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

1994 出生于广东

2016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9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师从胥建国先生
现居北京,青年雕塑家,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主要展览
2020“转化•创造”第八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中国雕塑学会,北京,中国
2019 曾竹韶雕塑艺术作品展,大同市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中国
2019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中国
2018 民族百花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内蒙古通辽市乌兰木骑宫,通辽,中国
2018 华彩艺境彩塑中国全国雕塑作品展,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8 中国汝州国际环境雕塑创作展,汝州汝瓷小镇,汝州,中国
2018 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苏州画院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8 美我时代命运共同第四届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苏州李公堤,苏州,中国
2018 虹霓之约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九鼎国际艺术空间,台北,中国
2017 中国西安数字雕塑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中国
2017 中国雕塑协会传承•创新雕塑展,中国
2016 PLF德中艺术与设计主题联展,DCKD莱茵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埃尔布洛希宫,德国
2015 上海无间创想公共艺术系列展,上海七宝国际广场,上海,中国
2015 深圳南山环保艺术邀请展,深圳,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通过“方寸之间”谈近年来个人
· 谈雕塑创作《方寸之间》的负空间
相关评论 更多
·  有意味的负空间形体——吴蔚作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谈雕塑创作《方寸之间》的负空间>>
文/吴蔚
 
摘要:文章阐述了《方寸之间》创作之初的构思到最终的作品呈现,并从作品中谈论负空间以及引发的思考。通过对雕塑负空间的探索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推衍得出的创作。在创作中,以雕塑负空间的形式语言去解读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所带来的深远意境,既是将平面的艺术立体化,又是对雕塑负空间形态的探索。
关键词:负空间;留白;雕塑意境
 
 
一、研究内容与意义
    1研究内容
“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几千年前的老庄哲学和宇宙观对中国传统书画创作产生重要影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虚实、无有、白黑,中国艺术的传统审美观和传统式审美价值取向一直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书法字里行间的黑与白、尚法与无法、疏与密、墨与纸的相互交替,使实与虚的空间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中国画中的留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宗白华在《艺境》中说:“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中国书画不需要烟云布满,笔墨处处,留白就如音乐中的“弦外之音”,自然气象和生命情怀洋溢在一派虚实之间。毋宁说,中国书画中的留白以局部传递大千神韵,以空白之处激发观赏者的思维活力和想象力,使作品在方寸之间,具有广阔无垠、充满意味的感知。
雕塑是研究体积和立体空间的艺术,中国书法和留白呈现的则是处理空白的态度,一个是三维空间,一个是二维空间,然而两者通过对负空间的探索,反转视觉感知形式,打破以往从外部环境审视艺术作品的艺术手法,使它们有了相互关联、比较和借鉴的可能。因此,我的创作源于对负空间的追索,根植于传统留白的古朴和玄妙,尝试用抽象形态的正形制作出限定的负空间,则是我探索意境的天地,以期观者能从负空间中复归山水,在平日前进的过程中不忘观照传统,循迹山林,见韵见致。
2研究意义
负的形态不是虚空,虚空没有尺度和内容,拒绝一切思考和判断,负空间则欢迎思考的介入。本科四年,西方雕塑为主的教学模式让我领略不同的造型语言,对偶发模具的接触使我对正负空间形态产生兴趣并加以拓展。在深入的过程中渐渐发觉,转变观看方式可以收获别样的惊喜,正负空间的穿插交替之中虚实错落,技法严谨却不失洒脱,造型合理的同时贯穿意象,雕塑因为负空间的存在层次更加丰富。负空间的魅力不止于此,它的存在使正形更加丰满流畅,而负空间依附于正空间存在,两者不斥不悖又相生相融,与中国有无相生的艺术理念惊人的契合。此外,负空间的形态到最终的一刻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正负空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空间塑造的不确定性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希望能结合自身的专业探索更多的可能,不管是在材料上,还是表达含义上亦或是形式上,都能在创作中得到新的思考和体验。
在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人们在开拓外层宇宙空间的同时,却日益丧失自己的精神一隅和心灵空间,我们在技术和制度的规划中逐渐脱离自然,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当今的艺术作品,太多关于消费社会的戏谑和政治事件的挪揄,而我觉得艺术应该保有民族的、地区的、个人的话语性质。在我的创作中一方面,通过双手与材料空间的接触、塑造和反复打磨,将创作中的郁结与流畅、苦涩与甜美沉淀其中;另一方面,图绘山川,心在天地,期望观众能在广阔开放的负空间中恍然有悟,洞见广阔的山水意境,唤醒对传统和自然的深情厚意。
 
