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苏区”经验:2013江苏在京当代艺术家联展
一、为什么是“苏区”
我们熟悉的苏区,是指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根据地,也就是苏维埃政权所管辖的地区。当年的苏区是一群为着共同的信仰而走到一起的人建立起来的,尽管条件艰苦、缺衣少吃,但并没有妨碍这群今天被称作革命先驱的人聚集在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理想过着一种近乎纯精神式的生活。
后来的苏区,对中国人来说就成了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对信仰的坚守和为了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的勇气。到今天,苏区已经是很遥远的一个历史概念了。我们这里借用苏区的称谓,并无不敬之意,反倒是表明了一种敬仰,一种对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勇于坚守和不懈求索的精神的敬仰。
这里的“苏区”并非历史的概念,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其历史意象的借用——权且算是一种文字学上的“借物抒情”吧。这里的“苏区”,更多的是指地理的概念,也就是“江苏地区”,因此应该说它毫无意识形态的色彩。所以,我们在这里的“苏区”上加了引号。
傅泽南 张道翎像 200cmx160cm 布面综合材料
在中国艺术地图上,江苏有其特殊性。这里是汉王故地、霸王故里、吴王故郡。今天的江苏,六朝文脉未断,魏晋风度尚存。相对于中国其他的很多地方,这里的文化和艺术过于早熟了。这种早熟给他的后人留下了更多可资咀嚼和玩味的物件,于是也很容易就使他们认为,完全不需要走太远的路,就可以汲取到他所需要的文化营养和精神乳汁。所以,从这里起步的艺术家如果要走出去,可能需要比其他地区的艺术家付出更大的勇气,需要比其他的艺术家割舍更加错综复杂的纽带,这其中或许有乡土情感的羁绊,但更多的,可能是属于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因为它来的过于甘甜、更为舒适,因而,也就更加让人难以割舍了。
沈敬东 红玫瑰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3
同样也是因为这份文化的早熟,在面对当代艺术(Avant-Garde)时,江苏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态度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江苏态度是一种颇为复杂的情感,这里面有多少包容?有多少拒斥?有多少鼓励?又有多少无视?个中种种,或许只有投身于此的江苏当代艺术家们才能切身的体味到。出生于如此特殊的土壤和人文环境中,这也注定了江苏的当代艺术家在与其他地区的当代艺术家交往时,会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这种难以遮掩的独特气质,正是我们希望通过展览来加以呈现和向观众传达的。
刘飞 印象“红色娘子军” 250x300cm 布面油画
在中国当代艺术起步阶段,江苏曾是一方重镇,我们展览中的许多艺术家都曾是参与者和见证人,并因此而被记入了艺术史。后来的一些年里,江苏的一些艺术家为了进一步实现艺术理想陆续走出了江苏,有一些人将生活和创作的中心迁到了北京,也有一些人自求学时便来到北京,同样为了艺术的追求,学成之后也就留在了北京,没有再回到江苏。逐渐的,他们因为与生俱来的独特的江苏气质,在北京当代艺术圈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一块“苏区”。“苏区”经验,直接一点的说,就是指一群来自于江苏地区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他们长期以来在艺术求索道路上的精神体验和形成的独特气质。
二、“苏区”的价值与可能
在全球化、国际道路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的当下,再从区域视角出发去观照物象,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毕竟,在当代艺术发生阶段,当然,那也是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开始准备探索现代化的阶段,区域视角一直就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平台。风起云涌的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史在这样的平台上上演并被“传诵”着:西南乡土、北方极地、江苏“新野性”和“红色旅”……等等、等等。到80年代末,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百年模式被中国艺术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挨个的抚摸了一遍。中国当代艺术遵循西方现代艺术模式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将西方的现代性模式如其所愿的当作了一种标准。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王轶琼 五棵松2 120x80cm 纸本套色 2011
众所周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地域性当代艺术实践,无论发生在西南、东北、东南,均是在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阶段的话语平台上进行的。这注定了它的着眼点和目标都是朝向一个焦点聚集的,这个焦点就是探索现代艺术、现代性普遍特征和一般性的发展规律。这是一种向心式的区域视角,它的目的是消除差别性,也包括区域性。在大的话语平台上,尽管意识形态的问题仍然是当时横亘在中国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之间的巨大鸿沟,但这种学习和趋势随着国门的打开,仍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问题是,就在我们不断研究现代性、力图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创造现代性的地方已经走过现代性、并经由对现代性的反思走到了现代性之后(post-modernity)。
