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大西
1973 出生于福建福州
1993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现居福建福州,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20 超越无形,李安姿当代空间,香港,中国
2020 墨之道,Salomon Arts Gallery,纽约,美国
 
主要联展
2019 平行与交织——闽渝当代艺术邀请展,福州玄之美术馆,福州,中国
2019“叠加的旅程”陈彧凡和圆大西双个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9 艺术厦门 – 圆大西个展,厦门,中国
2019 无住幻想 - 当代佛像艺术的可能,厦门,中国
2018 艺术天津“重构先锋城市 现象级”,天津,中国
2018 浮世异景——当代艺术国际邀请展,福州,中国
2018“气韵非师”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访谈
· 全而粹——读圆大西的绘画和书法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访谈>>

端木雅莉:
您是一位艺术家,精神层面上也是非常的全面和开放的。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兴趣爱好,均涉猎广泛,绘画、音乐、书法,历史、哲学、文学等等,各个门类均有所会通。您的万物同根的源泉是什么?

圆大西:
这都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精神”。早在两千多年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要求士子们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技能,称之为“六艺”。这六项技能涉及礼仪、音乐、艺术、骑射甚至数学等不同学科,其实就是要求一个合格的士人必须具备综合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上乘的思想。这种对自身全方位能力的要求,对自身达到高级精神层次的渴望,几千年来都是中国文人艺术家修身求道的自觉追求。通过观察历代杰出的艺术作品,我们并不难察觉那些一流的艺术大师们是如何在他们的创作中去实践这种精神。我以为,这对于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依然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积极的参考意义。

端木雅莉:
哲学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别,艺术作品也有境界之分别, 您是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区别和界线的?

圆大西:
我们可以用音乐为例来理解这个问题。曾经有朋友问我如何区分音乐家或演奏家的境界,我说有五种境界:第一层是表演,就是停留在一味迎合观众的层次上。这是最低的境界。第二层是自我表达,进入这个阶段,就不再以取悦他人为主了,而是关注在自己身上,当然这个境界也不是很高。第三层是表现音乐,处在一种忘我的状态,全心全意表现音乐的本质,到此境界就基本算大家了。去年我在上海东艺听了伊扎•帕尔曼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他已经七十多高龄了嘛,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也没有什么身体语言,只是全神贯注一心表现音乐本身,大家都深受感动。在演奏理查•施特劳斯的奏鸣曲时,很多观众都流泪了,这是被音乐所感动。而到了第四层,表现的是艺术家内心纯洁高尚的情怀,这只有个人修养达到极高程度、内心澄澈空明的人,才可能真正做到表现心灵,这是大师级的。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因为第四层表现的终究是小我,更高级的是表现大我,也就是表现全人类共有的情感与心灵,这是第五层,如巴赫的作品,贝多芬晚年的作品等等,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书画作品的境界高下,其分别一如音乐。最低层次是一味迎合受众, 比如富贵牡丹图、极逼真的肖像画之类。然后是自我表达,如部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第三种是把纯艺术形式作为表现对象,我认为印象派很多作品都属此列,单纯表现色彩以及绘画的本我状态。第四种就是表现画家心灵的,最典型的是梵高。第五种就是表现全人类共有的心灵,如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作品,还有中国宋元时期董源、巨然、范宽的山水作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这些人类最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所以能引发全人类的广泛共鸣。

端木雅莉:
从您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重禅修,禅修与您的艺术生活是怎样的一种营养关系?

圆大西:
中国的传统士人始终注重自我修行,这种修行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与禅宗所提倡的“生活禅”与“禅生活”不谋而合。把生活当成一种修行,其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摆脱低级趣味,达到高级的精神境界。而在此过程中,艺术创作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表现方式。正如我们之前聊到的,无论是水墨、油画还是书法,多方位的创作实践本身就是士人精神的一部分,它们能让日常的修行趋于完善,另一方面,通过艺术的实践,这种精神和修行也能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呈现。

端木雅莉:
从您的一系列创作中可以看出,您既可以画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书法也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还可以通过油画和彩墨画来表达思想,您是怎样做到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中随心所欲地转换的?这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还是天性使然?

圆大西:
这涉及到艺术家的自我追求,同时亦是天性使然。在我看来无非六个字:尽精微,致广大。这是所有成熟境界艺术家所应该追求的总目标。
所谓“尽精微”,就是要求你的艺术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而“致广大”,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前面我们聊到孔子提倡“六艺”,其实就是对一个合格的士人“致广大”的要求,而任何一种艺术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则必须建立在“尽精微”的基础上。可以这么说,“尽精微”是对自我的要求,“致广大”是中国传统文明对士人的要求,而只有将自我要求和传统文明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成为一个高级的艺术家。
纵观中西方艺术史,不难发现很多艺术家都是多能的。如赵孟頫、董其昌,都是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绘画、建筑设计、甚至诗歌写作,都是时代的高峰,毕加索的油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面貌,可以是精细的古典风格,也可以是大胆的抽象风格,他的陶艺和艺术设计,也都达到很高的造诣。当然,所有这些全方位的修养,还是会通过一个点取得最后的突破,从而达到另外一种境界。而这,是“致广大”后的“尽精微”。
虽然我自以为天赋与精神境界与古代大师相距甚远,但“欲求乎上,仅得乎中”。艺术家理应志存高远,我一直要求自己的创作不断提升,而且无论是日常修行还是多种艺术形式的尝试,都尽可能与我的秉性和当下的人生感悟相契合。或许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将这一切融汇贯通,以期望在艺术上达到所谓“人书俱老”之境。

端木雅莉:
西方当代艺术追求的是观念裂变和方法创新,而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再怎么变也需要艺术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可否谈谈您对当代艺术及当代艺术家的看法及理解。

圆大西:
艺术无论是当代的还是传统的,东方还是西方的,问题的核心还在于怎样评价艺术作品、怎样评价艺术家,其标准是什么?在我看来,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艺术家,评价的标准离不开功夫、原创和境界三项。

功夫是包含多方面的,美院的学生,素描是要学习的功夫,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书法便是功夫。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书法不好的人很难画好水墨画。在这方面,中国的艺术跟中国的传统武术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没有功夫的艺术品,首先就不是合格的艺术品,没有功夫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是合格的艺术家。

其次是原创。有了功夫还要有创新,没有原创,只是学了别人的样子,功夫再好也不是上乘的艺术。这种现象在当代很常见,不是有人说过吗,在中国,部分成名的当代艺术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西方艺术家的身影。原创的能力,反映的是艺术家创造力,审美高度以及独特的高尚品味,历史上最好的艺术家都是能开创自我风格并影响后世的人。

第三是境界。艺术作品的境界,体现的是艺术家个人修养、心灵和思想高度,甚至涵盖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缺乏思想的人不可能产生有思想深度的艺术作品。只有具备过人的功夫和原创能力,并且拥有相当思想深度的艺术家,才可能产生有境界的艺术作品。

达到了这三个标准,其作品即是高级的当代艺术作品,其人亦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


2018年4月于北京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