二、雕塑创作《方寸之间》的负空间
1概念的由来
当思考的状态持续保持着,创作的缝隙才会被逐渐打开,作品才能得以呈现。本科三年级的创作课程使我印象尤为深刻,那时的创作不在乎结果,无关于作品的呈现,寻找和保持自己的创作状态,理清创作思路,明确自己的创作个性成为关注的核心。这样的创作环境让我的思绪自由驰骋,并在一次次的创作实践中渐渐领略到负空间的魅力。在学习翻模的过程中,雕塑负空间的奥妙逐渐显露。偶然发现模具中的凹面空间与肌理,形成了一种特定空间并产生一种难以名状却又能让人若有所思的微妙感受。这让我非常感动,于是开始思考将“偶发”的东西延伸至作品的可能性。
负空间的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在我脑海中。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用负空间的形式语言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之初是感性的,是盲目的,只能与老师讨论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并期待老师的话语间我能否找到为我所用的突破点。本着摸石头过河的心态,焦虑与期待并存。“模具”的凹面让我欣喜若狂,甚至身上会有鸡皮疙瘩的现象。如何转换成创作?于是带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小稿和实验。不管是当代性较强的,还是偏抽象或是具象形态的变化,又或者是偏向装置艺术的创作都在我脑海里不断思考。在2014年至2015年开始对“模具”进行疯狂的尝试和实验时,虽然创作和思考的过程不乏曲折和困境,但却使我的创作目标日益明晰。在小稿和实验的过程中希望能找到突破点并以此延伸展开创作;同时渴望能寻找一个比较有辨识度的创作方式。诚然,我深知这非常困难,甚至有人为了思考独特的创作方式而穷尽一生。的确,纵观雕塑历史,我们能想到且做到的创作,基本上在美术史中都能寻找出类似的作品。但破茧成蝶、涅槃重生总要付出异常的辛劳,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有所坚持。一年之中,通过翻阅众多资料,发现了关于正形、负形、负空间、穿孔等词汇,也看到了相关的作品。我开始将这些词汇和作品,同自己的创作联系在一起继续探索。开始了一些列的创作,如《城市化》、《敦煌印象》,起初的外造型更多的是用简单的方形处理。后来,开始思考将外表的形态与内部的形态联系在一起,打破以往的方形造型结构,对于内部不可控的机理,我也尝试将其进行塑造,便又出现了《不知处》(图1)木雕作品,同样是对雕塑负空间的思考所做的创作。在不断地寻求灵感与推翻创意之中,我的思维越发缜密,经过思考和推衍,《方寸之间》系列创作逐渐形成。
 
