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耀:生产之镜
地 区:佛山
策 展 人:吴美曼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李邦耀
开幕时间:2024.12.22
展览日期:2024.12.22 - 2025.3.22
展览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1座105号
展览场馆:巽美术馆
联系方式:
在现代消费社会下,“物体系”早已超越了基本功能属性,转向符号化生产与拟真的“消费体系”。追溯“物”的源头,工厂在消费社会塑造“拟真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充满象征、隐喻和文化意义的生产场域,这些符号最终在消费市场中被消费者内化,生产场域的再生产社会结构也得以完成,维持并强化了现有的社会等级、集体记忆、身份认同和消费习惯。“拟真”现象导致了社会现实的复杂化,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自由与创造力被压缩,人的生活空间成为资本体系的镜像。
作为南方的制造重镇,顺德以“世界工厂”著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的制造工厂不仅服务于本地市场,还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为全球消费市场提供商品,这意味着生产场域与社会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地域限制,成为全球消费符号体系的重要一环,影响并塑造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行为和文化模式;从过去纯粹进行物品生产的代工厂到今天的民族品牌叙事,“工厂”早已被嵌入了全球消费的权力系统中。符号化的双重生产机制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巨大断裂:这种断裂再次强化了“拟真”的特性。工厂工人对商品的理解停留在其物质属性上,而消费者对商品的感知则完全依赖于商品在消费文化中的符号地位。这种裂痕使得顺德的制造活动更像是一种为全球消费社会服务的“拟真景观”(simulacrum),而非传统的生产体系。
数十年间,李邦耀以物为起点的研究创作,如皮道坚所言,始终保持了敏锐的观察力,并理性地把这种被规训、异化和赋值的物体系化为一种带有社会发展史眼光的人文关怀。他以物为媒介,建构起人在其中遭遇困境的社会权力关系、生产逻辑与资本体系的隐喻性视觉文本。对符号景观长时间的观察与创作使他开始追问物的生产空间,他将视角由使用者转向生产者——制造业工厂,转向对“拟真”现象的探究。
在顺德工厂进行田野调研后,李邦耀通过对物的挪用与转译,再一次将物品从具体的使用场景中抽离出来,置于作品之中,成为新的符号,完成了艺术生产机制之中从生产到消费的象征性转换。正如消费社会的“拟真景观”形塑着制造工厂生产机制的转变,创作过程中,他也将艺术家的身份视角带入到当代艺术作品的生产机制之中,审视物的生产场域是如何对符号的解构和权力的再现的。通过这一创作过程,他试图向观者呈现当代社会符号工厂运作的完整过程。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主张一种“大拒绝(the Great Refusal)”的态度,期望通过艺术这种“高水平”或中介了的异化形式,来反抗技术社会之中非人的价值,然而消费时代的艺术对时代精神的反思与批判,正在被符号工厂生产出的景观抹平,“异化的作品……成了广告节目,它们起着销售、安慰或激励的作用”。
展览所展示的作品《肉体生产》《生产之谜》《几何学》《千里江山图》《坤》均创作于顺德,本土制造业工厂参与了其中大部分作品的制作过程。《肉体生产》提醒人们注意核心骨架被抽空后所剩一幅皮囊,正如德勒兹所阐发的没有固定身份的无感官的身体——这是由现实社会价值生产的“感官欲乐”之躯,被系统化、结构化的机制所驱动,是艺术家对人的失语与异化的严肃质疑。在《生产之谜》中,极简的线条描绘出一条条冰冷的生产线,醒目的标语却透露出人的幽微存在——“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体现人品”,“如果你不知道方向,你就永远无法到达”——这些看似单纯的宣言,揭示出生产体系中隐形的权力和文化逻辑,彩色的标语也强化了这种规训的紧迫性。《几何学》是对“拟真与意义漂移”的真实抗议,轻便、廉价的雪弗板(PVC发泡板)被切割成抽象的几何形状整齐地排列在金属架子上,以一种未完成或非功能性的视觉符号出现,悬挂状态让几何符号失去了重力感,超越功能逻辑进入一种“超现实”的存在状态;材料被分解为孤立的符号,脱离实际用途后成为一种装饰性存在的漂移特征,这模糊了生产与消费的界限,创造出熟悉却无意义的漂浮符号,一种无根性映射出消费社会中对“形式优先于内容”悖论,符号生产与意义丧失的割裂。
除去对工厂生产机制的艺术再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意象也在作品中以现代抽象的方式被再度符号化。在《千里江山图》中,阀门、生产管道、测压表这些功能化的符号,被艺术家以游戏化的方式构建出一幅超越功利逻辑的工业版千里江山图。《坤》则以易经的象征体系来结构符号异化的想象——蓝色管道是工业社会的典型产物,其功能性直接指向基础设施和日常生活的需求,这种媒介与坤卦卦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符号系统——坤卦在《易经》中代表大地、包容与生发之力,这一传统文化符号被嵌入消费社会的工业逻辑中,文化的原生语境被剥离,仅保留符号的视觉外壳,以一种跨越性的探究视角对传统符号在消费社会中被不断挪用、简化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商品包装上的古典纹样或主题公园中的文化景观),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在消费逻辑中被削弱,只剩下符号化的表层价值。然而,艺术家的目的也并非仅停留在批判层面,而是尝试为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的再生提供可能性,试图在符号循环中找回文化的哲学深度。
在今天的展场之中,这些充满隐喻的作品组成了一面“生产之镜”,连带着作品的创作与生产过程一起,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映射“物体系”从生产空间到符号重构的全貌。时至今日,科技发展带来的恐慌使人们不再中立地看待现代社会的技术逻辑,这也提示我们再度回到生产空间现场的重要意义——重估物的本体性意义,以“生产之镜”重现当代社会符号生产的“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