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墙

1960 出生于湖南
1989 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
现居上海,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23 仰望——陈墙作品展,艺博画廊,上海,中国
2023 近观,春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2 不可预见,FRANK SCHLAG & CIE 画廊,埃森,德国
2020 轻与重——陈墙”(双人展),德玉堂画廊,上海,中国
2019 无受之感,鹿与艺术空间,沈阳,中国
2019 地平线,今格空间,北京,中国
2018 陈墙:想法不重要,阿拉里奥画廊,上海,中国
2017 余光——陈墙抽象作品展,帕斯库艺术空间,瑪萨袅,瑞士
2015 陈墙,紫禁轩画廊,上海,中国
2015 交叉-陈墙(1990与2015),艺博画廊,上海,中国
2013 陈墙,Frank Schlag & Cie画廊,埃森,德国
2013 视觉意志——陈墙,三条祗園画廊,京都,日本
主要联展
2020 冷与热——抽象2020(上),艺博画廊,上海,中国
2020 纸间回想,阿拉里奥画廊,上海,中国
2020 轻重,德玉堂,上海,中国
2017 形象之源——上海抽象艺术展,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
2017 今天的中国,艾德维克美术馆,斯德哥尔摩,瑞典
2017 零度之维:抽象艺术的理性表达,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7 方寸之间,亦安,上海,上海
2016 水墨的解构与解放——意与象,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中国
2016 中国线——当代艺术研究,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

2015 时空书写:抽象艺术在中国,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5 美丽新世界——国际当代艺术主题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中国
2015 今天的中国抽象绘画,Galerie Frank Schlag & Cie画廊,埃森,德国
2015 秩序的边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 水墨作为一种材料,面粉厂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5 意向与存在,凯宾斯基元素艺术画廊,贵阳,中国
2014 无形至上——来自中国的抽象绘画,多巴赫胡乐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多巴赫,德国
2014 色不异空——国际抽象绘画艺术家联展,梅江国际艺术馆,天津,中国
2014 另一种乌托邦——上海抽象,明园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4 止于纸上——上海抽象纸上作品展,203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13 29+1——中日视觉艺术交流展,219文化创意广场,贵州,中国
2013 蜕变,其他画廊,上海,中国
2013 联绵時代:八位藝術家群展,索卡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3 心神汇,外滩22号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2 共生:乌江缘,贵阳美术馆,贵阳,中国
2012 图与词:马格利特以来,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中国 德国:今天的抽象绘画!CASPAR LUDWIG OPLANDER STIFTUNG,多特蒙德,德国
2012 地平线,山梨县美术馆,山梨,日本
2012 上海文化——朝向未来的回归,上海画廊联盟,上海,中国
2012 在当代——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艺术红坊,上海画廊联盟,上海,中国
2012 品藏东方——中国经典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从视觉开始到直觉结束”——读
· 陈墙:在纯粹观看的平面上
·  陈墙-西门柯壁(英国)
· 关于陈墙的抽象作品:对视网膜观
· 关于陈墙的艺术创作
· 这是陈墙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这是陈墙>>

  “抽象”,已是当代美术的老话题了。今天,画家陈墙正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这个似乎已经相当“传统”的区域。

  回首现代美术史,“抽象主义”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遗产。然而,在国内当代美术发展的现状中,我们暂时无法找到清晰而明确的抽象发展脉络,仅有的个案是零散的,偶然的、非集团化的,有时甚至是策略性的。

  陈墙的作品,是这些少数个案中的近期典型。

  其实,陈墙的动机并不神秘、并不复杂,视觉的单纯反映和图像的本质生命是他最为关注的东西。他认为,人类的视觉功能可以分为两部分:观看和读解。他在日记中写到:“人们的日常意识总是将读解的范围无限扩大,使得人们逐渐丧失或忘却了观看功能这一本能的存在”。一幅画,首先是为了被“看”的,其次才是被“读”的,也就是说,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是首位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等内在的涵义是第二位的。

  陈墙在他的学院训练时期就已经获得了相当扎实的写实功底,毕业后,他放弃了那条已有太多人走过的路,开始了很长一段旨在探测自身极限的实验。

  最初,他抱者排除“绘画观念”的目的在纸上涂了起来,刻意的造型和预想的设计被抛到脑后,笔在纸上下意识地动,手为了眼睛的需要不停地劳作着,陈墙有时觉得自己只是在“做记号”。89-91这三年间,它涉猎了各种自由形式的可能性,千差万别的图像背后也渐渐显现出属于他个人的性灵。对综合材料的尝试也是始于此时,纸张的质地微妙差异以及油、水、胶的渗化和排斥都使他非常着迷,这一期间,他的这些实验小品数以千计。

  93年,是陈墙树立风格的重要时期,技术手段也随艺术符号的明确化而初步成型,但轻松随意的样式可能导致的草率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问题在94年得到了解决,陈墙开始对“装饰”有了特殊的兴趣。他认为:“纯粹的装饰能将‘观看’从‘读解’中解放出来。似乎装饰是为观看而存在的。”

  此时,画面上开始出现规则有序、平衡对称的图形,由弧形的线条所组成的框架编结而成,线条上覆盖以繁密的圆点群。从做底开始,陈墙的劳作过程就充满着冲突与平衡,规则的网格与轻快的笔触层层重叠,图形的正与负、加与减、覆盖与消解,呈现出一连串、一系列的堆积与中和,这种游戏式的过程,极端复杂又充满智慧。

  95年以来的近期作品,色彩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媒介由纸张转向布面,尺寸也有所增加,制作方式则走向新的极限。精致华丽而不失灿烂、奇异迷幻而不失唯美,透过这些错综复杂得令人眩晕的图像,已不难看出陈墙所独有的超常耐心以及精确的整体控制能力。

  至此,以颠覆“观看-读解”关系为初衷的努力已经逐步演化为对视觉极限的挑战,同时,对“装饰”这一概念的重新理解也淡化了“纯艺术”和“工艺”之间的固有边界,陈墙正以一种奇特的态度进入一块罕见的“中间地带”。照片和印刷品已经不可能再现这种惊人的“观看”效果,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观看者一定要面对原作才会明白,陈墙是在做一件怎样的事情。

  “这是什么?”——第一次看到陈墙作品时,多数观众的脑子里肯定会闪过类似的问题。希望这篇短文已经给了您一种解答。

  李旭

  1995年10月23日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