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恩

1963 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

先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现居北京,东华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术委员会江西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材料实践客座教授,景德镇泥夫陶瓷艺术有限公司首席艺术家,拥有个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26 项
 
主要个展
2016 影像作品《地球皮肤》在线多媒体展,中国
2015 从泥开始--余乐恩陶瓷艺术作品展,江西九江美术馆,九江,中国
2015 从泥开始--余乐恩陶瓷艺术作品展,山东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中国
2015 从泥开始--余乐恩陶瓷艺术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17 江西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江西九江美术馆,九江,中国
2016 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中国抽象艺术大展,宁波、苏州,中国
2016 在地中心展,江西九江美术馆,九江,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大公网访谈:余乐恩,陶瓷伴随人
· 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大公网访谈:余乐恩,陶瓷伴随人类一同成长 >>

余乐恩,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和北京大学,在环境陶瓷艺术专业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个人拥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三十余项。他的创作强调材料本身的灵性,工艺的力量以及现代环境空间的存在感。

作为国内第一个艺术陶砖的创始人和设计者,以及国内少数长期从事环境陶艺的从业者, 曾为北京海淀公园、钓鱼台国宾馆、上海F1赛场、上海迪斯尼;日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提供陶瓷艺术作品和专业技术服务。
 
近年来,更多专注于陶瓷艺术作品创作,有《墨观》,《山居图》,《墨迹》,《墨影》等系列作品陆续展出。
 
大公网记者:陶瓷在变化,整个时代也在变化,您如何理解陶瓷和整个当代美术之间的关系?
 
余乐恩:任何一本教科书,它都是一个陶瓷的历史,陶瓷伴随着人类一起成长,这种材料是很容易得到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材料。但是用陶瓷这种美好的材料去从事艺术的人并不多,并且很多人受到一些限制,比如材料、工具等,而更多的限制是来自他自己内心的以为自己不行。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每个人都是上天创造的唯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艺术见解,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他去动手去热爱,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可以。
 
大公网记者:陶瓷如何运用到现当代,您是怎么理解的?
 
余乐恩:陶瓷作为一种材料,我觉得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就在于,现代艺术表现的是一种更本质的东西,比如人性、自我的感受以及材料的本质。和我们平时所见的陶瓷工艺是不太一样的,工艺讲究的是一种对工艺的把控,艺术注重的是内在的表达。我觉得陶瓷是一种很好的载体与材料,人人都可以使用。
 
大公网记者:在您的创作中有哪些情感?
 
余乐恩:在通往艺术的道路中,我每天都处于思考的状态。因为你要把一件作品做好,是一种把控的工艺能力。如果说是去表达,每天都可以有新的路径与方向。我觉得这可能是艺术让我感到最有魅力的地方。
 
大公网记者:您的作品想表达怎样的想法?向观众传递怎样的情感?
 
余乐恩:陶瓷本身就是具有魅力的一种材料,水和泥,经过火煅烧才成为陶瓷。这样一种美好的事物,它能呈现的方面是多样的。这样的工艺,一般人都能掌握,只是大家都觉得这需要专业人员去做。即使是一般没学过艺术的人,只要教给他一种简单的方式,他很快就能上手,能够做出自己的作品。
 
大公网记者:您的作品是否会出现纰漏,与您的初衷是否会不一样?
 
余乐恩:做陶瓷,煅烧前和煅烧后都会有一定出漏。但是我就是需要这样的不确定性,因为这才是陶瓷最大的魅力。如果什么都在掌控之中,陶瓷材料的本质就不会体现出来。我觉得每个事物背后都住着一个神灵,你要接近它的本质将其调动起来,退而其次,不把自己当主角,材料和它未来的样子才是主角,这是我的创作思路。
 
大公网记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您有遇到过什么苦恼或不愉快的事情吗?
 
余乐恩:创作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裂痕与瑕疵。但是后来我认为这种瑕疵也有它相应的解读方向。第一,这种残破是否能找到不一样的美感;第二,它是一种方向,提示你不同的创作方式会造成不同的效果。所以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作品,是多次瑕疵带来的一个最终成果。瑕疵是一种附属品,要心平气和的接受,它可能会在意想不到中带给你新的思路。
 
大公网记者:工艺是否是一道门槛?
 
余乐恩:每个人花点时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方向对不对。如果你使用一种材料,想的都是如何把控它,如何做得最好,这确实是一种方向。但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别试图去把控它,而是去尝试发现它,看它的各种边界在哪并利用之,这可能离材料中的“神灵”更为接近。
 
大公网记者:怎样使陶瓷更接近群众?
 
余乐恩:接近百姓,不是去讨好更不是迎合,而是你的创作必须符合现代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些大型花瓶,可能图案很好看,但是你不可能放进家里。很多其他器型,可能原来有它的使用价值,可是现在没有了。所以我认为,想让更多人接受你的作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作品更加接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能够走进现代空间。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