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始,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已激荡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并于西方艺术史中获得了一定的修正权。生发于迥异的逻辑、动力与上下文之中,中国语境之下的女性议题或许拥有快速获得关注的能力,但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动摇——或是说对艺术史形成一种修正的力量(又或者说,中国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史甚至还没有完全写定)。
当下的女性艺术家或因其性别身份而被动地与舆论、消费主义等吸引公众目光的领域紧密捆绑,继而被提及、被需要,但这一性别议题依旧与艺术史的发展所割裂。而与此同时,被抽象化的女性议题逐渐沦为一种标签与口号,也在透支着未来人们对此的关注度,加速着话题的沉没。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那么,在一个理论与沉淀双双缺失的发展背景中,人们还能够如何去谈论“女性”?
ASE基金会群展“命名的时刻”(Words for the Future)则试图给出解答。在“命名”的概念之下,展览呈现了22位来自全球视野中的女性艺术家如何以创作重新“命名”自身独特的生命经验,其中绝大部分作品为ASE基金会收藏。在策展人沈奇岚看来,展览标题中的“命名”实则为一种“赋形”,一种“重塑”:艺术的动人之处在于“表达并命名了沉默中的无形之物”,而艺术家则以自身创造的独特艺术语言与表达,重新构建感知。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艺术史发展至今,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早已超越性别叙事本身,而“命名的时刻”正是旨在突破既有的性别框架,以聚焦艺术与文化本体的视角去看待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及其为世界带来的新鲜感知。ASE基金会与艺术图书馆创始人张琼在收藏中持续关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及其背后广阔的视野,而在展览“命名的时刻”中,相较于性别身份,她亦更希望观者聚焦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以及相关实践探索的广度与深度。
正值实体空间落地两周年,ASE基金会与艺术图书馆一直以来以一种自由与轻盈的形态为当代艺术从业者及爱好者构建了一个拥有在地性与社交性的链接平台。张琼表示,未来的计划亦将更多地围绕艺术图书展开,以文献研究、公共教育与读书会等形式作为主导方向,以内容与知识的研究及输出弥补当下行业内的缺失。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基于女性身份与经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亦呼应着ASE基金会对于文献及书籍的关注,“命名的时刻”以“篇章”(page)的形式构建,共设有五个“章节”,引导观者徜徉于艺术创作之中并展开“阅读”其对于生命经验的“重新命名”。语言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社会的构建、历史的脉络以及文化的逻辑,在一种糅合了在地性、文化性与社会性的根基的支撑下,输出观念与思想。而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则令艺术家得以于其中“重新思索那些习以为常的词汇,让词汇中被禁锢的思维再次舒展,充满活力”。
“有关女性艺术家之间共性的探讨,我希望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她们的共性不只是性别,或许可以更进一步——什么是女性视角,什么是‘女性作为一种处境’。”策展人沈奇岚在采访中提到。当既有的知识与语言已无法描述与指认特定的现实经验,当这些经验一再被忽视或误读,“重新命名”则至关重要——它包含着两重维度:主动权与主体性。前者喻示着让被忽视的经验重见天日;后者指向一种带有主体性的表达。在展览“命名的时刻”中,艺术家们正是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展现了对于这两重维度的把握。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以“问题意识”作为方法论,展览的五大章节聚焦艺术家于创作中所处理的议题异同,包括第一章“沉默的秘密”——挖掘语言的本质;第二章“隐藏的秩序”——围绕身体与社会规则的博弈;第三章“必要的角度”——探讨凝视角度的意趣及其变迁;第四章“大地的触摸”——将视线置于广阔的天地间;第五章“心灵的方言”——回归内心世界。在策展人看来,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发明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并以此命名自身经验,这是对语言的一种“重新观察、反思与擦亮”。
展览第一章节正是由“语言”出发。一如艺术家施慧、付小桐与尹秀珍,分别以纤维、针孔与旧衣物创造出属于自身的词汇与语法,拓展了前人的实践边界。施慧的《手札》(2023)以线缝制出近似文字的符号,远看形似一首小诗,又像一篇日记;然而走近观看,才发现其真貌。在模糊与清晰,熟悉与陌生,阅读与沉默中,艺术家以纤维“重新命名”了人类的精神感受。而付小桐在《80,070孔、87,135孔、87,135孔》(2023)中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绣花针于宣纸上扎孔,则颠覆了数千年以来的笔墨传统。针孔以一种惊人的纯度和密度形成图像,令山水与宇宙跃然纸上,亦发明出一种全新的语言。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于展览现场形成了一场“针”与“线”对话。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在尹秀珍的作品《一句话 No.097》(2021)中,艺术家收集了同一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所穿的衣服,将其拆解并重新编织,旧衣物所承载的记忆、情感与经验被包裹于其中,形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一种新的能量”——而“一句话”似乎呼应着章节的标题“沉默的秘密”,给予观者一片遐想的留白。展览现场与之相对的则是妮娜·卡查杜里安(Nina Katchadourian)的摄影作品,亦形成了一场需要破译的“秘密”之间的对话——卡查杜里安以书籍作为密码,讲述着她所热爱的野口勇的精神世界。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玛玛·安德森(Mama Andersson)作品《哦,小鹿》(Ohh, Deer,2023)的画面中虽无人在场,但诸多的线索却于沉默之中指向这一场景所蕴藏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面具同样作为一种“密码”,暗示着其背后如谜一般的“人”的存在;同时作为通向画面中人物心理世界的密道,亦呼应着展览第二章节“隐藏的秩序”中乌拉·冯·勃兰登堡(Ulla von Brandenburg)的《假面之舞》(Dance with Mask,2016),并由此引出第二章节中对于身体与社会规训的探讨。