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跃飞

1962 生于山西原平
1983 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
现居北京,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

主要个展
2014 “仪式” 北京,德滋画廊,北京,中国
2011 “在西藏不在西藏”,可创铭佳画廊,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17 “艺术山西” ,太原美术馆,山西,中国
2015 “牦牛秘语现当代艺术大展” ,西藏牦牛博物馆,拉萨,西藏,中国
2015 “第二届国际雕塑双年展” 太原美术馆,山西,中国
2013 “云中藏歌”, 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和美西藏”画展  ,悉尼会展中心,澳大利亚
2012 “纸感”画展,德滋画廊, 北京,中国
2012 “全国第二届插图架上作品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2012 “和美西藏”画展 ,柏林,汉堡宫当代艺术中心,德国
2012 “藏韵——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1 “和美西藏”画展,国家大剧院,北京, 中国
2010 “烈日西藏当代艺术展” ,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烈日西藏-当代艺术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灵感高原画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境界、静界画展”, 新加坡;
2006  重返西藏实施行为地景艺术“链接西藏发送嘛呢”,西藏,中国
2005 “当代中国画家作品展”, 澳大利亚;
2004 “雪域彩练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广州—-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中国
2002 “西藏美术作品联展”, 北京,中国
1996 “加拿大国际水墨大奖赛”, 多伦多美术馆,加拿大
1994 “死者的书——西藏现代绘画展” ,东京,日本
1994 “首届全国中国画艺术大展 ,北京-深圳,中国
1992 “中国油画展”,香港,中国
1992 “雪域风情画展”,澳门,中国
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8 “西藏当代绘画展”,北京,中国
1986 “西藏五人画展”,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在高原上“链接”原初与现代——
· 老友翟跃飞及他的艺术
· 还记得吗,西藏?
· 拉萨 北京 跃飞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在高原上“链接”原初与现代——对翟跃飞“链接”西藏、发送“嘛呢”行为作品的思考>>

