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人皆知的创意文化产业强国,英国每天都上演着各种艺术活动。不论是余波未平的留欧脱欧公投,还是英镑汇率跌宕起伏造导致的不景气经济,都不能阻挡艺术市场的朝气蓬勃。而在中国,随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战略目标的提出,中国的艺术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要知道,中国在2013年年底已拥有超过4000家博物馆,超额完成了人大制定的3500家的目标。前几日各大拍卖行的Asian Art Week,中国艺术品也不断创下越来越高的拍卖纪录。
在2016的6月23日,苏富比拍卖行在伦敦举行印象派及当代艺术拍卖会上,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作品《Femme Assise》(《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最终被匿名买家以4330万英镑拍得,成为历来全球成交价最高的立体主义画作。6月4日,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夜场拍卖上,傅抱石的作品《云中君和大司命》以2亿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2.3亿元,创造了今春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拍卖的新纪录。这都进一步证明了世界艺术市场是可以从中大笔捞金的平台。有人说,名人嘛,又碰到了有钱人,这个投资价值可以理解,艺术家根本就是随手画几笔即可财源滚滚的活儿;还有人说,艺术哦,那都是阳春白雪,我等俗人还是不接触的好,即使“装文青”去参观了,也是理解不了,那些艺术家怎么去吸引大众的目光。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世界艺术市场如今十分活跃,在当下备受追捧,即使不小有名气,艺术家们也是可以遇到伯乐的,无需焦虑哉。可是,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吗?这群文化的守望者,真的能两耳不闻财富源,一心只做手中画吗?下面艺术家职业分配和收入来源的图表,就能从侧面给予我们一些答案。
由此可见,不稳定的经济收入让视觉艺术家们不得不另寻他就。并且,《The New Economy of Art》调查表明,艺术市场财富分配也相当不平等,7%的顶级视觉艺术家获得了总收入中的40%。看来“要么红,要么死”才是大多数艺术家的心声,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开篇提到的,为什么毕加索作品能卖出天价,而很多无名的艺术家们却只能在饥肠辘辘的时候点最便宜的外卖来充饥。
既然了解了大部分艺术家的生活实况,那么,找到既能降低生活成本,又能获取资源的合作伙伴变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尤其是北上广深各大城市,遍布着众多画廊和艺术馆,比如北京的UCCA,上海的RAM。在伦敦和全英各地,虽然由艺术家兼企业家创办的艺术空间,比如剑桥的Aid and Abet,谢菲尔德的CADS ,即使它们不断增加,也无法承受英国接近2.8万的艺术家。画廊、艺术空间、博物艺术馆等,这些基于诚信交易的传统行业,承担着艺术家和买家之间的担保角色,就成了艺术家们的必争之地。因为在这里,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就有机会被展览被出售,幸运的话,被发掘,艺术家们就能成为Bling Bling的 “活大师”,从此走上 “大红大紫文影歌三栖通杀全天候适配型,红毯拉菲醉卧海景别墅” 的人生巅峰。
可谁又能否认,艺术和商业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像一些学术专家或者营销达人,虽然懂得营销知识市场运作但是骨子里却毫无艺术细胞,而纯粹的与世无争的艺术家们却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在高效率的微型经营上得到认可。可是,他们,才是真正的世界魔术师,用手中的魔法棒让城市的角落熠熠生辉;他们,也希望自己对文化、社会的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得到大众的认可。毕竟,若世界上“艺术罢工”成功的话,想必很多人会有麻烦了。
政府的鼓励支持,政策引导,必不可少;企业家的真知灼见,广泛收藏,也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呀。所以,从今天起,当再看到筹款的小桶时,请毫不犹豫地掏出零钱袋。因为哪怕1元钱,也是在为艺术家向着镁光灯照耀的目标推进了一步,也是在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以后,当得知展览美术馆再有活动更新时,请拉着小伙伴多多去玩耍,虽然有着高冷傲娇不被理解的艺术作品,但是艺术家的真身还是很平易近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