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拍卖已成气候
2010年发展起来的历代紫砂器拍卖,到2011年发展成规模的新兴艺术品门类,在各家公司的拍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家公司将其辟为专场。年度影响最大的一场拍卖是香港邦瀚斯秋拍的好善簃珍藏宜兴紫砂专拍,拍卖规模则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西泠拍卖、北京保利等公司的专场拍卖较具影响力。
11月28日香港邦瀚斯上拍的“好善簃珍藏宜兴紫砂”专场,100件紫砂器成交86件,总成交额3880万港币。清乾隆段泥彩绘“杨季初”篆印山水人物纹笔筒386万港币,清雍正紫泥泥绘策杖行旅圆形砚842万港币,清代段泥双桃式水盂362万港币、清代陈鸣远款紫泥方壶434万港币。尽管单件拍品的价格并不高,但这批藏品出自收藏中国文房著名的好善簃Gerard Hawthorn夫妇,他们夫妇的藏品近几年多在香港市场拍卖,广受好评。他们1963年开始收藏紫砂器,深受悉尼·莫斯(Sydney Moss)、波得·沃恩(Peter Vaughan)、朱汤生(Julian Thompson)的影响,连继收藏时间超过40年,不少紫砂器出身显赫,收藏传承清晰,多来自海外拍卖行、著名古玩店以及知名私人收藏者,被誉为中国市场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批紫砂藏品。 去年是紫砂单件拍品价格涨幅最快的一年。据雅昌艺术网数据:历年成交价超过500万元的36件紫砂器物中,32件出自2011年,七件价超千万元的紫砂壶五件成交于去年。紫砂器以名家制品最受追捧,顾景舟、陈仲美、何道洪、陈鸣远、蒋觐侯等人的制品尤受重视,以顾景舟作品为主流,高价品九成出自他的名下。
明清时期的紫砂器少见,值得一提的成交品仅数件:中国嘉德春拍的清乾隆御制紫泥御题诗金银彩山水纹方壶862.5万元,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清康熙/雍正宜兴紫砂南瓜式壶704.754万元,北京保利秋拍的清末民初俞国良款、溥心畬题字画传炉壶575万元。
五件价超千万元的紫砂壶标的皆为顾景舟作品,北京市场成交四件:北京保利春拍的顾景舟1989年与魏紫熙合作的矮井栏壶1035万元,秋拍11件一组的提璧组壶1782.5万元;中国嘉德春拍顾景舟、韩美林合作的提梁盘壶1150万元;北京匡时春拍顾景舟云肩如意三头茶具1023.5万元。
上述名家之作外,杨彭年、邵大亨、汪寅仙、何道洪、杨凤年、吴云根、朱可心、陈和之、陈子畦、吕尧臣、周桂珍、高振宇、蒋蓉、陈国良、裴石民等人的作品经常创出高价。值得注意的是,紫砂真伪鉴定的难度远大于瓷器,真伪之间,品质有云泥之差,价值有天壤之别,这也是紫砂器收藏、投资最大的难点。
2011年中国瓷器拍卖成交TOP10
TOP1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高36.5厘米 8000万至12000万港币 16866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2011-10-5 11
TOP2 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兽耳缠枝菊纹瓶 高50厘米 估价待询 900.125万英镑 伦敦邦瀚斯 2011-11-10 185
TOP3 类属民国 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 高41.3厘米 800至1200美元 1800.25万美元 纽约苏富比 2011-3-23 120
TOP4 清乾隆 粉彩九桃天球瓶 高51厘米 8000万至12000万港币 9026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2011-10-5 15
TOP5 清乾隆 御制宝石蓝地洋彩莲花如意万代尊 高37厘米 咨询价 7015万元 北京保利 2011-6-5 7231
TOP6 清乾隆 黄地青花折枝花卉梅瓶 高33厘米 3000万至5000万元 5980万元 北京保利 2011-6-5 7103
TOP7 清乾隆 胭脂红轧道锦地洋彩缠枝花卉套炉钧窑釉双象耳转心瓶 高40厘米 3000万至5000万元 7010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2011-4-8 3072
