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芷

1976 出生于内蒙古
2008 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大美术系,获博士学位
现居南昌市,工作于中国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青年美协常务理事,江西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江西省画院特聘画家

主要展览
2016  中俄国际艺术作品邀请展
2015 “凝视-2015当代女性艺术双年展”
2014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
2013 “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
2012 “中国美协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
2011 “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
2011 “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7  第二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展
2004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相关评论
· 美术档案——杨芷专访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美术档案——杨芷专访>>

采访时间:2011年11月
地点:杨芷画室 
采访:伟子

伟子:您是如何走上艺术之路的?
小时候勾勾画画,大家都说是遗传母亲基因。母亲虽然一直在家操持家务,但也心灵手巧,每逢邻家结婚生子,免不了她的绣花、剪纸。小学、初中的美术课虽然教的简单,但也能认真对待。一次,母亲把我的“绘画作品”给当时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学习国画的堂哥看,竟然得到他的赞许,并建议我去读职业高中的美工专业,这样,一则可以学习美工技能,二则可以报考大学。所以,此后几经周折圆了我的大学梦,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伟子:您在俄罗斯的留学有哪些收获?
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对中国人的影响,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有余热,初学绘画就从老师那儿听到“契斯恰科夫”、“费欣、”“列宾”等俄罗斯画家,大学时的油画课程老师也是老浙美的毕业生和他们的学生,到我这儿已经是徒子徒孙辈了,所以,对俄罗斯的情结由来已久,最终能到俄罗斯留学,是冥冥之中的事情,似乎是命运的安排。
因为在留学前,我已经大学毕业而且有两年的教学经历,在绘画创作上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一般地,即使在外国留学也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寻求自我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上我暂时抛开了以往既定的思路和习惯,重新认识和学习俄式的绘画教育体系,或者更直接、更简单地讲,就是补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俄罗斯高校艺术教育的不同目的性以及造型艺术教育体系所存在的利弊问题,因而,我会扬长避短,一方面我在加强基本功,另一方面我在研究自己的创作方向,这课上课下所付出的汗水,换来的是我在俄罗斯师范大学读书时最大的收获。

伟子:您对俄罗斯的艺术氛围有怎样的感受?
我对俄罗斯的整体印象概括地说是“文化的底蕴、宗教的国度”。艺术文化在俄罗斯尤其深厚,氛围极其浓郁,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博物馆、剧院、建筑、城市雕塑、地铁壁画、街头画像、民族工艺等等,这是在我脑海里永远都不会消失的记忆。也许,艺术太眷恋这个国度,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只要需要,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唱歌,跳舞,谈论绘画…,因为有了艺术,让他们变得高雅,涵养十足;因为在艺术中熏陶,他们无所谓生活的拮据;因为热爱艺术,也不必计较餐中只有土豆酸黄瓜。在这样的氛围里,艺术家们是幸福的,他们真的是用心在创造艺术,用艺术在感染、洗涤人们的灵魂。所以,俄罗斯人非常清楚什么是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

伟子:您这次去俄罗斯研修有什么不同的体会?
十月底刚刚受中国美协的派遣从俄罗斯回来,又一次故地重游,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和欲望:尽快改变中国的早期教育方式和艺术教育观念。有时候想,中国人玩艺术的时候,其他民族甚至还处在蛮荒时代,更不用说我们其他的科学、文化。到我们这个年代,没有守住多少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也更谈不到继承发扬。没错,我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文化发展,但最多重视的是科学文化,因为这会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最终结果,人们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根本改变,无所谓人的道德、社会公德和社会法则。所以,易中天先生呼吁:守住我们的底线。可是我们根本没有底线可守。古时学堂首先教给学生的就是“三字经”,在明代,著名理学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所以古人知道,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人,然后才是做有知识文化的人。我们现在是不是都做反了。幼儿教育和初级教育都在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以及一味强调和重视升学率的提高,这种教育要比商贩在豆芽里添加增生剂,西瓜里注射催红剂可怕的多,这种教育也不仅仅是转基因食物带来的问题,而是民族发展的问题,是可怕,孰可怕?
在谈论俄罗斯艺术家的时候,他们首先说的是“他(她)是一个好人”,其次才是他们的艺术水准,这就是差别,毋庸置疑。我突然意识到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笔的强烈愿望,仅仅交给学生几笔绘画的技巧又有何用?在大学的课堂上,我们仍然不停地强调早已经不成问题的问题:不要乱丢垃圾,离开时请断开教室电源等等。所以,我们不仅要推崇艺术教育的“零点方案”,更应该反思、挖掘我们幼儿教育的起点问题。

伟子:怎样解读您的作品?
在我的绘画作品里,画面上没有深度空间的透视,物体三维体量感被消解,虽保留着可辩识的物象,但最重要的是色彩所引发的内心感觉。笔法或紧凑或疏放,或平涂或厚抹,在刻意和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点线面形式语言的爱好。我信奉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的言语:色彩,线条,形式与人的灵魂世界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纽带。

伟子:家庭、工作与艺术创作在您心目中所占的比重是怎样的?
对我来讲,我觉得家庭是最主要的,家和万事兴,家庭幸福、和谐是工作和艺术创作的前提;工作是重心,因为它是自己的职业,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理应在其位,谋其职,方能安然地生活;艺术创作是支撑,是养料,是绿叶,是一种调节方式,它会使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变得更加舒心和愉快。

伟子:谈谈您最近读的书?
《幽梦影》,《传习录》,《小窗幽记》,《菜根谭》,均为明清文人所著,为修身养性读物。

伟子:谈谈您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追求?
艺术追求:努力做从“作品”到“上品”到“极品”的转换;人生追求:做好人,教好书,画好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