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琳
1956 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现居广州,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所长,原雕塑系副主任、教授委员会主任、数码雕塑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委,“首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美育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女画家协会顾问,广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学术专员,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资委评委、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顾问。
主要展览
2020“第十二届中韩雕塑交流展”,广州,中国
2020“《要有书》艺术作品•文献展”,成都、重庆,中国
2019“时间之境”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重庆,中国
2019“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武汉,中国
2019“人民的纪程——主体性与纪念性雕塑大展”,杭州,中国
2018 剑斩风浪——吴雅琳从艺从教四十年,广州,中国
2018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平遥古城,平遥,中国
2017 青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雕塑邀请展,青岛雕塑馆,青岛,中国
2017 能量转换——中国雕塑学会成立25周年大展,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雕塑艺术馆,长春,中国
2016 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中国
2016 广东体育美术作品展,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广州,中国
2016 云岗国际佛教艺术大展”,大同和阳门美术馆,大同,中国
2016 云南“56”喜洲会”,大理艺术之家和舀酒店,大理,中国
2015 全国重点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交流研讨会暨唐十八陵雕塑艺术联合考察活动”,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中国
2015 回家——吴雅琳师生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中国
2013 海纳百川•中国东营雕塑艺术展,东营市新区,东营,中国
2013 活力亚洲2013AACS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广州雕塑园,广州,中国 
2012 艺术•经典作品展,宋庄上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中国“姿态、海峡风”首届中国雕塑大展,厦门园博苑,厦门,中国
2008 澳门与奥运同行体育雕塑展,澳门议事厅前广场,澳门,中国
2008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林国耀评论
· 雕塑人生 人生雕塑——吴雅琳
· 从艺术史发展进程谈吴雅琳作品的
· 个体、个性、个别——谈吴雅琳从
· 五指握拳、异军突出
· “东西南北”话吴师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雕塑人生 人生雕塑——吴雅琳雕塑艺术的审美维度与文脉诉求>>

皮道坚

 
自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吴雅琳以她40年如一日,不曾间断的思考、求索、创作与教学的雕塑人生,完成了她独具一格、成果丰硕的“人生雕塑”。吴雅琳的人生雕塑广泛取材于历史与现实中多姿多彩的人生,蕴含着艺术家丰富的人生体验、智慧才情和哲理思考。“基于西学,取经东方”,既是吴雅琳对自己雕塑人生的总结,是她由学习西方写实主义雕塑开始,逐步转向从中国传统雕塑和民族、民间艺术中寻找资源,汲取养分,形成自己古今贯通,东西杂糅,南北兼收的风格面貌的雕塑艺术历程的精准概括;更是她从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能够完美表达她生命体验的艺术法则。在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同时,她也以这样的法则表达她对精神和人性的认知和探求,吴雅琳的“人生雕塑”审美维度多元,历史与现实人生的多重意蕴,人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光辉,被她以诗与雕塑相结合的方式传达;从西方写实雕塑的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雕塑的艺术手法的融汇,到将多媒体与雕塑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吴雅琳拓宽和变革传统雕塑艺术语言的实验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令她的《新潮州翁仔屏》、《十二地支》、《背影-历史的脚步》和《合璧-艰难的回归》等作品成为与时代生活同步的经典。其经典性在于:它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生活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爱,有着强烈的文脉诉求,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雕塑近四十年来,由形式革命经本土化的探索到文化关注的艺术史轨迹,其艺术史意义则在于为如何延续传统的文脉,创造新时代的雕塑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