TOP8 清乾隆 粉彩山水楼阁如意万代耳琵琶尊 高37厘米 4000万至6000万元 5462.5万元 北京保利 2011-12-6 5161
TOP9 清乾隆 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 高38.7厘米 200万至400万美元 792.25万美元 纽约佳士得 2011-3-24 1112
TOP10 明成化 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 口径13厘米 2500万至3500万元 5117.5万元 北京保利 2011-12-6 4926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玉壶春瓶定窑梅瓶
——2011年中国陶瓷拍卖成交TOP10
阮富春
古代陶瓷真品数量稀少是不争的事实,陶瓷也是市场国际化最早、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其市场价值和价格的评判有着相对稳定的标准,与中国近现代、当代书画甚至当代艺术的市场长期局部化(集中于中国市场,不具备国际性)迥异。因此,考察古代陶瓷的拍卖、收藏行情,有必要充分考虑其国际市场表现,而不应该仅仅以中国市场作为参照,更不能以中国书画市场的局部化套用。
鉴于2011年秋拍艺术品市场调整,充斥媒体的有关古代陶瓷行情研讨文章,多以偏盖全,局限于探讨中国市场的区域表现,盲目与书画行情相比,表面写得热闹,实际上满纸荒唐而不自觉。言及中国陶瓷行情下滑者,普遍对中国陶瓷行情走势缺少长期关注,不论纵向走势,还是横向发展,把握失准。知识的欠缺、认识的偏差,极有可能导致对陶瓷市场认知的错误。无论是古代、近现代书画,还是古代陶瓷等,数量日愈稀少已成一种常态,反之,经常大量出现,甚至一季拍卖会出现数万件作品,其真伪似乎不言自明。古代陶瓷的市场行情况多年来明显优于中国书画,每季上拍的陶瓷数量整体上不及书画的几分之一,以中国嘉德陶瓷上拍量最大的2011年秋拍为例,六个古代瓷器专场上拍552件,而中国古代、近现代书画的作品数量多达1331件。
事实上,2011年恰恰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陶瓷拍卖行情最好的一年,是有志于收藏、研究古代陶瓷特别是明清瓷器市场表现最不容错过的一年。这不仅表现在海内外著名私人藏瓷大量上拍,还表现在明清官窑瓷器的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上。春拍时戴润斋、玫茵堂、戈登夫妇珍藏、五台山人藏瓷,秋拍时玫茵堂珍藏、欧洲私人珍藏、善德堂藏瓷、五台山人藏瓷、好善簃珍藏紫砂等等众多陶瓷专场的上拍,掀起了二十年来私人藏瓷换手的一轮新高潮,不少被秘藏数十年的名瓷迭出,令收藏者目不暇接,永乐、康熙、道光、民国时期的精品之作以及历代紫砂器均拍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价。
就瓷器上拍、成交情况来看,与2010年行情大致相似:宋元名瓷数量稀少的事实越来越明显,明清御制瓷器在玫茵堂、戈登夫妇珍藏、五台山旧藏专拍中大放异彩——宋代八大名窑仅钧窑、龙泉、耀州、磁州窑有普通制品现身纽约、伦敦拍场,香港市场有少量龙泉窑瓷器;元代青花瓷的换手量更低,香港、北京市场传承清晰的私人藏品仅数件;明永乐青花成交价创历史新高,康熙彩瓷终于在去年行情全面升温,道光瓷行情突起,民国瓷亦借辛亥百年之机价格走高,紫砂器经过2010年的市场铺垫,精品超千万元已属寻常。
宋元名瓷罕见成常态
2011年宋元时期的高古瓷露面的数量仍呈下滑之势,毕竟像宋代八大名窑瓷、元青花瓷这样的名品已到了可遇不可求的阶段。
伦敦、纽约、巴黎拍场上成交的高古瓷呈现出了上半年集中,下半年乏善可陈的现象,数量较多的品种集中于唐代三彩陶器、钧窑、龙泉窑等普通制品上,高价成交品不多。
3月22日纽约苏富比戴润斋珍藏中60余件隋代到元代的陕西、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窑口生产的高古陶瓷引入注目,是年度上拍数量、规模最的一批,大部分以高出估价十数倍的价格成交,仅一件流拍。高27.5厘米的10世纪青白式凤头长颈瓶3.125万美元,高33.7厘米的元代磁州窑贴花纹大罐3.125万美元,直径22.5厘米的宋代定窑刻花卉纹碗估1.5万至2万美元,以39.25万美元拍出。直径11.4厘米的宋代官窑三足小炉以19.45万美元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