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校书图》高仿真画
昨日,由武汉市美术馆等主办,日本二玄社参与协办的《两岸故宫珍藏书画精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展,展出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300余件高仿书画作品,这些通过高科技制作出的复制品,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高仿艺术品的产生,是推动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是搅乱了艺术品交易市场?依然存在争议。
高科技让“李鬼”乱真
“这是真画还是假画?”昨日,在武汉美术馆4、5号展厅,不少市民在这些高仿书画前驻足,惊叹其和真迹一般。仔细观察有些作品,可以看到画面上的褶皱,像是因年代久远所产生的痕迹。
大雅堂负责人苏绣介绍,这些虽然只是复制品,但都是严格按照原作1∶1还原制作的,无论是从书画材质、印章效果,还是最细微的笔迹,都复刻得十分精准。有的复制作品,连艺术家自己都无法分辨出真假。
苏绣告诉记者,早在40年前,日本二玄社就通过胶片摄影技术制作复制品,现在技术更加成熟,采用的是像素达3亿8千万像素的移动立体数码摄像机,将原作复刻下来,再运用与传统印刷技术不同的技术,将其印制在和原作品相同的材质上。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书画作品色彩对仿制品进行调色,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据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煊赫名迹的复制品,远起有东晋书圣王羲之,近代有海上画派等。
艺术家称没有收藏价值
在被誉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之镇院三宝的郭熙《早春图》和李唐《万壑松风图》前,记者看到,两幅作品标价都在1万多元。据介绍,这次展出的作品,售价最低的只有两三百元,最高的是一幅长达20米的《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价值3.6万元。相对于动辄上千万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这样的价格可谓九牛一毛。“这些作品,能够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名家书画,在自己家里就能感受到最高雅的艺术熏陶,”苏绣表示,这些作品可以进社区,到学校,让更多的爱好者,亲身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这些书画复制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以及其对艺术市场的冲击,也让其成为争论的话题。昨日,本土著名艺术家陈汉生的3组中国画作品,参加了某拍卖公司的拍卖,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某些别有企图的人,利用高科技仿真作品扰乱拍卖市场。”同时他表示,通过技术制造出来的复制品,就算和原作一模一样,也只是工艺品而已,并无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高仿品市场前景看好
虽然存在争议,但在国内,高仿复制品也受到不少书法家的认可,同时其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立吾昨日来到展览现场,他表示这些作品的仿真程度,让他感到震撼,他认为高仿真艺术品复制技术,在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同时,使这些珍贵的艺术珍宝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
据了解,在国内收藏界,书画等文物最有效的保护途径就是利用仿真技术复制,一直以来,仿真作品技术多用于美术馆、博物馆等馆藏场所。苏绣在国内从事了16年高仿艺术品制作,她表示,大家对这些高仿品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不少艺术院校学生和一些书画爱好者,包括一些艺术家都花重金购买这些复制品。但目前国内的市场还不够成熟,此外,中国目前还缺乏完善的信用机制和法律法规,书画复制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解决,也需要相关部门与企业进一步探索。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