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公共艺术激活城市文化

时间:2016年05月05日 作者:梁瑛 来源:深圳商报
    作为2016年度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二讲,由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担任主讲的“艺术创造 文化国家——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讲座近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四方沙龙”由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参与主办,王中教授在讲座中列举国内外多个案例,全面梳理公共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对城市文化形象、文化氛围产生的巨大影响。

    大拆大建造成城市特色危机

    和很多学者一样,谈到公共艺术,王中教授首先要厘清公共艺术的概念,他介绍,公共艺术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时期,对公共艺术都有不同的解读。而大体上,公共艺术有两个脉络,一个是艺术家进行社会参与和社会介入,比如1995年艺术家克里斯托包括德国国会的行为艺术作品,而另一个则是被政府纳入国家文化形象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公共艺术。在本次讲座中,王中重点解读了后者。同时,王中也强调,公共艺术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传入中国,但公共艺术进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被误读的过程。“因为它伴随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我把它称之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大跃进’,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化的进程,也就是在最近30多年来在中国发生了。”

     30年的大拆大建造成了我们今天常常谈到的“城市特色危机”,有外国专家曾说中国的城市是一个“将军的城市”,城市设计没有主次之分。王中说,“我们总喜欢把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混为一谈,实际上我告诉大家,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王中认为,“我们沿用的规划几乎都是西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应急的城市规划的理念。二次大战后,德国很多的城市被战火摧毁了,要迅速地恢复城市的功能,政府出台了一些规划的政策。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德国人只经过了8到10年的时间就迅速地进行了修正,当时甚至出现了一个非常强力的决议,就是要求建设包括建筑工程中,设计费要占到20%~25%。为什么这么多?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城市再像这样一个统一标准去做的话,这个城市将丢掉灵魂。”

     王中列举了大量中外城市公共艺术案例,证明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城市公共艺术能够培育在地的文化创新能力,营构一种文化自我“生长”氛围,公共艺术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美誉度的同时,还培育着公众的艺术审美和创新精神。“我们有非常好的传统的传承,也有非常现代的建筑,但是很不幸我们直接把它放在一起了。”这样完全不考虑审美的规划在中国处处皆是,王中认为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中国你可能是一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院士,但是在美学素养上可能是小学生的水平。”

    公共艺术创新城市空间
 
    从巴塞罗那到洛杉矶、从巴黎到西雅图,王中从公共艺术在欧洲的起源讲起,完整地梳理了公共艺术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以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为例,向观众展示了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起到12个方面的巨大作用。美国的一个公共艺术评论杂志推算全美每天与公共艺术面对面的人数,每天超过500万人。这个数字是博物馆、剧院、美术馆观众总数的一千倍。如此庞大的观众人数和社会媒体的关注度,使公共艺术不可避免成为重要的资源。据美国国家基金会推算,对公共艺术经费的投入可以得到12倍的连带经济效益。日本著名的理论家南条史生先生说,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者是艺术的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早在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成果的核心结论,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就公共艺术立法,要求工程建设资金的百分之一要用于公共艺术,因此,公共艺术也叫百分比艺术。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对公共艺术立法,王中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目前,中国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在推动公共艺术立法,同时中国的职能部门,文化部、住建部已经高度重视公共艺术在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王中认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快公共艺术建设契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因此,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在创新中国文化、重塑城市认同、再造社区意识和激活城市空间等方面的功能优势, 将公共艺术纳入国家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战略之中。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