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施慧:寻找通向彼岸和未来的途径

时间:2022年10月11日 作者: 来源:漫艺术

 

施 慧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主任。1982 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1989 年在“万曼壁挂研究所”研修当代纤维艺术创作。1987 年,作品《寿》(合作)参加瑞士洛桑“第十三届国际壁挂双年展”,实现了中国当代壁挂艺术走向世界的零的突破。施慧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第一批从事当代纤维艺术的艺术家,她坚持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创作方向,作品以棉、麻、宣纸、纸浆等纤维材料为特征,在当代艺术的层面上体现出东方精神的底蕴。作品先后参加国内外许多重要展览及提名展、双年展,引起广泛关注。

施慧持续使用中国宣纸和纸浆为主要媒介,在这种钟爱的后面,显然既是对媒介与自己心灵默契的那种特殊属性的体认,也是对中国传统媒介在当代的价值转换的信念。施慧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图式中,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特征,她将传统意义上的编织拓展为一种视觉空间的建构,编织的过程被作为经验的流程,而成为一种“后现代的万物有灵论”的图像演绎。

 


◎“糸——已知·未知的互文”展览现场

|苏州博物馆 2021


 

施慧 | 寻找通向彼岸和未来的途径

文 _ 尹菲

 

施慧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艺术家。这种典型性和独特性不在于性别,而在于她对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从材料语言、“编织”的表现方式到其文化性、社会性的拓展,甚至是重新定义。

艺术界对于施慧的艺术多有论述,大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巢》真正确立了施慧的艺术风格,以微观的视角探索神秘的空间结构,使得纤维艺术摆脱“工艺”范畴介入当代艺术领域。此后的《假山》《老墙》《悬础》等不仅显示了她对驾驭“材料语言”和“结构”“空间”的极高天赋,也昭示着施慧开始对纤维艺术进行的一些文化性的思考。而从“本草”系列之后,包括此后的《归一》等作品,施慧作品中东方的审美自觉和文化自觉更加显著——尽管“纸浆”这一带有东方文化基因的材料早在90年代就出现在施慧的作品中——而且哲学意味渐浓。这一阶段的作品进入了一个更加主体性的思考阶段。

2021年9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举行的“糸——已知·未知的互文”的展览中,观众得以见到施慧的新作《书非书》与《一千年以后》。《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字之于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文字的形态演绎几乎也暗合着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而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活动结绳以记事。在作品《书非书》中,施慧反其道而行,以“结绳”的形态来重新演绎书法的线条。纤维的“编织”与文字的“辗转腾挪”形成一种陌生与熟悉、传统与当下的互文,赋予“书法”和“纤维”以新的审美意象和想象。

 


◎“糸——已知·未知的互文”展览现场

|苏州博物馆 2021

 

施慧的作品中关于白色巨石的意象并不陌生,《假山》《老墙》等作品中多有出现。而在《一千年以后》中,一块块白色巨石上更增添残存的来自书法和古典书页的文字,犹如历史遗存。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曾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我们似乎能够看见施慧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赋予纤维巨大的能量,展开过去和未来、此刻与彼时的对话。

从某种程度上说,施慧这一阶段的作品似乎已经跳脱出了西方线性艺术逻辑语境下所谓的“当代”,她以一种沉静、低调而又颇具力量的方式回应着当下的现实,于古老的、逝去的神秘中解锁、构建新的可能,以此寻找通向彼岸和未来的途径......

有论者认为“施慧的艺术创作始自编织,而编织所牵系着的,却不只是一种特殊的材料或手艺,也并不止于创作手法或者表现形式,在更加深远的意义上,编织之于施慧,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路径”。在施慧这里,纤维显然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文化基因和社会基因的携带者。正是施慧的艺术探索,使得纤维艺术在当下的这个后现代之后的复杂的社会现实中重新绽放出旺盛的生命力。

 


◎书非书|棉线 木版

|320cm × 200cm 2021

 

 
◎书非书(局部)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