刘淳

@在当代社会中,是一个极其特殊并且公众性极强的符号。
@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在当代社会中是一种极高的效率,并且,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
@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我说的距离不是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包括心理和情感在内的距离。这是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所具备的优势和特征。甚至,@和它所具有的信息能量,正在改变我们以往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认识历史和重新审视历史的角度和范围,当然,也包含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在网络中是发送信息时不可缺少的符号和使用程序,可以说,它在当今高科技领域中是最具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2006年3月26日,曾在西藏工作与生活过15年的艺术家翟跃飞专程回到西藏,去完成他策划已久的行为艺术作品。29日,艺术家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在日喀则开始实施他的“链接”西藏、“发送”嘛呢的行为作品。30日在夏鲁、江孜进行第二次实施,31日在羊卓雍湖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三次。4月3日在藏北纳木错,之后在拉萨药王山等处也进行了实施。
翟跃飞在世界屋脊上完成了“链接”西藏、发送“嘛呢”行为艺术作品,他将电子邮件中@这个符号亲手书写,使@漫山遍野,布满高原。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这壮观的景象,但给我以启发和长久思考。
去过西藏的人都会知道,在西藏,只要有人的地方,到处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嘛呢石”,满山遍野,随处可见。所谓“嘛呢”,在藏传佛教中是广泛被念诵的六字真言,即“唵嘛呢呗咪吽”中的“嘛呢”二字。而“嘛呢石”指的是带有佛教文字以及图像的石头。正如艺术家所感叹的那样:“散布在西藏原野上、满是佛经佛像的‘嘛呢’石刻是我所见到的最能代表人类心愿的一种行为方式,而且是绝无仅有的。它至少包含了信仰者的两个想法:一是刻写上佛教经文、佛像,以向佛或神灵表达自己的崇仰之意,并传扬佛的精神,使其广及于四面八方;二是因为杀生(动物)而请人或自己刻上被杀对象的形象或一段经文或在西藏普遍使用的六字真言,以示自己的忏悔和对亡灵的超度。”
据说,那些遍布西藏、漫山遍野的“嘛呢石”并不是某人所为,也不是一时一世的产物,它们中,有的有着千年历史,无处不在,只要你在山上看见石头,就有被刻写的可能。那些参与者,都是要表述人最基本的愿望——祈求佛和神灵给予人安宁、吉祥和幸福。
在这件作品中,翟跃飞的聪明之处就是他的发现和巧妙的转换。使那些被刻写的石头上再写上鲜明的@,当那些@出现在高原上的时候,带走的是艺术家的虔诚和对西藏人民的美好祝福。我为此激动,这个简单的电子邮件传递符号在这里已经成为“链接”西藏的载体,链接人类心灵信息的载体,具有向神灵传达自己心灵信息的功能。这是一种信仰,通过它,达到一种对自己所景仰和崇拜的神灵表达敬意的方式。无论怎么样,只要这个@在,总会将自己心灵的信息传达给神灵,从而获得神灵的保佑。既然过去藏族人民大多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那么,当代科技和信息社会中的@,一样以同样的方式保佑他们。尤其是在西藏,用@将人与神链接起来,这是最佳的选择之地,历史、文化、地理和宗教信仰等都赋予这片土地以不可代替之优势,因此,翟跃飞将那些刻有“嘛呢”的石头再用@发送给能够救助人类心灵的佛与神灵。这是艺术家的情感和智慧所在,那些“画”和“撒”在“嘛呢石”上的@只是一种瞬间行为,正如突来的暴风雨,会将那些@冲洗得无影无踪。在翟跃飞看来,如同点击鼠标,目的是为了发送。这是他的行为作品的全部意义所在。
翟跃飞在西藏高原上,在漫山遍野中虔诚地书写着@,每一次书写,如同他在电脑前点击一次鼠标,把“嘛呢石”上刻着的信徒的心灵信息通过@“链接”佛和神灵,并快速发往神灵居住的地方,使那些虔诚信徒的愿望能够如愿。翟跃飞犹如一个使者,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使“嘛呢石”与@合为一体,让更多的人得到佛与神灵给予的保佑和祝福。我再一次被翟跃飞的作品所感动,它如同一部壮阔的史诗,我仿佛看到,那些@在高原的圣殿庙宇、山林原野间穿梭、闪射……
我为此而欣喜、赞叹、激越、流泪。
我与翟跃飞早在1980年代初期相识,那时他在山西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求学,17岁入学,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入学不久,在全班20余人中脱颖而出,讲堂上每每完成作业,总是引来一片赞叹。小小年纪,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充满自信。老师同学私下议论,这小子将来毕业后一定留校。结果适得其反,1983年毕业时,他放弃了在山西工作的种种机会和可能,选择了远在天边的西藏,果断而勇敢地把自己抛到一个陌生而让不少人畏惧的世界屋脊上。大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感。我从心里佩服他那么小的年龄胸怀大志。时光流逝,他果真在西藏一呆就是15年,从21岁到36岁,人生大好时光献给西藏。在整个1980年代,他活跃在西藏高原,参与’85美术新潮运动,名字与作品多被记载。翟跃飞热爱西藏,西藏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记得到西藏不久,他就以拓片和拍照等方式对“嘛呢石”进行研究,展示了艺术家一种特殊的情绪和对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
行为艺术在中国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历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其中的每一幕都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艺术家的思考有密切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对行为艺术作品的关注与研究较少,基本没有说话资格,但我始终觉得那些特别极端的作品让我困惑。我不知道那些艺术家究竟为什么而做。有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讲述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有一个人想出名,结果放火烧毁了一座神庙。在法庭上,法官问他为什么要放火烧毁神庙,他说,就是为了出名。法官说,现在你被判处死刑,但没有任何记录。”我想,这个故事不用我再作任何阐述。翟跃飞的这件行为作品,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狠”,但使我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家的学问,也感受到一种宗教与科学之间的逻辑关系,给我以启发和思考。艺术家企盼人们得到神的保护的同时,也将那些千百年来始终在高原上、大山里、森林中与其默默相伴的石刻艺术传遍天下。这是翟跃飞的愿望,也是他作品中另外的意义所在。
@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嘛呢石”带有本初意味的象征,翟跃飞用他的智慧和情感,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这种原始与现代的结合,这种穿越时空的拥抱,让我从文化的角度再一次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思考,它不仅是将虔诚的信徒的祈祷发送给佛和神灵,重要的是,引发出我们对中西文化的思索。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宗教和当代高科技之间的某种联系,把“@”用白色写到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嘛呢石”上,翟跃飞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宗教和高科技之间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联系。作为当代人,迫使我们每一个人对此从不同的角度去深思、去判断、去认识。
这是一个长久而深远的话题。
无疑,这是一件好作品,为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也为中国的行为填补了一个空白。虽然他没有兴师动众,没有大张旗鼓,没有暴风骤雨,也没有铺天盖地。但在千年沉寂的西藏高原上,@可能早已随风而去,也许早已被雨水溶进泥土,但是,艺术家的精神和灵魂,将永远与那些“嘛呢石”融合在一起,企盼神灵永远保佑这片圣土、保佑善良的人们。
我仿佛看到,在西藏高原上,@布满沉睡千百年的石头,布满经幡,漫山遍野,蔚为壮观。
翟跃飞制造了一个神话,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犹如一面旗帜,在高原上迎风飘展。
他一定能得到神灵的保佑!

 2006年5月24日草于太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