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要求涉嫌假拍的北京大得退款。
今年60岁的刘先生,在省城榕门路经营一家古玩店。据他自述,研究古玩20余年,对于古玩的真假,有时看一眼就能辨别。正是这样一位“老古玩”,却在今年7月下旬,陷入了北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假拍陷阱,损失近万元钱。 同样上当受骗的,还有家住景德镇的熊先生,以及云南、广西和上海等地藏友和古玩爱好者。在骗局和谎言面前,这些藏友和古玩爱好者,少则损失几千元,多则损失数万元,事件最终引起了北京警方的关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刘先生等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入陷阱?连日来,记者多方联系,试图还原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揭露拍卖市场的骗财伎俩。 【下套】 作为一名“老古玩”,刘先生经常会上一些古玩网,看看挂在网上的一些宝贝。6月中旬,正在中华古玩网“闲逛”的刘先生,收到一名张姓男子发来的信息。张某自称是北京大得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北京大得”)的业务员,问刘先生是否有藏品需要拍卖。 刘先生恰好收藏了一件宋代官窑瓷品。经过一番网聊,张某让刘先生将藏品的照片传给他,请专家“目鉴”。为了谨慎起见,刘先生在网上查询了北京大得的资质,得知是一家证照齐全的正规拍卖公司后,刘先生便依言而行。6月21日,刘先生收到张某的回复:“专家觉得藏品很真,如果要最后估价,必须把实物送到北京大得,再次请专家鉴定。”为了能够顺利拍卖,刘先生便连夜带着藏品赶到北京大得。 6月22日,经北京大得鉴定,刘先生的藏品宋代官窑月白釉弦纹瓶是真品,估价300万元~900万元,拍卖号为0913,公司同时要求刘先生交图录费。据刘先生讲述,所谓的图录费,就是公司将所有参加拍卖的藏片拍照后,集结印刷成册,说是为了更好地宣传藏家的藏品。 “铜版纸,彩色印刷,每一页的价格是5000元,可以一个藏品一页,也可以两个或四个藏品一页。”刘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没带多少钱,所以选择了1/4页,按照北京大得的规定需要交1250元,但经过讨价还价只交了1000元。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已经正式进入了对方的圈套。 【假拍】 和刘先生一起进入对方圈套的,还有景德镇收藏协会的会员熊先生。据了解,熊先生研究古玩近20年。今年6月中下旬,北京大得一名陈姓女业务员与他取得联系,询问其是否有藏品参加7月下旬的拍卖活动。 当时,熊先生手上正好有两件古瓷品。6月22日,熊先生带着藏品进京,交纳了5000元图录费,然后又带着藏品回到景德镇,等待7月下旬的拍卖会。 那么,刘先生等人是如何发现自己遭遇了假拍陷阱呢? “其实,在开拍前我就发现不对劲。”据刘先生讲述,7月19日,他带着藏品再次进京,发现参加拍卖的藏品共有几千件,其中有近千件瓷品。研究古玩20余年的他,一眼望去,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假的,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在北京琉璃厂附近开店的丰城人告诉刘先生,北京有不少拍卖公司,以征集为名,专门骗取图录费。 丰城人的说法,在两天后的拍卖大会上逐渐得到了证实。刘先生回忆说,7月21日、22日,拍卖会正式开始,首先开拍的是瓷品。当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刘先生等人的注意。 “拍卖师就像是在赶时间,连头都不抬起来看一下,只管照着资料念,最后,没有一件拍品成交。”刘先生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整个拍卖会现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买家,也没有一件成交,完全是北京大得自导自演的一场假拍骗局。 【受骗】 事实上,感觉到“不对劲”的藏友并不只有来自江西的刘先生和熊先生。7月22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遭遇了假拍,大家纷纷要求北京大得退还图录费,并且有人拨打电话报警,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调解,但直到当日傍晚6时许,北京大得才同意退款。 但是,江西藏友刘先生和熊先生没有退到款,因为两人于7月21日晚提前回到了江西,不在退款现场。 刘先生告诉记者,所幸他的损失不是很大,图录费1000元,加上两次前往北京的交通、食宿费用,总共损失8000余元。相比之下,景德镇的熊先生损失则大了许多,仅图录费就损失了5000元,加上其他的开支,总损失接近两万元。 8月4日,记者与退款成功的云南保山籍藏家赵先生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7月22日一直闹到傍晚6时许才有结果,他5件藏品,共退了图录费4500元。当晚,退款成功的藏友共有20余人,最多的退了3万余元。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退到款,带去参拍的藏品也没拿回来。 为求证上述说法的真实性,记者拨打当时出警的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派出所十里河警务站的电话,一名民警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北京大得虽然证照齐全,但确实存在假拍嫌疑,在警方的调解下,有一部分人获得了退款。但该事件最后由朝阳区有关部门处理,因此,最终处理结果他不清楚。 【观点】 昨日,记者多次拨打北京大得的两部公示电话,但均无人接听。随后,记者拨打曾与刘先生联系的张姓业务员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张某表示,公司不是假拍,对于退款的事情他不清楚。“我只是一名业务员,只负责联系业务,而且我只回答我所负责的客户的问话。” “水太深了,以后再也不去参加拍卖了。”当听到记者转述张某的说法后,景德镇的熊先生感到非常失望。 事实上,搜索网络,有关假拍的新闻不在少数。 曾有藏家向媒体透露,有些拍卖行为了提高名气或快速捞钱,会出现假拍——实际没成交却说拍了天价以及卖家自己拍下等怪现象。一些小拍卖行明知道这件艺术品是假的,还会以低价收进来,串通一气,经过一番“价值培育”就外拍。 那么,该如何杜绝拍卖市场的假拍乱象呢? 对此,省收藏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侯玉军认为,国家文物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鉴定机构,让拍卖公司在上拍之前去鉴定,这样可以建立有序的市场。但是,要让假拍现象标本兼治,还需要正本清源,加大对拍卖公司的整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断绝其假拍的念头。同时,广大藏友也应对拍卖市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分清是非,千万不要被虚假的利益所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