简单的说,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曾经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索,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其实正是攀援这条主线索而实现的。
这种努力从康德以来就一直延续着——诸如他的《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表露得非常清晰,应该可以做一个证明。我们熟知并深信不疑的马克思总结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这难道不是康德的延续?当然,我们甚至还可以说,这种探索从文艺复兴或更早以前就开始了。于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每个地区的人(当然主要是西方)都认为自己发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人类世界的普遍发展模式,并希望将之强加于别的地方,因为这是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后来的事大家基本上也就很熟悉了——战争,热的和冷的都有。现代性的后果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超越,应该说,这种反思在尼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以现代性的这种理念和认知模式,其实到尼采差不多可以说就已经暂告一段落了。
夏福宁 越位 150cmx120cm 布面油画
在对普遍性规律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就为历史和未来释放出了原本被忽视和故意遮蔽的诸多碎片、诸多个体,也就扩大了历史的价值边缘。正因为如此,黑人、同性恋者、少数族群和地域性文化和生存(这就仅仅是地域了)的价值才凸显了出来,因而也才有了被关注的可能。这时对地域性的关注已经不是建立在现代性的观察平台基础之上了,它的目的不是要消弭差别,而是要凸显差别、强调差别。今天的全球化只能是空间和地理距离上的概念,不能将之偷换成经济和文化的概念,那种意图消弭差别的全球化和现代化,骨子里仍然是已经死去的现代性的僵尸,不摆脱它,我们无法跳出人类曾经的原始丛林。
三、“苏区”的经验
“苏区”经验对应的是在北京的江苏艺术家为了共同的艺术理想而做出的坚守,以及他们在坚守道路上的种种生命体验和承载这种体验的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
今天看过来,这些在北京生活和创作的江苏艺术家,基本上都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作为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活动的艺术家,有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往往会使他们的背景和出生显得并不是非常的明晰。作为个体,他们鲜明的艺术风格为所熟知,但当我们把他们聚拢在一起时,我们突然发现,他们的背后竟然都有着同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既是源于共同的乡土,也源于一种共同的艺术追求。必须承认,北京的这群江苏艺术家在创作手段和艺术语言上,或许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他们每个人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面貌。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被放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他们在艺术风格和形式语言上的相似性,而在于我们发现了他们在艺术精神上的那种共同的特质。我们希望把他们的这种共同特质展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当然是我们这次展览的一个部分,而作品之外的这种特质更是我们希望在展览中去感受、去呈现并加以研究的。我们也希望,这次展览对于整体呈现江苏当代艺术家在北京的生存和发展情况,对于我们从区域视角切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会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启发。之所以提苏区的概念,不是出于一种固守,大家知道,苏区经过几次反围剿,最终走向了新的长征。
吕順 消失的城市 2200×300cm 布面油画 2011
这个意像是江苏当代艺术需要的。江苏当代艺术几十年的经验和积累,无论怎么看待它、评价它的成就高低,艺术家严肃的态度是必须首先肯定的。推广开来,江苏当代艺术家整体的努力也是必须肯定的。至于究竟做到了哪一步,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这是一个可以展开研究的开放的课题。这是“苏区”经验的立意之一。其次,区的概念有比较大的内涵和外延。“苏区”不是一个整体据点,历史上的苏区有中央苏区,有陕甘苏区,有闽赣苏区……江苏当代艺术的努力其实也不是局限在江苏的。更重要的是外延上,这或许在这次展览上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毕竟这次侧重于经验,侧重于建立“苏区”。历史上的苏区不幸在于(也许是万幸吧),它是在内交外困的压力环境中诞生的,苏区最终无法避开更艰巨的反围剿的命运选择。这是不是艺术“苏区”未来的运命?艺术“苏区”会不会形成自己的几个重头方面军: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观念。等等。究竟应以哪一支为主力?哪一支具备跳出重围,走上艺术长征的可能?这是苏区未来可以探讨的外延。“苏区”经验的提出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为了明天的突围和新的长征。
最后仍然希望强调一下,我们在这里提区域概念的目的和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早期的区域性理解完全相左。只有建立起超越现代性的观照平台,众彩纷呈的当代艺术才可能出现异样的话语空间和话语方式。中国当代艺术“苏区”概念的提出,正是希望能够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和艺术创作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