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刘力宁:在创作中了解自己 寻找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时间:2023年04月14日 作者: 来源:当代艺术

 

从北京798艺术区出发不久,就可以到达黑桥村,这段路对曾经生活在黑桥村的艺术家再熟悉不过了。

黑桥,一个无数青年艺术家梦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刘力宁毕业后在黑桥一号院租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这里一待就是八年。他的工作室前后都是同学,天天在一起吃饭、聊天、探索艺术。“当时的黑桥艺术区环境虽然非常的简陋,但大家都很有创作热情,这是今天所无法复制的,我很珍惜和怀念在黑桥艺术区的那种感觉”。每次回想起这段经历,刘力宁总是非常感慨。
 
这段经历也让他从“学生”顺利转变成“艺术家”。无论后来工作室如何变动,刘力宁都没有间断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
 
 
《2008》220cmx160cm 布面丙稀 2008年
 
 
刘力宁喜欢漫画、手办,拥有全套的《龙珠》。漫画也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漫画的影子,同时也能感受到他的幽默与荒诞。这是他艺术的基调,也是他生命的底色。
 
“我始终在寻找我到底是谁。艺术创作是在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这也是艺术最终的目的”。在刘力宁手中诞生的“搜城记”、“乐园”、“电视机”、“繁花”等系列,也都在为我们讲述着他的成长经历,讲述着他的故事。
 
 
《搜城记之一》,180cmx160cm ,布面丙烯 ,2009年
 
 
王春辰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显示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切身经验和想象。他描绘了,在图像时代面所对的千恣百态的生活景象。这些画面就像一个一个的慢镜头:他将日常发生的生活故事,新闻热点,城市改造,传闻轶事等都纳入表现的对象,再进行重新组合,加强了这些图像故事的戏剧效果。就如同我们正在直接面对着这些大剧场在观摩演出。这不啻是当代生活的剧场化,当我们面对这些图像时,我们仿佛面对着是另一个世界,一个离我们熟悉而又遥远的历史或空间。”
 
 
艺术家 刘力宁
 
【对话】
 
▋艺术就像一场梦 可以天马行空
 
您毕业于央美版画系,之后在黑桥工作室创作,完成了从学生到职业艺术家的转变,这段经历对您的创作有哪些改变和影响?
 
刘力宁:我觉得不只是艺术家,很多人都要经历过这样一个转变。对我而言,因为版画创作受一定材料的限制,不能像其他画种,所画即所见。制作版画和印刷一样,有再次呈现性。由于版画制作的独特性,强调在过程中要比较理性的按步骤去创作,需将想要呈现的艺术效果拆分成若干个步骤去实现,制作感较强,不能太随意。所以版画系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比较注重步骤感、节奏性和目的性。
 
在校期间版画创作的训练,使得毕业后的我能够较快找到艺术创作的道路。当然,一旦离开学校,离开美院的大环境步入社会,就要去思考很多问题。比如,当你将艺术作为职业来选择,艺术创作的时间跨度会很长,一旦最初的热情被消耗掉,就不足以支撑职业艺术工作者的漫长生涯。这就要求我要明确自己的独立性,要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擅长的方向,这些都需要在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去整理和调整。
 
2007年底,我在黑桥艺术区租了毕业后的第一间工作室。那时的整体艺术环境是相对自由的野蛮,中国当代艺术也处在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我和同学、朋友们每天都聚在一起探索艺术,一起交流,像个乌托邦。大家相互走动,可以看到别人的创作环境,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谁。当时的黑桥艺术区环境虽然非常的简陋,但大家都很有创作热情,这是今天所无法复制的,我很珍惜和怀念在黑桥艺术区的那种感觉,很感谢这段经历,让我得到了成长。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