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马蒂斯和毕加索,谈论20世纪现代艺术永远绕不过去的两个人。

时间:2022年11月16日 作者: 来源:墙报
马蒂斯决定沿着塞尚的路继续向前,后来他称塞尚是“绘画之神”。
 
毕加索则称“塞尚就像我们的父亲。”
 
而此时的毕加索还停留在他的象征主义风格中,即将迈入一个又一个颜色时期。
 
早在1901年,毕加索就看过塞尚的画展,但那时他没有想法。
 
关于创作和突破,他并不自觉。
 
在马蒂斯的画出来之前,他并不知道马蒂斯做了什么决定。
 
1905年秋季沙龙,马蒂斯展出了他的作品,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2
野兽的出击
 
 
在秋季沙龙上马蒂斯展出了大量作品,他将梵高的强烈情感表现力和塞尚的抽象空间感结合,将空间流动感极大化,使用了近似抽象主义的绘画方式。
 
但是画作观感是:丑。
 
大众和评论家纷纷不买账,著名艺术家沃塞勒说出了这样的冷话:“这是一场色彩的狂欢盛宴,阿尔伯特的传统雕像就像是身处野兽群中的多纳泰罗”。
 
“野兽派”因此得名,在当时它的含义更多的是嘲笑和戏弄。
 
然而在众人的哄笑中,一对美国兄妹毅然决然的买下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
 
 
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
 
 
他们就是哥哥里奥•斯坦因和妹妹格特鲁德•斯坦因。他们出身富有的斯坦因家族,而他俩,也是后来马蒂斯和毕加索的主要金主之一。
 
他们获得了一个权力,评判马蒂斯和毕加索孰高孰低的权力。
 
 
毕加索《格特鲁德·斯坦因画像》
 
 
1906年,独立沙龙画展开幕,马蒂斯展出了他最具野心最先锋的作品——《生之喜悦》,这几乎一举奠定了他现代艺术领军人的地位。沙龙刚一结束,这幅画就被送到斯坦因家的陈列室,高高悬挂了起来。
 
 
马蒂斯《生之喜悦》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毕加索和马蒂斯终于在斯坦因兄妹的安排下见面了。
 
 
 
3
原始的反击
 
 
二人的第一次见面是悬殊的,马蒂斯比毕加索大了十二岁,此时在画坛已经颇有地位。
 
而毕加索,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他住在一座蒙马特山的小房子里。
 
这座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和潮湿阴暗被称为“洗衣船”。毕加索的屋子里没有电和煤气,只有一盏小煤油灯,陪伴着他在夜晚作画。
 
二人的形象也大不相同。马蒂斯中等身材,带着眼镜,早年从事司法学习的他待人接物都很有教养。作为法国本地人的他发音清楚,表达能力很强。
 
而毕加索则完全不同,他是一个秩序的破坏者,身材矮小,行动迅速,总是穿着一身工作服。出生于西班牙的他法语很烂,口音很重。
 
二人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此时比较不安的是毕加索。
 
在1905年他看完马蒂斯的沙龙后,他意识到自己落伍了,引以为傲的天赋受到了打击,如何打败马蒂斯,成了这个时间他最重要的目标。
 
而马蒂斯,则试图以一种长辈的身份去关照这位年轻人,但与此同时,一丝危机的预感冲入脑海——这个年轻人将会是自己的极大威胁。
 
二人日后经常在斯坦因家的沙龙聚会里见面聊天,有一天,马蒂斯带来一件刚果人的小雕像,毕加索在看过之后福至心灵,关于非洲艺术的想法彻底觉醒。
 
毕加索立即前往戈索尔闭关创作,此时的他有了打败马蒂斯的把握。
 
终于,在1907年,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横空出世,这幅画将一次又一次的被谈及,它是现代绘画史的里程碑,也是当时最为暴力偏激的作品。
 
 
毕加索《亚维农少女》
 
 
而这一次,也是毕加索风格的确立,他称之为“驱魔的作品。
 
在《亚维农少女》之后,二人的发展发生了转变,毕加索变本加厉,朝着立体主义的方向前进,而马蒂斯的艺术在公众看来,已经不够先锋,不够那么离经叛道了。
 
要命的是,斯坦因兄妹也开始疏离马蒂斯,和毕加索越走越近。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