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无论是尹韵雅《适应》(2022)中斡旋于“社会规则”之中而各具特色的年轻人,还是玛丽亚·法拉(Maria Farrar)作品《客机》(Airliner,2023)中的机舱与机场空间(所有人遵循共同规则的空间)、身着制服的空姐与格格不入的狐狸,亦或是喻红《风雨》(2011)中飘摇离散的行人,以及上文提及的舞者意象,观者得以在这一章节中感知人的身体如何游走于自由与规训之间,以及艺术家又如何以各自的切入点重新命名这一流动的经验。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由“身体”延伸开去,展览的第三章节“必要的角度”则聚焦投射于身体之上的“目光”——即凝视身体的角度。毫无疑问,伴随艺术史的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刻板印象与被动展示,到当下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且更具主体性的描摹,这是一种从被凝视到自我表达的转变,女性身体的表现形式正在被重新命名。
艺术家卡米尔·亨洛特(Camille Henrot)以《Horizontal Milk》(2023)回应了158年前库尔贝的名作《世界的起源》,漫画式的脸谱与高高耸起的乳房无不向世人昭示着艺术史发展中凝视方式的嬗变。作品被陈列于能够与观众的目光平行的展台上,亦将观者的“目光”纳入了“必要的角度”。张子飘的《贝母 11》(2023)似乎将糅合着情感及欲望的心理空间结构与器官腔体的形态结合,而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的雕塑《堆叠8号,镉红》(Stack 8, Cadmium Red,2021)则讲述着其自身怀孕的经历。在一种生猛与野性、脆弱与温和的交织中,这些“命名”固然超越了视觉呈现本身,以一种含蓄而隐晦的力量对性别政治与社会结构作出了反思。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的《乌拉》(Ulla,2022)与施慧的《书非书 2》(2022)则以一种巧妙而轻盈的方式为观者提供了有别于常规的凝视角度——一只由手工吹制的穆拉诺玻璃和青铜塑造而成的生物体似鱼又似鸟,在诗意的色彩与造形中撩拨着观者的好奇心;被拆解的汉字部首与笔画附着于黑色立方块上,以棉绳形塑出书法的笔法,在“书非书”与“字非字”的重构中,挑战着观者的感官认知。生物体与汉字同样化身被凝视的躯体,在艺术家的命名中呈现出别样的意趣。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如果说前三章节的探索围绕人类的身份、情感及其所处的日常生活、周遭社会与文化环境而展开,那么第四章节“大地的触摸”则将观者的视线引入一个更为辽阔的天地——广袤的土地与无垠的宇宙。一如艺术家苏予昕与刘昕:前者的《夜晒(美西铁路3号隧道)》(2022)描绘了一个废弃的隧道——艺术家在太平洋沿岸考察铁路和隧道,并沿路收集不同的地质物,将其做成颜料的一部分,呈现于画布之上;后者则于《白石》(2021)中展开对于科技的生命周期的反思——火箭残骸在坠落后所承载的科学属性与社会属性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更为广阔的视野维度与丰富的知识体系中,两位艺术家分别以自身的路径“触摸”着大地并为这一经验命名。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游弋于天地之间,展览的最后一章“心灵的方言”则回归人类的内心世界。天生失聪的艺术家克里斯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及汤玛斯·马岱尔(Thomas Mader)在影像作品《桌子和窗户》(Tables and Windows,2016)中展示着肢体语言的无限可能,这一超越文字语言的表达及沟通亦不失为一种特有的“方言”,刻画出艺术家丰盛的内心世界。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赵玉的两次现场创作与表演分别催生出新的作品,一件作为展览的“前言”,一件被置于最后一章节的末尾,成为“尾声”。当表演完成、作品被陈列于展览现场的那一刻,这场展览才抵达完整。在《为你喝彩》(2024)与《所向披靡》(2024)中,艺术家回望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如何被命名,又如何学会命名。两场表演既是由“书页”(page)到“舞台”(stage)的转化,艺术家亦于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命名方式,实现对自我的一次突破。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当代艺术能够为公众带来的最大价值,或许便是让他们理解‘命名’的意义与方式。”沈奇岚在采访中提到,抽离性别维度而将女性的创作置于更为广阔的空间,她期待“命名”的概念为女性议题的探讨开启一个新章节。“女性议题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应该便是知晓这一性别差异的存在,但在认知中将其消解与超越。”
“命名的时刻”展览现场,ASE基金会,上海,2024.11.06-2025.02.28
正如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nnie Ernaux在《悠悠岁月》回溯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以及一个地域、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她以此重新“命名”了自己所处的阶级,让那些不被看见的经验获得了表达的出口;而Michael Cunningham的《时时刻刻》(The Hours)则揭示了一个世纪以前的Virginia Woolf与当代女性之间的强烈共振,这些均给予沈奇岚极大的启发:自古以来女性面对的困境是相近的,而彼此之间迥异的解决方案,则于同一性中塑造出差异的存在,亦为后人带来了新的启迪。
“命名的时刻”展现了一场跨越地域与代际的交叉对话,而艺术家们创造的新语言亦同样为未来提供了新的参考。“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回避这一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艺术家在艺术界的地位与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足的。然而,我们既希望支持女性艺术家,但又不想强调她们的性别,这好像悖论一样。”在ASE基金会创始人张琼看来,提出“命名”的概念在更大程度上旨在望向未来,“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能够逐渐看见它的影响力,但改变并非发生在一朝一夕。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这种性别差异在未来可以越来越被淡化。”正如展览的英文标题“Words for the Future”,“命名”是“给未来准备的语言”,这将是一项长期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