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在豪掷千金收藏的同时,艺术投资算是副业,他从未离开A股市场,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在大施拳脚中。他在一次发布会上说:“我仍然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股市赚钱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小,或者说越来越需要专业性的眼光和判断。”
对靠投资发家的刘益谦而言,靠囤积法人股暴富,成为著名的“法人股大王”。如今的刘益谦,拥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并涉足保险等领域,人们称他为“资本猎豹”。但刘益谦本人最得意的身份,还是收藏家。也许相比于赚钱,他更喜欢“横刀夺爱”和把宝物攥在手中的成就感。
依旧疯狂的艺术品市场
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的31亿港元总成交额,已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香港苏富比、香港保利等几大拍卖行的反转态势,却并非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已经来到。
据了解,由于2015年苏富比秋拍只取得75%成交率,今春他们不得不减少拍品数量,加之《周庄》、《桃源图》等优秀拍品竞拍,才保住了较高的成交率。而且苏富比在市场里始终稳健,即便在前期市场最高点的2011年,其拍卖额也没有特别飙升,而同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大跌幅达到了50%。
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高级顾问、艺术市场专家龚继遂在今年年初表示:“艺术品成交的规模缩量企稳,是2011年之后的持续趋势。我们预期2016年的市场形势依然会呈现持续稳定的表现,既不会大起也不会大落。”
此外,前些年艺术市场的持续火爆,高端艺术品已成为高净值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个方向。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投资现已成为中国人继储蓄、股市、房地产之后的第四大投资方式,其投资回报率最近几年都达到20%左右。
除了刘益谦的大手笔,王健林、王中军等人也都陆续在海外拍场高价竞买西方名作。这与前些年中国收藏家在海外市场高价竞买中国艺术品的现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鲜明对比。
杜伟表示,这是市场迈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说明中国投资者的艺术品资产配置内容开始全球化,顶级收藏家和成熟投资者到最后往往不会只收藏单一文化的艺术品,而是最终走向艺术品全球配置。
前些年中国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来自房地产界、能源界、金融界及各个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在海内外各大拍场频频高价竞买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品。“不仅推高了中国艺术品的整体行情,同时,也促进了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回流。他们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杜伟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