月球上唯一的艺术品


    《留在月球上的艺术品》在异空间被追忆为人类牺牲的开拓者,以一种历史上没有的形态出现。艺术在大地艺术出现时已打破了艺术馆展出的形态,月球作品是一个更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一种试验的精神,可能也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

倒下的宇航员是一个长8.5厘米的铝质雕刻,样子是一个穿着宇航服的宇航员。这是在月球上唯一存在的艺术作品。
这是比利时艺术家保罗·凡·霍登克(Paul Van Hoeydonck)创作的。某次,他在一个晚宴上遇见了宇航员D大卫·斯科特(avid Scott), 被邀请创作一个小雕像,用以个人纪念哪些为了推动太空探索而献出生命的宇航员和航天员。不过还有很多限制约束着凡·霍登克的创作,这个雕像的材质要既轻又坚固,能够经受住月球上严酷的气候条件,而且从外形也不能看出来是男性或者女性,也不能看出有任何的种族倾向。另外,为了避免把商业带入太空,凡·霍登克的名字也不能公之于众。1971年,“倒下的宇航员”被阿波罗15号的成员放在了月球上面,旁边还有一块薄板,刻有八名美国和六名苏联宇航员的名字。


(五)、从地景到新媒介地景艺术

新媒介地景:雷电场


    作品《雷电场》借用自然原始力量,转换纯自然状态。人工引导自然、改造自然利于人类掌握自然习性,体验自然的力量,增强人类认识自然、科学改良自然的信念,也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在当代艺术中的装置、行为艺术及新媒体艺术中,“体验”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大地艺术将体验更加强化,并将自然环境考虑于作品之中。多数大地艺术也把视觉冲击和规模作为语言方式,表现人类介入自然的力量。大地艺术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入自然,如史密斯独特的《螺旋形防波堤》,在盐湖区以石头与结晶盐筑出约500米长的堤坝以及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代表作品《飞篱》《峡谷幕瀑》、安迪·高尔德渥滋《无题》,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特点——人工对自然的介入形成与自然的反差和异样协调。《雷电场》则是借用人工科技力量对某种自然现象:雷和电的转换,并融入偶发的时间因素。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工改造、人工利用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并且囊括了所有和自然有关的项目。人类对自然生物的介入发展到基因转变、克隆生命、智能机器、人脑接口。与物理的介入发展从人工取火开始到纳米技术、宇宙航空和人造月亮等等;对风、水、电、光等都进行了有效利用:利用电能转换能量,利用风力、电力发电,利用光能取暖和照明;等等。“人定胜天”现成为人类的信念和愿望,但是人类只是处于初级认识阶段,未知自然现象如地震、外星生物、宇宙的大小、人类死亡原因都是人类的未知世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不是人类自身能控制的,因为人类依然很渺小。


 《雷电场》是美国雕刻家沃尔特·德·玛丽亚(Walter De Maria)1977年的作品,是一个位于偏远的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高原沙漠的大地艺术,它包括400个严重的不锈钢杆组成的阵列。当大气中发生静电时,巨大的雷声和闪电光强烈地撞击着,让游客体验到自然现象的规模和时间意识。


靠人工能量发光的月亮

    将原始的力学原理转换为高级科学现象,人造自然现象成为未来的趋势,人类在科学上开发已不分国别、身份、种族,将共同造福人类并应对未来可能突如其来的问题,如地球毁灭、生态环境保护、火星开发,人造月亮、人造太阳在未来成为可能。

    澳大利亚艺术家群体Assocreation开发的作品《月河》(Moon Ride)中,月亮是一个漂浮在空中的气球,而自行车连接在发电机上,骑手们蹬车轮的时候,体能就被转化为电能,使大气球里的灯泡发光,形成一种人们越用力月亮就越亮的艺术效果。


