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艺术的“惯性巨人症”

时间:2012年06月09日 作者:陈颖 译 来源:艺术眼

    “大”也并非全都是坏事。宽敞明亮的空间有时也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我对经销商们愿意给他们的艺术家提供如此巨大的空间感到高兴。最重要的是,我很欣赏越来越多的画廊会展示更多的艺术品以给更多的艺术家亮相的机会。当然,“大”也导致了作品识别度的减少,它使得只有最华丽的作品才能具有吸引力。我在近段时间问一位经验丰富的经销商如果他现在能从头开始的话会做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他称自己将不会选择一个这么大的展厅空间,简单地填充它实际上是限制了所有东西。


位于曼哈顿闹市区全新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在今年的惠特尼双年展举办期间,我前去参观了九次,并且找到了享受其对私密与奇妙的入侵的方式。但大型群展还会增加艺术的尺寸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中的许多都遵循着一个依赖于概念艺术、关系美学以及与第三世界国家相关的影像装置、摄影作品及画作的通用公式。大尺寸的作品再加上庞大的预算,策展人顶着来自各方面——例如官员、赞助人、董事会成员或是同行——不断增长的压力去让展览变得利可图和人气旺盛。因此,现在的策展人会将较多的到场人数看作是展览的成功,错误地将观众的数量等同于展览的品质。在最近两届贫瘠的威尼斯双年展后,我收到了无数封炫耀“参观人数创历史记录”的邮件。
    我完全赞同艺术对更广泛的观众的追求。但现在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用大尺寸作品填充大展厅以形成大规模的展览——几乎是使得相关的声明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说是无法被听到、被谈论,或者是无法接受真正的检验。它稀释了事物的丰富度。随着为艺术家和策展人提供的空间不断地增大,这种现象也许——仅仅是也许——还为过多称自己是艺术家和策展人、但又配不上这种称呼的人留下了空间。


多里斯·萨尔塞多(Dorris Salcedo)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漩涡大厅中展出的作品“Shibboleth”(2007-08)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