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咏梅
1975 出生于天津
199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18  当线成为边界——裴咏梅艺术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主要联展
2019  “丝绸之路——从传统到当代——中保建交70周年交流展”,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
2018  “沿巴尔干山到黑海——中保当代美术交流展”,太庙艺术馆,北京
2018  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8  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8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8  “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艺术展,大都会展览馆,纽约
2017  第二十一届上海艺博会特展区——中央美院青年教师艺术特展,上海世博展览馆,上海
2017 “第聂伯之会——中乌当代美术展”,太庙艺术馆,北京
2016  首届苏州文献展“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苏州美术馆,苏州
2016  长河奔流——中俄艺术家油画作品联合展览,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
2015  “亚洲时间”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2015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西岸艺术中心,上海
2015  园林的故事——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苏州美术馆,苏州
2015 “相遇与畅想--丝绸之路国际青年艺术展”,中央美术馆,俄罗斯
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5  同行者 群展,798 桥艺术空间,北京
2014  现代性3.0展,纽约大学美术馆,美国
2014  大都美术馆馆藏油画作品陈列展,大都美术馆,北京
2013  来自北京,纽约艺术学院,美国
2013  联绵时代,索卡艺术中心,北京
2012  釜山国际双年展,釜山美术馆,韩国
2012  第15届 达卡亚洲艺术双年展,国家美术馆,孟加拉国
2012  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1  学院—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八人展,百雅轩艺术中心,北京
2011  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
2010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馆,湖北
2005  瑞士MOVADO 时间的艺术巡回展,云峰画廊,北京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7  中国当代素描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双重时间
· 当线成为边界
· 裴咏梅绘画中的挑战与跨越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当线成为边界>>
汉克•斯拉格(荷兰)HenkSlager
荷兰视觉艺术先驱
乌特勒克大学视觉艺术与设计研究生院院长
欧洲艺术研究网络董事
 
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裴咏梅个展,获得了艺术界的瞩目。她突出的个人风格在于运用了流动的视角与线条:没有固定边框,没有静态的意识,只有动态且极富互动性的线条。艺术家自然地融入了对于美学传统、迫切的社会问题以及当下的生态议题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思考,呈现出一种不言自明的多重性。
裴咏梅近年以来的作品《巧克力》系列、《双重时间》系列和《当线成为边界》系列,以精妙且不易察觉的方式展示出一种与绘画(drawing)传统不同的艺术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不间断地渗透到书写的肌理之中。她不仅从艺术表达中另辟蹊径,跳跃出陈词滥调式的规律,更越过了现实中边界的分割以及知识分类学式的归纳分层。同时,它还将可见的形式与有限的单一化标准进行对比,并以此召唤对无限性的发现与更新。
在《绘画的愉悦》一书中,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将艺术创作活动视为一种典型的形成性力量(formative force):艺术性的线条也许并不能产生不可视的思绪,也不能揭示未曾展示的另一面,可是线条可以引导视线穿透边界,让可视与不可视的画面相遇,形成一种未完成的在场,并于其中发生无限的更新或改写,而视线与空间的变化就蕴藉于边界的多重痕迹之中。它改变了绘画与观众的关系,观众在破碎的线条的指引下破解绘画的内容,这不啻于一种参与创作的方式。用更具诗意的话来说,这些不停被打断边界的线条如同闪电,昭告着天外的悬念,以及人们对之无穷的追寻。
此外,南希还指出了绘画中线条的碎片化特性所带来的具体愉悦形式:这不是一种大功告成的愉悦,而是一种因为诱惑、不停被打断和扩张而产生的愉悦。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无终结的愉悦,永远关注起点,并导向其自身的冲动与可能性。
这样一种视觉化形式并不可识别、辨认或测量,它所具备的是一种非标准化且不可证实的特质: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力量,这种视觉化形式跨越了不同的媒介和领域,它是一股总在形成的力量,兼具思考的要素、灵感的瞬间以及批判的维度。
以上观点构成了裴咏梅个展“当线成为边界”的起点。本次展览呈现了一个由多种媒介表达形式(包括油画、现成品装置和录像投影等)构成的展示系统,使社会的现场与艺术的在场在同一空间中再次相遇,可以想像这是一场无法直接对话的相遇,因为它们巳经失去了边界,唯有画面中的挥洒线条暗示着艺术思考过程中所蕴藏的潜在活力与强烈的开放性,而艺术家的态度也在此表露无遗:绘画不应被视为一种学科而固步自封,更不能因此而限制它思想的疆界(territorialisation)和思考的可能性。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