(六)、全息艺术


    全息术是一种基于波动光学的、再现物体三维立体形象的技术。全息照相的英文单词是hologram,其中“holo”表示“全部”,而“gram”则表示“信息”。这种技术在工程技术、医学、艺术、装饰、包装、印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息艺术的发展
全息技术及发展始终的重要事件一览:
  1947年:丹妮丝·加伯(Dannies Gabor)发明全息术;
  1958年:阿瑟·肖洛发表关于激光(Lase)的论文,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
  1960年:迈曼(T.H.Maimam)发明红宝石激光器;
  1962年:杰文(Javen)发明氦氖激光器;
  1962年:代尼修克(Denisyuk制作了白光反射全息图;
  1962年:埃米特·里斯(Emmett Leith)和朱里斯·阿帕特尼克(Juris Upatnieks)实现三维立体漫射物的记录和再现;
  1964年:埃米特·里斯和朱里斯·阿帕特尼克拍摄第一张全息图《火车和鸟》;
  1965年:罗伯特·鲍威尔(Robert Powell)和卡尔·斯蒂森(Karl Stetson)发明全息干涉法;
  1967年:尚科夫(Shankoff)和彭宁顿(Pennington)发明重铬酸盐明胶全息感光材料;
  1967年:Ann Arbor艺术馆举办第一次面对公众的全息图展览;
  1967年:拉里·西伯特(Larry Siebert)拍摄第一张人物肖像全息图;
  1968年: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第一次将全息图作为“艺术作品”展Ef.
  1968年:斯蒂芬·A.本顿(Stephen A.Benton)发明彩虹全息术,奠定了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二
  1970年:Finch College艺术馆举办第二次全息艺术展览;
  1970年:劳埃德·克罗斯(Lloyd Cross)和Sculptor Gerry Pethick开发沙盘系统;
  1971年:克罗斯和他的伙伴成立了第一个让艺术家和科学家学习全息术的学校
  1971年:加伯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劳埃德·克罗斯制作了第一个移动的三维全息图像;
  1972年:本顿发明黑白全息图技术;
  1972年:Tung Jeong开设全息术研讨班;
  1974年:迈克尔·福斯特(Michael Foster)发明全息压印技术;
  1975年:乔迪·伯恩斯(Jody Burns)和波西·杰克逊(Posy Jackson)举办大规模的全息艺术展览;
  1976年:维克多·科玛(Victor Kormar)制作出全息电影的模型;
  1976年:建立纽约的全息博物馆(Museum of Holography) ;
  1977年:全息博物馆 y创立Portrait Gallery of Famous New Yorker;
  1977年:全息博物馆开始了名为“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全球巡回展览;
1979年:史蒂夫·麦格鲁(Steve McGreww)将压花技术带人商业领域;
1983年:美国钞票公司发行第一张带全息防伪的VISA银行卡。


《全息诗》及经典作品全息艺术

    此文案例以多媒介的角度介绍作品,更多地是给读者提供了以科技为手段的认识资料,也为从事艺术的工作者打开另一种空间和感觉思维。我们对现实、历史、未知世界的判断、认知和感受,可选择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态。全息诗是以光学媒介,它将传统诗歌进行解构,并予以重构,在互动中寻找诗歌语言新的可能性,将读者的感觉放在首位,预先考虑他们观看角度,不同观者所处角度不同诗的含义也不同,打破了以往传统作品一种诠释和确定不变的语言和感觉。不确定的生存困惑在当下和未来世界会越来越强烈,人工化的真假难辨、身份的模糊、虚拟的混合、基因突变、遗传克隆等,都给自然的状态增添了不确定的感受,这种感受也给我们带来了虚空和无耐。
经典作品全息摄影也是对摄影媒介的突破,让艺术“活”起来,使空间强烈起来,这也是未来的趋势,很多静止的作品都增添了动感与互动,游戏与深沉的意义结合。未来全息像册也可能利用此技术得到发展,已故亲人、崇拜偶像也会“真实”地与你互动,在对视中传达情感。

