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

1965   出生于安徽蚌埠
1990   毕业于安徽蚌埠联合大学设计专业、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
1993   南京艺术学院油画助教班结业
2000   中央美院壁画系研修班结业
现居北京

主要展览   
2012   宋庄尚堡镜画廊“飘”系列---个展
2011   当代艺术联展  798现代时态画廊
2009   五人油画展  798艺术区朝代画廊
2004   吴杰素描展 蚌埠教育学院美术系
2001   五人油画展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2000   二人油画展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飘”性人时代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飘”性人时代>>

    文/陈晓峰

    吴杰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得还是相当克制的,他们那一代人都不愿意把问题说透,但是提示的问题都摆在那里,因此理解他们的这些元素,可能能够更好的进入到他们的艺术作品情境当中。他刻画的是一个没有野心的标准化中年人内心的彷徨,他要到哪里去,他能到哪里去?又要在哪里停留下来,又能在哪里停留下来?其实人们都已经知道答案,关键的是答案背后揭示的却是一个无根与去家园化时代的精神荒芜,内心受到物质挤压所带来的冲击,让人不甘又很可能只能继续妥协,平庸下去的现状写实。作品中构建的深深质疑和无声的自我幽默似的逃离,是对这个荒诞时代的最好讽刺。
    吴杰作品的时代寓意显然很凸显,选择性的提取了典型中年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心理与精神困惑和迷茫的时代样本。艺术家把他个人的思考,放在了城市的高速发展,人的结构,尤其是内心世界受到的莫大冲击,乃至社会大生态的变异等大背景下,勾勒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人与人社会被割裂的异常状态。吴杰巧妙的借用了“飘”,当他觉得只有“飘”才能证明这个社会的人的真实状态时,他在作品中传递的“飘”性,其实展现的是当下所有人去核化之后的统一特质。令人悲哀的情景出现了:当个体试图挣脱集体、组织、标准的“核心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之后,他还能“飘”多远,他还能“飘”到哪里去?在吴杰的作品中,不言而喻。
    一个不重注精神和内心建设的社会,已经深深的划开下了一个令人忧伤的时代裂口,让生活在围城里的人,只剩下满城的压抑和焦虑。在一个个貌似商品楼盘四处林立的繁华与喧嚣背后,而精神和情感却在深处不断的在被追问,当下真正的个体幸福和自由到底在哪里?但是这是本质包裹本性的时代,一切都需要被商品房化的毒药似的东西抹去最真实的需求。当然,在一个“飘”性特征十足的时代,这样的问题不单单令人不寒而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警示线。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荒诞和戏剧感,这就是“飘”性时代所需要自我安慰和自我圆谎似的逃避,就像画中人的状态,但是掩盖不了“飘”性时代的缺失与溃烂:一个没有价值观标准的时代,一个没有道德底线感的时代,一个潜规则泛滥的时代,一个商业和权力合谋的时代,一个让普通人无法真正内心感到欢喜的时代。显然,人们内心所需要寻找的静土、风景和纯美,已经徒剩无几了。
    “飘”性时代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内心上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需要重新寻找释放的渠道;二是,生活中找不到新的方向,情感上充满纠结和焦虑,需要找到合适的社会调适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激情和念想;三是试图通过个人化的努力,得以改变规则化的现状;四是,他们是一群在重新寻找自己的真正社会坐标、身份,以及自我人生价值重新确认的人。残酷的是,可能这些在“漂”性人时代,都不会再有肯定式或标准化的答案,包括他们的上升通道和路径在哪里?事实上,社会越来越空心化,让更多人将变成“飘”性人。而我还想指出的是,“飘”性人时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和结构发生了异化,因此再也接不上地气了,因此才出现其它异味。
    吴杰不经意的用一种中年人独有的体验与感触,揭示了“飘”性人时代的特征与问题。一方面显然直截了当的解构了社会稳定结构的一面,一场自我梦游似的“飘”在毫无突破可能的天空中挣扎,也可视为生活中负重重重的特征中年人摆脱眼前束缚的片刻勃起,但是在可能没有回应的残酷现实社会中,谁又能断言能否持续飞翔与自由摆渡呢?另一方面,表达了个体在这个厚重的商业时代的卑微和不安,作品中找不到方向和出口的那个还不忘随身带着望远镜和天使假翅膀的画中人,最直接的预示了今天个体的命运。而艺术家作品的表达力度就在于此,当一个群体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正是所有躲在楼房背后冷漠群体失声的折射,这是一种看似美好灿烂但本质上令人痛到心里深处的典型时代——即便带上望远镜,做了认真准备,但又能找到什么呢?明晃晃的同时也是压抑十分的商品楼,杀死了所有的风景,也杀死了每个人的想象力,以及对个性化的自由生活方式追求。它们可曾经是社会主义幸福时代的特征和价值的显现,但是这些也同时也象征了城市异化的开始,折射了整个时代价值观的失衡,更浓缩了今天人们所面临极为尴尬的处境。在高楼大厦背后,曾经给社会各个阶层的冲击力是多么大的震撼,但是,谁能这么早的想到,人们换来的可能是社会价值观和信念的全部坍塌,最后都要为缺失的精神和自由而买单。
    如果说青年人的“飘”,给人更多是一种奋斗在路上的感觉,那么吴杰作品中展示的中年人的“飘”,是一种真正的“内伤”。看他的作品感受到最强烈的是中年那种纠结和挣扎的情绪与状态,一种走不出周围标准化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困惑,以及找不到出口路线图似的茫然。艺术家希望能够如实的表达出到这个社会给个体带来的痛楚体会,从而唤醒人们对周遭生活关系的反思与质疑、个体的反叛和价值再确认,甚至是对禁锢人生的超越和尽可能的出离。显然,艺术家在背后不愿意叙述的是,只有“飘”性人存在的社会,未来才有可能变好的可能,但是谁知道呢?关键是你开始“飘”起来了吗?
    紧绷时代的特征都是一样的,过去有套中人,今天有“飘”性人。价值观一地鸡毛的时代,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吴杰作品中那种“飘”性人,无论你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是草根,还是屌丝。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