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作品成交记录
人世间总无完美可言,但画里有,凝聚了时间,像一个小宇宙,独自闪耀着光芒。自然界处处有完美,禅师说人要与之起舞,只是弗朗西斯•培根的这只舞跳的太猛烈,伴随着尖叫和孤独。
培根是一个大饼脸,眼神深邃,感觉没什么多余的话。他的画室像灾害现场,凌乱不堪。他不太喜欢空旷的房间,杂乱和拥挤或许可以避免孤独。不过在他的画中,却总留有一片相对宽阔的背景,主体形象则被培根不顾一切地暴露在我们眼前。中规中矩的画有时不足以表达人类强大的内心,反而要加上几笔,再减去几笔,混在一起才能爆发出心灵深处的炸弹。
尖叫
在2012年2月14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上,弗朗西斯•培根1963年作的油画 《Portrait of Henrietta Moraes》以2132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2.1亿元。画中的女人是培根根据一张红白相间的照片创作的,照片中的模特是画家弗洛伊德的情人和模特。另外一次令人尖叫的战绩是在2008年2月6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上,作品《Triptych 1974-1977》成交价为26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6亿元。这是他的爱人George Dyer在1971年死后,培根创作的一幅杰作,他在画上是相当自信的,表达着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一切都是发自内心。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培根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年轻的时候他一直居无定所,每个星期仅从母亲那得到3磅的生活费,他读过尼采,还做过电话接线员。18岁的时候,巴黎的艺术展览让培根发现了人生的方向。当他看到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画的《对无辜者的杀戮》时,画面慑人的魅力和完美的平衡感深深地抓住了他。培根很快便开始了自己的绘画之路,不过他是一个外行,没有受过太多的专业训练。可以说培根伟大的艺术成就是用小火慢慢熬出来的,35岁才画出了第一组相对成熟作品《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 c.1944》,之前的他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室内装饰设计师,随着时间推移,培根逐渐找到了艺术表达的出口,在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他开始获得声誉。
培根创作的过程很有趣,他到处去寻找素材,从报纸、杂志、书籍、照片和电影里获得灵感。有些是车祸现场的照片,他喜欢破碎带血的画面。培根说:“我始终对于有关屠宰场和肉的画面很有感觉,对我来说,这些画面和耶稣受难的一切有紧密的关联。有些动物的摄影作品非常杰出,那是在它们被带出来宰杀的那一刻拍的,那死亡的气味。”在培根很多的作品里,一直都有尖叫声。无论是对耶稣受难的夸张变型,还是效仿委拉士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画的一系列习作。那些无声的画面很容易让人产生幻听,好像在诉说着一种不能承受的痛苦。他的画像一块血淋淋的生肉,散发着强烈的气息。培根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伴随着尖叫声,我们是尖叫着开始生活的,而爱情就像蚊帐一样挂在人们对生存和死亡的恐惧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