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 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国粹苑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收藏杂志社、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北京孙伟艺术基金会携手,邀请了众多嘉宾相聚一堂,共同论道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
研讨会现场
如何看待公共雕塑?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如何与公众结合?怎样理解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围绕这些问题,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此次研讨会嘉宾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山水画画家徐龙森,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长聘教授、系主任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宿志鹏,以及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杨武,中国收藏杂志社主编方晓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
值得关注的是,孙伟创作的一件名为《军旗升起》的雕塑小稿将现身10月举槌的北京宝瑞盈十周年庆典拍卖会。此举被视为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的一次有益尝试。孙伟表示,期望通过这次尝试,为中国的公共雕塑艺术家们探索出一条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和公众结合的新路径,也让公众通过作品及作品背后的故事,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时代。
《中国收藏》杂志社主编方晓
在方晓看来,孙伟是一位不随波逐流、不刻意追求个性且敢于面对现实的艺术家,其作品展现的是历史、立足的是时代、传递的是真情。只有有了真情,当代雕塑作品才能够直击人心,让人产生共鸣,而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此外,《中国收藏》杂志创刊20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共艺术的推广与宣传,希望通过举办更多相关主题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推动公共艺术的收藏。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
“正是这种对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让孙伟的作品中充满了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雕塑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的张力,更有内在的精神力量。”朱波说。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
在余锦生看来,公共艺术与私人收藏是不矛盾的。从拍卖行业的发展来说,虽然这几年拍卖市场处于调整期,但当代艺术仍在稳定地发展。通过对雕塑,特别是公共雕塑进行深入的学术性研究,并通过拍卖挖掘其价值,对于创作和公众审美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认为,孙伟作品的价值在于从这些典型的大型公共雕塑艺术创作中,可以反映出国家建党立业过程的艰辛,帮助大家缅怀、纪念、铭记重要的历史。从这一层面来说,公共艺术的原始稿件和实施方案能够进入大众收藏系列,也是比较新鲜和具有收藏价值的。
山水画画家徐龙森
山水画画家徐龙森表示,雕塑小稿是公共雕塑收藏的重要突破口和收藏方向。“雕塑小稿完全是心灵的流露,注重的是整体面貌,手法非常流畅。而一旦放大成定稿,由于要呈现某些建筑学意义上的价值,所以放大后也容易失去小稿的生动性。在公共雕塑的收藏中,可以对创作笔记、素描稿、小稿进行整体收藏,更能呈现收藏的系统性、完整性。”
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杨武
杨武表示,艺术品收藏的就是时代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公共主题性作品正是这个时代具备典型性的艺术之作。希望通过孙伟系列作品的上拍,可以拓宽雕塑拍卖板块,让公共雕塑真正“携手”收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宿志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宿志鹏表示,以孙伟为代表的这一代雕塑家既是中国公共雕塑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公共雕塑的中坚力量。近些年的话题中,公共雕塑进入到艺术收藏领域还是鲜有触及的话题,但放眼未来,公共雕塑进入收藏领域一定是大势所趋。
《军旗升起》建军雕塑广场起义雕塑稿之一 孙伟 2016年 高87.5CM 青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