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育民
1956 出生于天津
1982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现居天津,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展览部长,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中国雕塑院特聘专家,天津城市规划学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主任、天津雕塑学会会长、天津美术学院雕塑学硕导、天津大学建筑学博导。
 
主要展览
2020 首届中国青岛公共艺术大展,青岛
2020 厦门国际当代艺术展,厦门
2019 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广西
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国家庆典彩车方案设计
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主火炬塔《生命辉煌•逐梦远航》设计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重庆
2019 中国重庆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重庆
2019 郑州国际雕塑大赛,郑州
2019 阿拉善“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优秀作品展,阿拉善
2019 深圳公共雕塑展 ,深圳
2019 西咸国际文教园“水岸华章”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西安
2019 中国首届户外动态艺术作品展,北海
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塔,天津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重庆
2019 中国重庆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重庆
2018 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深圳                     
2018 第十九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长春
2018 中国(惠阳)当代艺术邀请展,广东
2018 首届2018中国•民勤沙雕艺术国际创作营”,甘肃
2018 中国•福清首届国际雕塑艺术展,福建
2018 艺术北京2018,北京
2018 光影万象•2018南京江宁区秦淮河国际光影艺术展,南京
2017 海南国际当代艺术大展,深圳 
2017 首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深圳
2017 中国姿态•2017首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温州          
2017 “观世界•世界观:漳州国际当代艺术展,福建漳州
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主火炬塔《逐梦远航》公共艺术项目,中国天津
2017 新加坡国际微型雕塑展,新加坡当代美术馆
2016 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
2016 景育民当代雕塑作品展 ,澳门科技大学
2016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吉隆坡•马来西亚
2016 澳大利亚悉尼海滩雕塑展,悉尼•澳大利亚
2016 第三十三届国际雕塑展,冈布茨画廊•澳大利亚
2016 首届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海南海口
2016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圣乌尔班美术馆•瑞士           
2016 澳大利亚佩斯海滩雕塑展 ,佩斯•澳大利亚
2015 中国•澳大利亚双年展,墨尔本•澳大利亚
2015 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迭戈•里维拉美术馆墨西哥
2015 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美术馆
2015 艺术红岛—公共雕塑作品展,山东青岛
2015 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设计展,釜山•韩国
2014 “中国意象-中国当代水墨与雕塑艺术展”,巴黎 •法国
2014 天津美展、全国美展,北京
2014 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山东济南
2013 国际当代雕塑作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                               
2013 中国雕塑学会20年优秀作品回顾展,深圳
2013 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广州
2012 第三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主火炬塔《传承之炬》设计、监制
2011 开悟•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大同
2011 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
2011 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北京
2011 蓝色交响•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展,南戴河
2010 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北京
2010 韩国高阳国际雕塑营,韩国•高阳
2010 中国当代艺术纽约展,美国•纽约
2010 全国城市雕塑60年成就提名奖,中国•北京
2009 全国城市雕塑徐悲鸿大展,宜兴   
2009 “中国美术六十年大展”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 从写意到意象的空间拓展——关于
相关评论 更多
· 雕塑如何存在?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景育民

 
一、公共艺术“在地性”话题产生的缘由
 
     21世纪以来,公共艺术发展作为中国高速的城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呈现出空前的发展状态。尽管没有如西方“百分比”机制(除浙江省台州市外)的政策出台,但在中国全面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如同一场如火如荼文化运动,伴随着城市规划产生的大量公共艺术“建设成果”迅速的改变着城镇的面貌,而这种跃进式的速度与规模在世界公共艺术史也构成了绝无仅有的现象。      
    从早期的政治化雕塑到城市美化运动,再到“公共艺术”概念的当下延伸,这个由“城市”到“公共”的进步过程,我们需要正视和反思:其中不乏有“旧瓶装新酒”的陈腐观念,即后城雕时代架上思维的简单空间挪移;或以“公共艺术”之名从城市到乡村主题的强行嫁接,实际上还是对公共艺术类型化、雷同化的仿效现象、概念滥觞,这些构成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常见病。而此类症结的核心,在于缺乏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纵向思考,即一种“在地性”的思考。
     近年来,公共艺术从开始的概念认知、接受到广泛认同,并发展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作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价值的学术命题和发展诉求存在,在城市文化建设达到相对平稳状态下已经开始走向更广泛的空间。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一些艺术实践者、理论专家学者逐渐从城市话题的传统思维范式中出走,开始寻求当代公共艺术的本土化价值走向,以及与时代、科技、生态等横向课题的密切关联。在此种背景下,公共艺术“在地性”的话题提出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进程中必然的反思,应视为升级版的文化命题。理解和关注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是公共艺术纵深发展的一个实践方向。
   
