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大
1968 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
1993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现居广东江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专任教师(副高),广东省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
 
主要展览
2019  中国大湾区工艺美术作品展“国匠杯”铜奖,广州琶洲国际展览中心,广州,中国
2019  丹青天河——2019年广州(天河)油画创作大赛优秀奖,天河艺苑,广州,中国
2019  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品类佳作奖,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中国
2016  中国(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中国
2015  中国(深圳)文博会,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中国
2014  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扬州国际展览中心,江苏,中国
2012  中国(深圳)文博会,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中国
2011  首届全国高校美术•设计大奖赛,辽宁美术出版社,辽宁,中国
2010  第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成都蓉城美术馆,四川,中国
2010  中国(深圳)文博会,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作品自述
相关评论 更多
· 从中国传统绘画论山水油画的发展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作品自述>>

在中国绘画史上,道家学派可谓对中国山水画影响甚大,庄子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等,长期影响着后世中国文人画家追求精神愉悦的艺术情怀。“乘物以游心”表达了中国文人画家审美趋向,所谓“乘物”,就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将自然规律纳入生活的常态,再通过精炼的艺术语言予以表达,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从而实现精神与理想的自由和解放。“乘物以游心”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还表现为“心”与“物”的交流和统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物我相融”。中国绘画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以形写神”成为中国画之要义,千古不易。中国画因此形成“以书入画”,写胸中之丘壑“非画也,真道也”,超于物象之外,似真似幻的意境。

同中国画相比,传统西画要求的是写实,是具象绘画。其发展靠的是科学,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甚至于物质材料。传统的西方绘画根植于“模仿自然“与”和谐的形式”的艺术观念。他们借助颜色模仿凹陷与凸起、阴影与光亮、坚硬与柔软的质感、立体感表现。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换句话说,西方人看到的世界是直的平行线,而东方人看到的世界是圆的。

我尝试在近期油画作品《山语》3个系列中,尝试是否从中、西方历史绘画中找出结合,得出如何表现才能“恰当”反映人文精神。借中国画之“意境”,以单一色、基于中国画传统墨分五彩,营造梦幻。结合西画色彩学、光学,物质材料肌理等表现大自然原有泥、石纹理及立体感。表达《山语》人文山水艺术的重构,山水间寻找心灵世界的寄托。领略我们失去的那一份平静,那一份清凉世界,这或许就是山水文化、人文山水意义所在。《山语》3个系列中我寄语于山,借山语表现我们理想山水,破环山水,人为改造山水…….

“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一方面,暗示了山水画的非实用性质,另一方面,指出山水画创作是画家是以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山水的结果,创作的过程是在塑造中融及精神的传递。《山语》A系列中理想山水是我们梦想、向往中环境。以回归“纯真”,本源黑、白变化营造,借中国画超于物象之外,似真似幻的意境,“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曾几何时,优雅踱步于自然山水的怀抱,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命理想和逍遥精神,表达我们理想中山山水水。《山语》B系列表达人为改造假“山水”,画中大部分自然纹理、现代人科技设计图纸、柔和、梦幻蓝色。人工与自然,现代与传统,审美与科技等方面“完美融合”!这样一个改造项目,远离都市喧嚣,重回自然怀抱,却又交通便利,适宜居住……?《山语》C系列中红色一种带有象征性的拆除、破坏下的自然生态,文明与拆改,生态与毁灭,锤炼与爆破……拉近、放大画面山水构图,增加危险视觉方式探讨了一个有关文明与生存的严肃命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