全息诗
全息诗(Holopoetry)的概念起源于爱德华多·卡克(Eduardo Kac)。 1983年卡克第一次看到全息图的时候,被这种新媒体深深吸引,后来便致力于全息诗的创作。
这里所说的全息诗是指用全息图技术投射的字母或单词,非整齐地在空间中排列,文字能配合观察者的视角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新的意义和观念。
传统的诗歌被“囚禁”在一张纸的平面内,但全息诗让文字们有了自己的活力和自由空间。全息诗所示的文字不像书那样排成一列,也不是同时出现,而是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而随机地出现在每个片段中,诗的意义、意境取决于观察者与诗的角度,以及空间色彩、透明度的感知或字的位置或形式的变化。
名字成了字母组合游戏
在艺术家创造的多媒体环境中,艺术家名字的字母表将成为重组的回文,通过简单的重新排列来检索字母表的潜在内涵。人的名字是固有的,离不开人的身份。拉丁谚语“Nomen est omen”的意思是“名字是符号”,拉康的概念“父亲之名”是指名字具有“纯粹性”。
艺术家名字的16个字母,衍生出数十万种字母组合,各种各样的组合急速闪变,用一个女性电脑的声音朗读。其中三个组合词“deep animal danger”“angel dreamed pain”和“garlanded ape in me”被刻在玻璃或镜箱中。箱子里能够看到没有底的井。
装置作品具有计算机的冷酷美学,观众沉浸在一个神秘抽象的电子字母和数字的世界中,探索这些反复出现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在这些回文的某个地方,人们可以感觉到主体的幽灵和它的名字。


经典作品全息艺术


    从2009年8月15日开始,为期3个月的TCL世界经典艺术多媒体互动展在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开幕,展出的61幅作品均取材于有人类文明以来的艺术精品。走进展览馆,《蒙娜丽莎》与您互动对话,《最后的晚餐》正在紧张地进行,米开朗基罗在向您介绍他的技艺特点,古埃及纸莎草纸画上的人物在解释“生死的秘密”,而爱神维纳斯则深情地张开双臂——原本静态的画作肖像全部都会说、会动,生动起来。 据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将3D技术、全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举办的高科技艺术展。通过运用新科技,古代的艺术家和作品中的人物都成了“有声有行”的人,与观众面对面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女王的数字全息摄影

    英国著名摄影师克里斯·莱文分两次为女王拍下了一万张数码照片,据他介绍,每次拍摄活动都长达90分,女王应他的要求摆出了不同的姿势,还经常需要变换表情。
照片上的背景是一片黑色,女王头戴王冠,颈挂珍珠项链,微笑着凝望远方,她的脸部和肩部都闪烁着蓝色的微光,看起来庄严肃穆。参观者还惊讶地发现,随着他们从展室一端走到另一端,女王的头居然会“转动”,仿佛一直注视着他们。


迪特·容(多媒体全息影像艺术)





全息头像:奥图·华尼 、伊丽莎白· 戈尔登 、保尔·耶斯大林




你我之间,水平 II

    首个“固体光”装置是在1973年完成的,以光线描绘出了锥型。,你和我,卧式三》(2007)展览中的装置是系列中最近期的作品。其他系列中有关的作品包括《呼吸系列一》(2004)、《呼吸系列二》(2004)、《呼吸系列三》(2005),《交换》(2005),《你我之间,水平》(2005),《你和我,水平Ⅱ》(2006),以及《你我之间》(2006)。


(七)、纳米艺术

纳米花卉


    在电子显微镜之下,物体的纳米级的结构就会展现出来,一些科学家发现在某些物质如银氧铯、碳60和有机制薄膜等材料中会出现美丽的图形,一朵电子显微镜下的花,虽然无茎无根,却瓣、蕊俱全,令人叹为观止。图为剑桥大学纳米实验室的何锦韦(Ghim Wei Ho)拍摄的纳米花卉照片。

 


何锦韦拍摄的纳米花卉



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绘画


    IBM公司的科学家在白金表面上移动一个由氧化碳分子形成的小人,如图(a)所示,在铜表面上移动铁原子在排列成汉字“原子”,如图( b ) 。图( c)则是一个由铜原子构成的与日本岩石花园相似的景观,表面有一些表面态电子形成的波形涟漪,其中最高的有15埃即大约10个原子直径的尺度。


微尺度制造与纳米雕塑

纳米牛


    河田聪(Satoshi Kawata)和他的同事使用一种称为“双光子吸收引发的光聚合”(Natuer ,16th August  2001,412)的方法对高分子进行照相聚合,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三维纳米雕塑。图为他们创作的10微米长、7微米高的牛。


苍蝇的眼镜


    2006年3月,德国慕尼黑奥林匹亚购物中心举办一个科学图像展,在特殊激光科技的帮助下,科学家给一只头部仅2毫米大小的苍蝇戴上吧眼镜。如图所示。
总部位于汉诺威 的Micreon公司利用超速激光微加工技术为苍蝇打造了这副眼镜,该公司表示,这项技术将能够制造出工精密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物体。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