         
2创作的思索
在《方寸之间》系列作品中,我试图通过对雕塑负空间的理解和认识,将负空间的展现手法运用于创作中,寻求通过形体与负空间的转换和探索达到完美效果。作品《方寸之间一》(图2),整体造型被塑造成一个较为闭合的形体,三个支点做为作品的支撑点;外部造型借鉴了亨利•摩尔的雕塑和扎克的建筑设计,力求大气、饱满,线条流畅;外部造型转向凹面的负空间,则参考了传统云纹造型,创作时强调云的长短对比,粗细对比,曲直对比,深浅对比。云的塑造会集中横向一字排开,目的在于强化负空间中横向的“势”。在这正形态构成的负空间中,悬浮起云,云层中露出远处山峰。远处观瞻,作品浑然一体大气磅礴;近处体察,负空间深邃幽远的山水意境自然流出。从细节图可看出(图3),近山实,远云虚的塑造方法,使得雕塑在近实远虚、空间创造上更加的深邃悠远。在《方寸之间二》与《方寸之间三》创作中继续延续此种语言,但是形态的关注点比较不同,一个期望造型灵动,一个期望更具有建筑感。
 
 
负空间是打破外围雕塑直接进入形体内部的一个表现形式。在内部空间里观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视点,让目光穿过雕塑,却未穿透雕塑,从而引导观者进入内部空间去观赏,让雕塑不在以一个实体的聚集物呈现,而变成一个可居可游,可以参与其中的空间,同时能自然诱发出观者的空间想象力。摩尔的雕塑在尝试孔洞造型时也意识到了,打破实体雕塑完整性,更能激发雕塑对于空间自然表现力,内部空间对外呈现后更明确地传达出了雕塑内在的张力。
“负空间”相对于实体来说,它就是一个“虚空间”,对于实体的“有”,那凹陷进去的空间就是“无”。受几千年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中国书画的留白如是。负空间的艺术语言与中国留白所带来的“空”的感受,让其巧妙契合使我异常惊喜,因此想将留白的意境表现在雕塑中,留白在画中为不画,那么在三维艺术—雕塑中应该如何塑造,让这种“无”与我的“负”空间结合?这次创作的过程就是我思考的过程:材料的软与硬、线条的柔与刚、空间的疏密、刻痕的深浅……通过创作《方寸之间》的不断思索,我的疑问似乎得到了解答,在创作实践中,所追求的幽远缥缈的山水意境似乎也自然流出。中国画中留白所带来的空间意境似乎也在创作中得以体现。
 
三、结语
创作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同时也是快乐的。创作、否定、重来……顺着本次的创作一路思考下来,不管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形式语言的探索、还是另辟蹊径寻求鲜为人知的关注视点,在不断的试错之中我似乎有了自己的依稀体悟。艺术工作者时常由于急切于形式语言的突破而苦恼挣扎,甚至有人终其一生不得圆满,就此而言我是幸运的。在本科最后两年的学习中,负空间的创作语言随着探索的深入对我的吸引力日渐加深,将成为我日后创作延伸的重要方向。本次创作是我对负空间关注做出的重要一步,也希望今后继续深化自己的创作语言。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中国老庄的传统文化赋予我们在方寸之间感知天地的气韵,使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始终保持鲜明的气质和个性。因此,选择对中国留白意境的思考和探索成为我创作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方寸之间》是一件内敛的作品,它不以叙事见长,不以前卫惊人,却通过“负”的形态邀请观者进入和参与空间,从而复述一个古老的意境和追求。于我而言,通过作品来治愈社会顽疾,载入美术史册是一个尚且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失序的今天,以“负”的语言,试图为大家提供一个复归传统、复归山水的空间却是可以努力的方向。沉湎、回忆、追思、感怀、遗憾……负空间实则又是一个开放的场所,不同心境的人会感知到不同的意境。作品中无论是作品的内里还是外形,都融入了我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传统的追忆。负空间的探索仍在继续,并在塑造之中融入性情,希望能让观者在光怪陆离的生活中,能在方寸之间体悟传统,自由舒展、循迹山林、感受诗意。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孟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
[2] 邢复加.负空间形态运用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5-1.
[3] 春秋老子:《道德经》[M],苏南注评,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11
[4] 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
[5] 颜筝.“洞”悉空间对亨利摩尔雕塑中孔洞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8:5-4.
[6] 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1
[7] 王朝闻,《雕塑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2-2-1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