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
观念艺术与气候
策展人语录
教皇向艺术家“示好”
文物专家有望“劫杀”神秘褐斑
怀念珍妮·克劳德
警钟
一条生产线上的艺术与设计
观察
复古:一种幻象的诗意
所谓复古:向前走,向后看
复古:被发明的传统
当代艺术“复古”何为?
剥开女人的大外套,今年流行复古潮
老爷车,我怎么如此爱你?
流行中的消费历史
特别策划
大起大落的艺术存在方式
1949-1976年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
1949-1957:“双百”方针下的第一缕春风
1957-1967: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起落落
1967-1976:《江山如此多娇》与《收租院》的再讨论
评论
反思法国艺术批评家让·克莱尔/段君
现代主义绘画的三种本质属性
浅议格林伯格的“形式简化”原则与现代主义理论/何桂彦
人物
还原与超越
刘汉军《中国山水》系列作品解读
女人城 玻璃心
品牌的溶解——法国涂鸦艺术家ZEVS
原来你并非不快乐——写给老友刘湧
在艺术的“三维”中虚无
市场
攻坚战:艺术博览会的策略万花筒
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博览会:最大化艺术体验
Scope迈阿密艺术博览会:尽显原始本色
2009巴黎摄影博览会:阿拉伯和伊朗摄影聚焦
2009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泛亚太地区的当代艺术再集合
2009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当代艺术博览会:寻找艺术创作和收藏的能量
艺术北京 经典艺术博览会:感悟经典艺术之美
活动
领升·200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多元的对话平台
毛同强:用“地契”链接历史
乌尔斯·费舍尔:视觉的狂想者
米饭 mǐfàn——奥地利里的中国和中国里的奥地利
叶永青“涂画”台北个展
空间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
图画见闻
索家村/费家村——外衰而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