二、何为“在地性”?( Site-specific)  
     在当今的全球化世界,我们不能回避全球性来讨论“在地性”的问题。从历史角度,尤其是立足当下来说,“在地性”一直是地方(或邻里/社区)与全球(或“它者”)之间冲突和协调的产物。苏格兰人文主义规划大师、社会活动家帕特里克• 盖迪斯(Patrick Geddes)曾首次提出:“思接全球,干在在地”(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的发展理念。强调全球化离不开“在地性”,没有在地的努力,全球化便是空话;没有全球化,“在地性”便永远只是地方的狭隘的局部行为。在此地与彼地的比较认识与研究,以及对自我反思、批评与创新过程中,个体身份能够在全球语境中继续生存并获取意义,这个过程生成了一种打破和重建的新领土疆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疆界,这种疆界取决于地缘政治、历史形成、人文环境以及心理构建。
    
 我们探讨的公共艺术“在地性”,其实是作为艺术载体存在的场所的基本属性,其中既包含了自然地理的空间维度,也包含了历史人文的时间维度。时间创造文化价值,空间孕育不同文化的差异特色。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的场域在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实践,即表现为场域内在系统如文化基因、民俗风情、人文信息、生态特征以及历史形成的链条关系等元素外化的空间营造,即在地体验。美国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戴维•哈维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角度为艺术表现与空间体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地理学的结合起来,强调空间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空间与社会历史语境、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间不断变动着的互动关系。美国俄亥俄肯扬文理学院美术史教授周彦认为,“在地性”是指公共艺术走出了常规的展览空间而置于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通常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有上下文或者通常所说的“文脉”,即:“非此地不可”!引申来看,“在地性”空间表现目的,就是去捕捉场域空间背后不断流变的社会历史语境、物质实践活动、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质,并从中抽取出各种表征特性,并把它们固定在空间形式体验的营造之中。
    在寻求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本土身份以及本土资源当代转换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去思考公共艺术“在地性”的概念与表现方式。“在地性”不是简单的文化指向,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概念,而是多方位、多视角,多维度、多场域的存在,是对环境、场域、空间或人群的历史、生态、人文、习俗、文化、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梳理、分析、判断与聚焦。可以说,公共艺术“在地性”是基于文化母体之上的精神再生,其终极目标就是创造性的建立公共艺术和场域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在地性”是具有指向性、独特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实施策略,是具有导则意义的公共艺术参与与介入的有效的方法论研究。
         
      “在地性”如何去体现,这一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词——“介入”。“介入”词语的本身是一个动词,指在一个空间里把本不属于这个空间的物体或者形态挪移到或参与到这个空间里。介入和寻找在地性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从社会学、艺术创作方法来讲,有可能带有一种主观性、有目的、态度性的将一种方法植入到社会群体、活动或者空间当中。当在地性话题提起相对于介入更加平和,更具有后现代精神,是一种平等的态度以及寻找二者之间的和谐的关系。艺术介入场域,实际上考量它的标准与合理性就是“在地性”的关键,这是一个标尺。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思考,是基于文化母体之上的精神再生,是建立艺术与场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地缘文化的创新性思维。
    “在地性”研究不仅是对人文、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是对历史、当代与未来的诚恳态度。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