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下午,“空故纳万境”刘商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示了我院油画系副主任刘商英2013、2014年在西藏阿里地区现场创作的巨幅油画新作二十余幅,以作品、创作现场影像和资料等角度组成了对其艺术创作方式的全面呈现。我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
开幕式由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主持。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詹建俊、钟涵、杜键、戴士和、袁运生、孙景波,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徐青峰,上海美术馆副馆长李磊,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张祖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殷会利,清华大学当代艺术所所长杜大恺,以及美院部分院系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现场。
詹建俊在致辞中感叹刘商英敢于在海拔4600米,每天伴有7、8级大风的环境下架起4米8的大画布对景写生,如同站立在苍茫天界中一名挑战自然又挑战自己的斗士,勇敢而强悍。策展人范迪安表示,刘商英作为中国油画届青年一代的代表,在面对全球图像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下,选择踏上寂寞但是不断坚持的西藏之路,净化心灵,思考如何在传承中国油画传统的同时探索绘画新的可能性。展现了中国新一代画家解决当代绘画问题的学术勇气。
“阿里是一个幻象,对于我并不真实。那里无穷无尽的巨云近在咫尺,翻滚、舞动,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冷漠。在那里绘画,如同飞蛾扑火。”刘商英描述着他对西藏阿里原始而混沌生态的感触。自2011年以来他四次深入西藏阿里地区,并在2013、2014连续两年进行现场大尺幅绘画创作。“我投身自然,自然依旧。我将绘画带入自然,而它无动于衷。自然原本就不需要被描绘,也不需要被赞美。”阿里的现场绘画之于刘商英不仅是空间上的吸引,更是时态上的一致。他不再拘泥于绘画的语言形态或风格样式的考究,而投身于类似于身体力行的绘画苦行之中。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范迪安借用苏轼的诗句“空故纳万境”归纳了刘商英的艺术状态。在玛旁雍错湖畔,他摒弃了已有的绘画经验,特别是那些熟能生巧的“风格”语言,让自己在一种“归零”的状态下获得新的起点。以一种“空”与“无”的心境面向自然,面对画布,将眼前原始洪荒的自然和自我内心的博弈转换为画面上的“风景”迹象,进而重新思考当下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开幕式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7层举行,二十余位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就刘商英数次往返西藏创作的经历及当代绘画本质的问题等进行讨论。展览将持续到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