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曾成钢:再议美术实践类博士

时间:2023年07月10日 作者:曾成钢 来源:美术观察

 

内容摘要: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特点、新形势和新要求。美术实践类博士是国家基于教育的实际国情而探索的第三条道路。近二十年,各院校在美术实践类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它的质疑和讨论从未停止。本文重新梳理了美术实践类博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给这一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

 

 
 
 
美术实践类博士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的教育改革。进入21世纪,在国际化、多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我国高等美术教育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下放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批权的通知》〔1999〕文件精神的指导下,自2000年开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开始陆续招收实践类博士研究生。近二十年,各院校在实践类博士的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社会对它的质疑和讨论也从未停止,诸如学位设置的可行性、必要性、含金量等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拿出来讨论。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千多万名硕、博研究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石。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特点、新形势和新要求。博士学位类型走向多样化是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美术实践类博士是国家教育对接国际发展的积极尝试,它既非“广博”,也非“专精”,而是基于中国教育的国情,试图开辟第三条道路,对这种探索精神,笔者是支持的。
 
对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现状,笔者持保留意见。设立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目标是培养高端创作人才。就各个院校所披露的培养方案来看,目前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实质性成果,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模式,更没有显现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独特价值所在。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二十年就是四个五年计划,对一个博士培养大国而言,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妥善解决美术实践类博士发展中的问题。相较于中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取得的突出成果,这种异常缓慢的发展是不正常的,其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让我们重新讨论一些概念问题。
 
首先,什么是实践?对“实践”的理解和规范是解读美术实践类博士所要厘清的第一个关键词。在博士的帽子下,“实践”所占的比重到底有多少?博士实践的重要性有多大?实践和非实践差别在哪里?实践就是创作,它是第一性的,没有标准也无须条条框框,表达即可,在强烈的表达面前,甚至连技术都是次要的。我是做实践出身,在高校从事三十年艺术教育,根据个人经验,创作可以教技术但是无法教思想,创作也不需要高学历背书。艺术家的本质是自性自度,内驱力是创作的核心因素。从古至今,艺术天才都是横空出世,具备极强的个人色彩,每个人成功的经验都无法复制,这是艺术家成长的特点。
 
按照国家对人才的等级划分,博士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照理讲,学生的水平应该明显高于硕士和学士,但这个规律在艺术领域并不适用。所以靳尚谊先生会疑问:“经过多年的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应该一级比一级要画得好,但实际情况却正相反。”〔1〕杨晓阳也曾经公开指出:美术学院的创作水平越来越低,名画家越来越少。〔2〕这些现象都说明学历和艺术水平不是匹配的。社会主义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繁荣创作必须要百花齐放,扩大创作者的基数,培养良好的创作环境,高原之上才有高峰,出高水平大艺术家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正视这一创作的客观规律。
 
其次,什么是研究?研究是形成科学思考、提供系统解决方法的过程,它有严谨的方法、路径、标准,可复制、可量化,所以有级别、分层次。博士学习是对学术研究能力的训练过程,获得博士学位意味着学生拥有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同创作一样,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也需要大量的时间钻研打磨。对于研究型博士而言,在3—5年的修业年限把一个课题搞透、弄懂,已经非常难了,实践类博士还需要把仅有的时间分出来去搞创作,研究问题的深入程度和产出成果必然是打折扣的。
 
美术实践类博士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创作基础上形成系统认知,进而产生新的知识。那可不可以自我研究呢?理论上是成立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创作当成研究的基础材料,但这就需要去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嫌疑;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研究型博士也是从美术实践者转型而来的,同样拥有扎实的创作能力,相比之下,美术实践类博士的优势和独特性应当如何体现?这也正是大家讨论和质疑的焦点所在。
 
再次,设立实践类博士的原因是什么?不可否认,历史上确实出现过道技相通、艺理相通、古今相通、中外相通的天才人物,如果能够找到培养天才人物的方法,对我国的美术事业将会带来巨大突破,我相信这也是设置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理想和原因。遗憾的是,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目标相去甚远,仅仅完成了给艺术家冠以博士头衔的基本动作。
 
实践类博士所体现的更多是对学位的需求,而非学术理想。对学生而言,在今天研究生学历普及的情况下,博士学位是找工作必备的敲门砖,与研究型博士相比,实践类博士的入学和毕业门槛相对较低,成了学生们争相申请的热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拥有博士学位、指导博士研究生是评职称、涨待遇、拿课题的标配。对于学校而言,每个博士点后面都匹配一系列发展资源,博士数量更是衡量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西安美院王家春教授把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比作一张高铁票,“有了它,学生找工作快,老师评职称快,教授提拔任用快,学科建设评估加分快”。〔3〕这或许才是美术实践类博士顶着巨大舆论,却一路蓬勃发展的真实动因。
 
 
2023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毕业季暨毕业作品展现场
 
 
 
对于美术实践类博士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进行持续调整和深入改革,其中的关键在于收紧几个环节。
 
首先,入口环节。目前的实践类博士招生存在很大问题。从生源看,有明确追求的人,大多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后就已经早早投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读博士是一条专业不理想、就业不理想的退路。从考试看,现有的招考政策无论是申请制还是考试制,都存在着为技术人才设置知识门槛的局限,有外语这条线卡着,同等条件下考试胜出者未必最具培养潜质。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理想状态是既是艺术家又是学者,招什么样的人,如何招,标准如何划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门槛界定。
 
其次,培养环节。从培养方案看,除了创作之外,目前各个学校的美术实践类博士在课程学分要求、期刊论文要求、学位论文方面与研究型博士基本相同,无法体现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独特性所在。从师资匹配看,培养美术实践类博士这样的“全才”,对导师的个人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导师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学生的理论基础、创作水准同等重要。有很多学校采用导师组的方式来带学生,但是一起管就是谁都不管,很难做到合力,也很难形成系统。如何匹配师资力量,如何制定培养方案,需要每个学校认真思考。
 
第三,出口环节。对于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考核集中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论文质量,关于博士论文有一套相对严谨的评价方法,比如基本的字数要求、工作量体现、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等,这是从研究角度考查知识创新的学术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那么,实践类博士要不要遵守这个标准?二是创作质量,这是考察美术实践类博士的难点所在,艺术创作如何量化评价本就是难题,实践类博士是仍然按照本、硕的方法进行汇报展览,还是需要入选一定级别的展览,必须要给出足以客观评价其艺术水准的考核标准。
 
如上所述,关于博士培养规律与现行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中国美术教育中的旧疾沉疴,在美术实践类博士领域,这些问题格外突出,美术实践类博士如果想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深层次改革。除了需要艺术博士生创新性治学的努力,以及培养单位和教学团队的把控,关键取决于整体环境能否有结构上的根本调整。如果我们的招考机制不变、就业需求不变、行业考核标准不变,隐含在背后的结构性环境不同时进行改革,那么设置这样一个学位,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浑水摸鱼的方便之门。
 
 
注释:

〔1〕靳尚谊《取消美术实践类博士是明智之举》,《中国美术报》2018年4月23日。
〔2〕杨晓阳《高等艺术院校设立“美术实践类博士”危害大》,《中国美术报》2018年4月23日。
〔3〕王家春《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与“一张高铁票”》,《中国书画》2018年第7期。
 
曾成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3年第7期)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