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碧玺内含棉絮,不可能一尘不染。
年末珠宝消费红火,彩色宝石产品造假案增速惊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注意辨认
家住广州天河区的曾先生,上周送了一批黄金珠宝去检测站检测,结果十几件金条、金首饰均达到九九金标准,不存在成色不足的问题;而国庆在天河某高档商场为女儿购买的一件黄色琥珀吊坠,经光谱仪器检测,发现居然是树脂合成产品,成本不过几十元,却卖3820元的高价。
而当曾先生拿着珠宝检测证书去找商家“算账”时,对方却理直气壮:我们也没有说是天然产品呀?
随着传统节日的临近,广州珠宝市场再次红火,彩色宝石产品“销售”与“投诉”齐飞。从广州几家检测站的反映来看,新兴珠宝造假案例增速惊人,尤以碧玺、蜜蜡为多,传统产品水晶、琥珀等也多有投诉事件,网络造假品数量明显多于实体店造假品。而由于法规滞后、监管较少,类似造假案例多数投诉无门,消费者唯有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广州市场
半宝石造假明显多于宝石造假
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的珠宝批发、零售市场,了解到,近日的造假事件多为“中间价格”的宝石产品,而太便宜的产品造假获利空间有限,太贵的产品消费者警惕性高、不太容易造假。
为此,摩斯硬度在6.5~7.5之间、每克拉价格在200~5000元之间的“半宝石”产品,成为了不法商家的集中造假对象,比如碧玺、海蓝宝,又如琥珀、蜜蜡;而类似产品并不为市场熟知,检测方法、标识规范度十分有限,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案例不胜枚举。
相比较来说,翡翠、钻石市场,造假案例比较少见,因为大家对类似产品太过熟悉了,造假很容易被识破;而翡翠、钻石也是国际市场的主力销售产品,规则清晰,拥有实体店的广东商家十分重视自己的信誉度,很少会刻意欺瞒消费者。
碧玺
造假最多 “洗澡”后注入塑胶
2011~2012年内地珠宝市场,碧玺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价格节节攀升,广州现货首饰价格多在1500~3500元每克拉的区间。然而,一旦走红,造假事件也纷至沓来,不法商家开始用漂洗、冲胶的方式“重塑”碧玺,其造假方式类似于制作翡翠的B货。
记者走访了广东地质科学院珠宝检测中心,看到天然碧玺标本都含有大量的棉絮状杂质,俗称“花玉”,而在珠宝收藏中,杂质含量越少才越有收藏价值。为此,不法商家为碧玺“洗澡”,将其中的杂质冲干净,再在缝隙处注入柔软的胶体,将天然翡翠改造成表面光鲜的工业化产成品,外观是改善了,收藏价值却降低为零。
简单鉴别:广州市场上出现的碧玺首饰,极少有内部无棉絮状杂质的极品,尤其要当心粉红颜色的碧玺,漂洗冲胶的概率最大。除此外,天然黄、绿碧玺一般都呈暗黄、墨绿色泽。
琥珀或蜜蜡
重熔再造产品充斥市场
与钻石、红蓝宝石相比,琥珀属于彩色宝石中价格较低的品种,仅能以半宝石称呼,但其造假事件并不少见,近期随着琥珀新品蜜蜡的全面入市,呈现出了升级态势, 以重熔再造与树脂造假为多。
前者指的是不法商家将小块颗粒状琥珀高温熔解,重新塑造成大块琥珀卖出高价。这类造假很难用肉眼鉴别,必须送专业机构用光谱仪器鉴定。
而树脂的外形、质地均与琥珀类似,但价格却只有不到天然琥珀的百分之一,以此造假,几十元成本卖出几千元高价,坑蒙拐骗消费者。
简单鉴别:加热针尖凑近宝石,真琥珀可以闻到淡淡的松香味道;中国内地市场中,极少会出现包裹动物标本的天然琥珀,类似造型者,多数属于合成品。
水晶工艺品
千元合成品工艺以假乱真
电商大战如火如荼,各地网友均有投诉:在网上买到了造假水晶产品,商家吹的是“天然水晶”,买回来的却是不折不扣的人工合成水晶,或树脂制作,或玻璃制作。其实,水晶“天然”与“合成”的问题由来已久,多数国际知名珠宝品牌所用的也是合成水晶。
天然水晶手链的价格一般不会低于500元,网购一两百元买到的一定是合成水晶。而由于水晶价格整体低廉,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没有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约束。
而记者走访了广州荔湾广场、番禺珠宝市场,发现水晶市场的新动向是,合成水晶工艺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在荔湾广场,记者看到了一件黄水晶水壶,造型优雅、工艺考究,标价1300元,禁不住心中一动;但自己观察后才发现,也是名副其实的合成产品;如果是天然产品,价格一定在万元以上。
简单鉴别:天然水晶与天然碧玺类似,均多杂质与瑕疵,内部结晶变化杂乱,如果变化较少、排列整齐,一般均是合成产品;中国内地市场中,黄、茶、紫色天然水晶数量较多,极少会出现粉红、大红与绿色的天然水晶。
海蓝宝石
蓝色托帕石冒充高档蓝宝石
与碧玺、琥珀相比,海蓝宝石虽属于内地宝石市场的新贵,但造假事件的数量并不多,集中于蓝色托帕石造假,冒充高档海蓝宝石。而在国际市场上,蓝色托帕石2012年的价格,只有海蓝宝石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广州市内多数珠宝检测中心,2012年都遇到过海蓝宝石造假案例,而市民受骗地点也多在广东省内。
简单鉴别:海蓝宝石一般为淡蓝色、天蓝色,有鲜艳的玻璃光泽,而托帕石颜色更深,颜色并不鲜艳;海蓝宝石内部有管状包体,可用放大镜看到,而托帕石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